我的父亲
王长海
父亲王大铎、号:醒民,1922年生,卒于1978年享年仅56岁。
他是命运多舛,乐观向上的一生;也是孜孜不倦追求知识、认认真真扑在事业上的一生;更是担当王氏惨淡族业、哺育兄妹八个子女度过难关的一生……总之,一句话:他的一生不容易。给我们留下他那乐观豁达、坚韧不拔、崇高情怀的优良品质。
公元1922年出生的家父,正是坐落在济南西门街上,《至德堂》中药店兴旺之时。当时的家庭状况是:七忠祠住着大祖父和二祖父,从血缘关系上统称是“本家”;福德巷住着我们一支,有三、四、五、六祖父四个家庭。我祖父王巽儒排行老四,也是坐堂医生。家父兄弟四个,但从三祖父有一儿子为长子类推,家父本属老大,也衍生为排行老二了,延续下去成了三、四、五叔了。
家父虽然为排行老二,由于三祖父儿子婚后不幸离世,相继几个祖父也英年早逝,自然而然老二成了青年一代主持家业继承人了,由于他属相属狗,又加之近视眼,祖辈们给家父爱称“小花子”。王家人的一切家事,均有“小花子”担当了。
他的幼年得到家庭熏陶和现代学堂教育,练就一手好钢笔字和清晰聪慧的思维,踏入社会后先是在日伪纬二路银行干出纳,同时主持起家中事务。日降后兄弟几个勉强维持苟延残喘的药店,由于医生断代、入不敷出,坐吃山空度日,济南解放初,靠典当、卖房也难以维生药店只好被“呈准歇业”了,王氏这支后裔们也很快分了家,各自走向重获新生的道路上。
家父虽然身体瘦弱,但在任何困难下从不退缩,平时走起路来急急匆匆,勇挑家庭重担乐观勤奋。
药店倒闭后,成为工商失业者,首先报名参加了失业工人赈济大队(简称工赈队),单薄的身架照样在黄河大坝上抢险,回到队部干起财会工作更是认真细致,赢得领导信任同事好评。
上世纪五十年代调入市联社印刷厂,干起供销采购业务员,一干就是20多年,成为厂里的业务骨干。
由于家庭生活十分困难,1959年16岁的我,正在上初中二年级,被迫无奈辍学后也进了该厂干学徒工(我18岁入伍从警),所以对家父在厂内的表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我亲眼所见,为尽快把纸运到厂,他亲自参加厂运输队中,帮陈连生等师傅拉大胶皮地排车,从八里桥仓库至大明湖南岸的大梁隅首;半夜里我操作的石印机齿轮牙齿掉了,半夜里把他从家叫来,抓紧送焊接部门,天不亮就拿回来恢复生产;厂工会搞文体活动,他报名参加乒乓球赛、参加文娱演出表演小戏法;在忆苦思甜会上控诉日本人在银行侮辱华人职员的罪行;在技术革新竞赛中,他对供销一条龙、财会一条线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厂方采纳。
父亲最辛苦。上世纪六十代初,遭遇自然灾害,我们家收入少孩子多,一月粮食计划不到半月就吃光,“瓜菜代”是唯一办法,可是上那弄瓜菜去?每到周末老爸和老妈就开始“筹备”第二天行程——去南部山凹、北过黄河寻瓜菜。没有钱咋办?就用计划商品如肥皂、白糖、灯泡、布票、油票之类的物品,前去偏僻农村以物换物。换什么?地瓜干、地瓜叶、萝卜干、红萝卜之类的东西。他们俩天不亮就走,到天黑了才赶回,孩子们盼着当晚能喝上一碗菜粥充饥,这时才看到老爸累得躺倒了,一点东西也不想吃。记得事后他讲过两件事,有一次他乘小摆渡船过黄河,小船在河心遇到旋涡直打转,好不容易才划出来,差点遇难!另一次他们进到深山沟的偏僻小山村,有一位农民见到老爸上口袋插着的自来水笔,竟然好奇的不认识是什么物件,拿到手中爱不释手的好奇样子,被感动的老爸干脆送给他,可见此地多么闭塞和落后。
家父爱学习。这是人所共知的,虽然他没继承中医学问,但一生他手中从不离有关中医知识的书,解放初我五、六岁能记事时,见到他和几位叔父在药店配制中成药,有蜜丸和蜡丸、也有散丹水丸,都是他持祖传配方指导操作。参加工作后,最爱交知识渊博的朋友,请到家中交流药典及疑难杂症,虚心请教从不厌倦。
家父爱我们。身为长子的我从有记忆起,兄妹八个从没挨过一指头的体罚,孩子们上学的新书都是他亲自帮着教我们包书皮,并用漂亮的钢笔字写上书名和姓名。在考试结束后从不对成绩优劣而责怪我们,开家长会凡有机会准时参加,对兄妹从没什么重男轻女之分。工资收入低,吃饭人口多,千方百计节省下来给孩子交学费,除我老大外,其它弟弟妹妹都受到初中、高中的教育,奠定了我们长大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发挥作用。
家父爱事业。由于他从年轻时就担负起《至德堂》后裔们生活起居重担,身材本来就身单力薄,交友时又不胜酒力,中年时即患上肺结核的固疾,但他从未离开工作岗位,由于劳累一天的他,第二天早上必须让老娘叫醒他,他起床时实在一时难以醒来,尤其是冬天天冷,他有个习惯口中不断念10个数,当到10时一咬牙起得床来,简单漱洗后又精神抖擞去工作。
他50岁从印刷厂申请病退后,在家休养不到半年,又被街道生产“请出”参加创业去了,我记得先在宽厚所街中段路北组建喷漆社,购设备、建烤炉、学技术等都是不辞辛苦一马当先,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初具规模的喷漆加工厂建成,他一干就是好几年,后来归为济南电器厂,解决了若干社会闲散人员的就业问题。
敬爱的慈父,你一生辛苦了!

作者介绍:
王长海同志今年81岁,自1961年18岁起即在槐荫公安分局工作,2003年荣誉退休后成为一名志愿者,为社区、为社会、为创城、为关心下一代、为强省会建设发挥自身优势与特长贡献力量。
先后获得:槐荫区第九届道德模范、济南好人榜、市老干部“泉映银龄”影响力人物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