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儿时捉鱼趣
文/张杭杭
我父亲爱鱼,我也爱鱼。自幼我就爱鱼,这可说是我的天性,想来一定受父亲影响不小。自始自终我对吃鱼并不感兴趣,而捉鱼却是我心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乐事。
小时候,我住在农村里,一天,我和父亲从一家亲戚家里吃喜酒回来,当我们发现一块快干的池塘里有许多鱼在游来游去,父亲便问我:”想不想吃鱼”,我随即不假思索的回答”要!”随后父亲说:”你站在那边树荫下等我,你看我下田摸鱼去”。
父亲脱去鞋袜,再捲起裤脚,径直的走到池塘里,一旦摸着了鱼便喊我过去拿,并嘱咐我用手提包把它们装好。大概过了一个小时,我们便已经收获了一斤多鱼,把鱼带回家后连忙它们放在一个小水盆里,还有几条乱蹦的活鱼,我将它们单独的养在水缸里。有时看见黑猫站在水缸上想抓鱼吃,我赶紧把它们赶走,我看见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活。
后来,我看见别人用池子养鱼,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商量一起用小木板堆积起来造了一个小池子来养鱼。小池子在我家前面的草地上,我们用小木桶装了很多水倒在小池子里,也设法捕了很多小鱼养在里面,撒些零食给它们吃,但没有几天池水便漏干了,我第一次养鱼的结果以失败告终,但是我还是喜欢养鱼,感觉养鱼的过程其乐无穷。
慢慢的大家都知道我喜欢鱼。在姐姐出嫁后,我到她们家里,也常常买鱼招待我。十岁左右吧,我的二姐还讲过一次我爱鱼的故事。
大约你只有三四岁的样子吧,你老是不喜欢理发,理一次你哭一次。后来,父亲便暗自拿钱给理发的师傅买鱼送你,理发师傅来给你理发,便一定提了鱼送给你,这样你不会再哭。这样的事情现在回味起来,我自己也不禁觉得好笑。
后来,无论远近的亲戚也都知道我爱鱼,有什么亲戚到我家里来,只要他们会捕鱼我也请求他们带我捕鱼去,这样一来二去我也学会很多了许多捕鱼的方法。
十四五岁的时候,我在读初中。每逢暑假,我一定要和小伙伴一起捕鱼,即使工作再忙,我也是忙里偷闲,不忘捕鱼。高中初夏休年假我回到老家,石榴花开的红透红透的,端午节,田里的稻秧早已长得很高很高,农民们一边在水田里工作,一边唱着小歌,星期日我便和朋友们在一条小河里捕鱼,有时候我也在田边去寻鳝鱼洞,也学会了钓鳝鱼……那时候我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全像是一个不明世事的小孩子。
如今,在故乡的田野里,孩子们也许正在开开心心的捕鱼,他们自由自在的的生活着实令人羡慕哈!
长大以后,世事浮沉,置身城市,为俗务所累,我从此很少再有亲自下水抓鱼的机会了,但是儿时那段捕鱼的经历,却时时萦绕在我的梦里,一切清晰如昨。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鱼儿丰富了我们的餐桌,那鲜美的鱼肉鱼汤就是难得的珍馐佳肴啊!我歆享鱼儿的美味,但我更迷恋那抓鱼的乐趣!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大赛为期一年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无书号,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