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边摸小鱼捞小虾
文/黄爱玲
清泉石上流,泉水叮咚响伴着我儿时的记忆,对泉水的热爱已深入骨髓。哪个孩童不恋水,更别说是泉水了,在泉水边长大的孩子更是对泉水多了份眷恋。小时候家住在芙蓉街,几乎天天跟着大人去起凤桥边洗衣服,拿着小网兜捉小鱼小虾。趟着清澈见底的泉水,小脚丫的活动轨迹看得一清二楚,见到游过来的小鱼,刚想下网捞,鬼精灵的小鱼就不见了,像是在和我捉迷藏,一会又游过来,亲吻着我的小脚丫,好痒好舒服,偶尔有失去警惕性的小鱼,被我网住了,看着来之不易的战利品,可不能让它跑了,赶紧装到事先准备好的瓶子里,放上水,小鱼在瓶子里就像是被关进笼子里的鸟,东撞西撞,不知方向地游着,顾不上管瓶子里的小鱼,眼睛盯着河水,发现一只小虾,说是小虾其实就是一只小的不能再小的小虾米,那就更难扑捞了,在水里趟来趟去,趟得是童年的快乐。

东流水街也是我常去的地方(东流水街也就是现在五龙潭月牙泉的位置所在),那里的水流川急,哗啦哗啦的泉水如同瀑布,常有大人一字排开在此洗衣服,偶尔有来涮拖把的,大人们洗衣服时,用肥皂在衣服上搓来搓去,然后用棒槌上下挥舞敲打着衣服,像是在给衣服做按摩,泡沫四溅,把衣服泡在水里,来回拉扯,大片大片的泡沫在水里游泳,像是海里的浪花,不多时流到下游不见了踪影。水面又变得清澈见底了,五颜六色的衣服飘在水面上,阳光打在水面上,衣服上,像是一幅自然天成的油画。
夏天起风凤的泉池里常常能看到里面冰着大西瓜,阳光下,翠绿馋人,捞上来,切开,翠绿的外衣里露出红红的沙瓤,咬一口,冰凉但不扎牙甜到心里,那叫一个爽。
曲水亭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大人们坐在柳树下,听着蝉鸣,沏上一壶泉水泡的茉莉花茶,摇着蒲扇,喝一口大碗茶,孩子们手里拿着手电筒,忽上忽下照着大树逮知了,不时传来逮住知了的呼喊声: 我逮住一只。不用吹空调,享受着自然风的舒畅,好惬意。
王府池子留下了多少游泳爱好者的身影,走,王府池扎猛子去,成了那个年代游泳爱好者抹不去的记忆,旱鸭子站在池边,只有干着急的份,一个鲤鱼跳龙门飞跃式扎入水中,畅游泉水中,真叫人羡慕。
城市在变化,我在长大,保护泉水,人人爱泉的理念深入人心,王府池子不再让游泳了,封闭起来,供市民、游人观赏,泉水更加清澈了,外地游客被这清澈的泉水,富有年代感的街巷所感染。
许多街巷已不复存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乡恋,新质生产力改变着我的家乡,高科技改变着生活,谁不说俺家乡好,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荷花香,大明湖的荷花盛开了。又是一年




作者简介:黄爱玲,喜欢阅读、写作。壹点号【品读人生】发表的#高考作文#《70华诞,我与祖国共成长》一文,阅读量924.8万。已发表三百余篇作品,文章“泉城济南,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一文收录于齐鲁晚报壹点号优秀作品选集《清泉录》一书,参加多个征文,获得奖项。多篇作品发表于网络平台,报刊。济南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写作学会会员,张炜读书会会员,周三读书会会员。获山东省写作学会首届"写天地之辉光"杯写作大赛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