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绿意满园。为贯彻落实“六个每一个”,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6 月 13 日,当代新教育三大体系建构者之一、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奠基人、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创始人、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封面人物孟国泰先生在全国高效课堂协作网理事长于新北先生的引荐下,专程来到沿河实验中学考察指导,为该校部分师生进行全面的把脉诊断,唤醒点燃。

在田宇老师的历史课堂上,孟国泰先生仔细观察着同学们的反应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他手把手地指导田宇老师如何唤醒、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怎样创建“成长小组”,通过“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的形式组织学生成长。同时,孟先生就“目标设置”和“目标导航”给予了很好的建议,强调要通过“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来组织开展课堂教学。
在安海军老师的数学课堂上,孟先生专注于每一个学生的表现。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破了沉闷、枯燥的数学课堂,手把手地指导安海军老师怎样去唤醒同学们的思维活跃度,进而点燃他们攻克数学题的斗志。这节课,就连那个从来不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男同学,在孟先生的唤醒和点燃下,也主动加入了“成长小组”,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这不仅感动了孟先生本人,也使在场观课的老师潸然泪下。
针对“目标设置”,他指导安海军老师要分层设定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需。在小组建设方面,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优势,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在李柳燕老师的英语课堂上,孟国泰先生认真感受着课堂的氛围。他告诉李柳燕老师如何通过鼓励与肯定来唤醒同学们的自信,让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点燃他们对英语这门语言的热爱。
在“目标设置”和“小组建设”上,孟先生也给予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策略,助力课堂效果的快速提升。他强调,课堂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进度,而是不能放下一个知识点,不要放弃一个同学!
“手心手背都是肉,甲生乙生都是宝。一个都不能少,大家好,才是真得好!课堂上完全可以实现教育公平与均衡,办人们满意的教育!”孟国泰先生如是说。
反馈会上,孟国泰先生反复强调:教育的关键在于唤醒和点燃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智慧唤醒学生的心中巨人,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成长动力。同时,他指出,对目标的合理设置以及小组的科学建设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孟国泰先生此次深入课堂指导,犹如一盏明灯,为沿河实验中学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场师生纷纷表示,将充分吸收孟先生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育质量,为学校的“三新“品牌建设贡献力量。
沿河实验中学党委书记黄冲、校长杨伦表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孟国泰专家团队的合作交流,不断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被唤醒和点燃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链接:
科学家、教育家、全国高效课堂协作网理事长于新北先生的五个“震撼”
我现在是一个有52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52年!是52年的老共产党员哟!你们就这样看着我吗?
(学生把热烈掌声送给了于新北先生。)
今天三个班的学生,还有我们的老师,给我的是:震撼!震撼!震撼!孟教授给我们呈现出了三节课,分别是历史、数学、英语,我收获的是什么呢?
我终于找到了在基础教育领域真正能够使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次学习都能够落地、落实的结构和流程,这使我非常震撼,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当你一开始在原位、在座位上坐着,你不站起来的时候,孟教授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激励着我们逐渐逐渐地一个一个地站起来的?这就叫做逐渐逐渐地战胜自卑,建立自信,这是最伟大的事!
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的学习应该是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我上下探索20年,但我始终感觉到只能对学习好的学生起到一些作用,可那只是锦上添花呀!但是对普通的学生应该怎么做?不知道呀!
今天的三节课,我都看到了,同学们从坐在那儿不自信到逐渐逐渐地自信,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问学生:多长时间?学生答:大概五分钟左右!)
只用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我们就从自卑逐渐逐渐地转化为什么?
(学生答:自信!)
对,自信!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有了自信,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学习成绩就只是一个副产品!
好,我们再一次将掌声送给我们的孟教授!
通讯:文晓龙(沿河实验中学课改办主任)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