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人生,守望幸福》
她是一个农村姑娘,从小生活在宁静的乡村。但却心怀梦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一直不甘心被农村的枷锁紧紧束缚。
70 年代的户口制度,犹如一道无情的铁闸,死死地拦住了她的去路。恰巧,她的父亲由民办教师转正,本以为是命运的转机,可她却因超龄半年,眼巴巴地看着妹妹转了户口,自己还只能留在农村。她满心愤懑,与父亲大吵一架后,毅然决然地独自坐上了开往县城的长途汽车。
在县城的麻纺厂里,她成了一名车间工人。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机器的轰鸣声陪伴着她度过一个又一个日夜。岁月匆匆,转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渴望找个城市户口的伴侣,能与自己携手走向美好的未来,可现实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城里的姑娘嫌弃她的农村出身。而让她找个农村户口的,她又满心不甘,觉得那会让自己离梦想更远。就这样,时光在她的犹豫和期盼中悄然流逝,她成了别人眼中的大龄青年,在县城的婚恋市场上处处碰壁。
命运似乎并未打算放过她,可又在不经意间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为了寻求新的机遇,她来到了一个地级城市,投奔了一位在大型拖拉机厂担任后勤主任的农村邻居。老乡热情地接纳了她,还为她带来了一个消息:有一位城市大龄男青年,因工作环境潮湿致使身体半残疾,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伴侣。此时的她,已年届三十,岁月的磨砺让她的心境逐渐平和。在现实的无奈面前,她选择了妥协,与这位大自己八岁的男职工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充满了温馨。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一个可爱的儿子。然而,生活的波澜总是接踵而至。孩子升入初中时,丈夫因病提前退休,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她的肩上。恰在此时,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房子的价值陡然飙升,成为了家庭纷争的导火索。婆婆原本承诺将房子留给残疾的小儿子,可面对房产的巨大升值空间,小姑子和大伯哥纷纷加入了争夺的行列。
她,这个善良而又坚韧的女人,不愿为了房产与亲人撕破脸皮,更不想以自己嫁给残疾丈夫的付出作为要挟的筹码。于是,她默默地带着孩子和丈夫,搬到了老公单位那间偏远、破旧且狭小的房子里。
孩子初中毕业,学习成绩不佳,选择去学理发,早早踏上了谋生之路。而她,为了撑起这个家,从未有过一刻的停歇。她开过药店,每天起早贪黑地进货、卖药,只为给顾客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她开过理发店,用一双巧手为顾客打造出满意的发型;她开过减肥店,耐心地为顾客制定个性化的减肥方案;她开过美容院,用精湛的技术让顾客焕发青春光彩;她还卖过保健品,认真地为每一位顾客介绍产品的功效。
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垮她,可命运的考验却从未停止。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丈夫的病情却愈发严重。无奈之下,她含着泪将丈夫送进了养老院。但每个星期天,她都会早早地赶到养老院,亲自为丈夫洗澡、换衣,陪他聊天,给予他最后的温暖与关怀。
在这段最艰难的时光里,一个意外的缘分悄然降临。她结识了一位在北方城市做废品收购生意的南方男人,他比她小五岁。这个男人在与她的接触中,被她的坚强、能干和善良深深打动。他们逐渐走近彼此,开始了同居生活。男人带着她一同投身废品收购事业,而城市大规模的建设让废品收购生意格外红火。
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在这期间,丈夫离开了人世,而她和这个男人凭借着辛勤的努力,赚得了一笔财富。她用这笔钱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港湾。
如今,男人在南方的妻子已因病离世。他满心期待地向她求婚,希望能与她正式结为夫妻,共度余生。然而,已过花甲之年的她,却轻轻地摇了摇头。或许是过往的风雨让她看淡了婚姻的形式,又或许是她只想在这迟暮之年,享受一份宁静与自由,不再被婚姻的责任所束缚。但无论如何,她的心中依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作者 观照,退休语文教师,喜欢一切美好事物,爱读书,喜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