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推介】
背景音乐:在水中央(古筝)
·
佘湖桥记
·
【傅治同】
·
邵水有桥,始于唐乾宁五年。先木后石,屡毁屡建,旧址尚存,即今之青龙桥也。千年之后,乃有邵水、沿江之构。自二桥之后,迄今三十有余年矣。二OO三年九月,(湖南邵阳)市委、市府决定兴建佘湖山生态新城,并跨越邵水,修建邵阳大道,以为旧城外环之主线,新城交通之枢纽。于是,邵水之上,再有新桥。
·

(邵水之上,再有新桥)
·
新桥于二OO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奠基,二OO六年六月二十八日告竣,历时一年又十月,耗资三千万元有奇。以其地处佘湖山麓,连接佘湖新城,命其曰“佘湖桥”。桥长179米,宽33米。二墩三拱,新颖壮观。桥东之狮子山,如雄狮蹲踞,为新桥之护卫;桥西之凤凰山,似凤翥龙翔,因巨构而流连。宏杰雄丽,美奂美轮。远吞山光,揽佘山之白云;近挹江濑,挽邵水之流碧。桥面宽阔,任车水与马龙;灯饰精美,为流光而溢彩。桥之上,立四塔柱,挽二悬索。简约洗练,似洛神之出水;神韵天然,如西子之淡妆。既呈现代之气息,又藏历史之底蕴。至若天和气朗,而或长烟一空,振之似清风,照之以明月,则其美愈不可收矣。
余观是桥,既多交通之实用,又具审美之功能。利被当代,惠泽后人,于邵阳之振兴与昌盛,功莫大焉,当勒之金石,流播史册,故乐为作记。
作记者傅治同也。
·
邵阳市佘湖山生态新城建设指挥部
公元二OO六年六月二十八日立
·

(余观是桥,乐为作记)
·
(注:本文源于《治同文存续编》一书。201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
【作者简介】傅治同(1936-2020),男,湖南湘乡人,195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先后在辽宁师范学院、湖南邵阳师专和邵阳学院从事高等教育工作48年。中文系资深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编者恩师傅治同)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傅治同作品
点击链接-“邵阳师专”系列文章
点击链接-肖殿群《搏命梅山女》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