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街雨如悬,石上百重泉 115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天街雨如悬
石上百重泉
怜屐履草径
凌泥印足繁
相逢莫恨晚
聚散即悲欢
天有婵娟意
自使灵犀传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天道居谦,勤俭知贤,月子朗逸,青山不恋。区区生命一旦脱俗于横流之欲与杯筹狼藉,就会如芙蓉出水般与景致合一,与万物和谐。江流天地,山色有无,柳塘水漫,花坞夕迟,行走于暑城黄昏,余霞荡空,暮色阑珊,湖碧云行。我们眼前的世界在气象万千中或明或墨,或阴或阳,我们常常有无限幸福与辛酸、反思与感慨从心底如涌泉般汩汩而出。也许自古文人之心与道相偕,常生悲天悯人之忧,记得孟子有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乃孟夫子以睹万物之长理而谆诫人生之短相,秋虫甜蜜尽情地享受累累丰果时却浑然不觉风雨凝霜“老之将至”,财富与自由所能带给飞禽走兽的永远是片刻享乐而非生死久远之虑,日月互推,乾坤变换,四季迁移,历史轮回,一切尘世兴衰非是凡夫常人所能以眼正观。
愁来也晓春日短,岁月奈何我万般?人立巅峰高地,早已习惯了独处风寒,悠悠岁月无情,沉浮历历恍若游梦。济南这座山水之城,此刻正是阴阳交替之时,游离于林竹幽径之中,黄昏笼罩,万物森然,不知道自己清醒还是依然梦中,一城夕阳落尽,恍惚中西山隐蔽,云天相接之处漫溢出一丝神秘与静默,月儿未出,天星已迹。在山峦峰巅间大观落日余晖,在夕阳没尽中远眺山城风光,泉水叮咚,栖鸟相鸣,顿然现出一幅美伦美奂的曼妙绝境。天与云合,地与城合,人与山合,天地而合,万物与夜色而和,这时的暮景幽色,已经不是来自色彩斑斓的形象表达,而是来自灵魂穿透的通悟与豁然,来自心底映射的感念与无倦。
经曰:境由心转,相由心生。人在黄昏时刻,由心而显的山水万象竟如之通透达观妙趣横生,我一直坚信:天地万物乃一团浩然之气!万物气场就是磁场,同气连枝,同病相怜,同频共振,志同则道合,无私则大公。每一个生命,需要正能正量,充实正知正见,只要心态改变,德行就会改变;德行改变,气场就会改变;气场变了,磁场就会改变;磁场变了,风水就会改变;风水变了,运气就会改变;运气变了,命运自然就随之而变。这也许就是“境由心转”的道理吧!所以真正的命运改变需要从为自己注入正能量开始!依靠世世代代祖辈庇佑的阴德能量毕竟有限!古人所谓厚德载物者,言之德本物末矣。所以内心善良、柔和、宽厚、仁慈、博爱,方是累积功德能量的不二选择!相由心生,境由心转,通道达理,万事随愿,故《易传》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之谓也。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如何在尘世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执着于俗欲杂念而生其心,这是一种长期修行而形成的道德自觉,天人合一,草木有情,羔羊跪哺,春报三晖,这是一种宇宙能量交流的本自体现。其实世间很多能量交集皆是有缘天牵,若真去追根溯源时,却又似无缘无故!如莲香四溢,不止于泽畔云水,如暮色风光,不止于满城夕阳。举目仰望,星空璨璨,暮色却在霓虹中越加壮美,偶观归鸟鸣巢,又闻荷碧透香,这种来自海市蜃楼般的桑榆梦幻,一袭幽色在山城上空弥漫,我分不清什么是虚灵?什么是真实?因为虚实之间都透出一种和谐与自然,若天高海远又若窗外台前。人生如星没有半丝心落浅光,人生如夜也没有半丝怨幽菲芳,如是斯来,如是斯往,方有与日月同辉之感,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作者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于山东潍坊,工作济南,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业余爱好者,愿与天下同仁鼎力并肩共推华夏文明回归正位,共助民族文化重立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4 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