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安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都是“杠杠的”。西安旅游火爆出圈,西安城墙迎宾仪式、大唐不夜城、秦兵马俑、长恨歌实景演艺、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成为西安知名文化IP。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获批建设,使西安既有形象更有内涵。
今天,西安这座千年古都能焕发青春活力,光彩照人,重振大唐雄风,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奋斗,也离不开主政者的决策和努力。回顾西安发展历程,一些重要的闪光点令人自豪。
闪光点一:保住了西安城墙这个“宝贝”。
解放后西安城墙两次面临被拆除的危险。1950年,为恢复西安城市建设,就有人提出要拆除城墙,当时习仲勋主持会议讨论时指提出,没有大的工业建设不必拆除城墙,大家同意,第一次保住了城墙。1958年大跃进,又提出拆除城墙,当年10月开始付诸实施,先后拆除了城墙垛及南城墙西段外包砖,遭到许多专家反对。12月份,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原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 、兼任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的武伯纶以及其他四名专家联合就给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发电报,提出不能拆的请求,得到予以保护的批示。此后,1961年国家将西安城墙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次保住了城墙。1983年以后,原省委书记马文瑞等几任省市主要领导、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西安城墙修复工作,原西安市长张铁民在修复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使这一世界“宝贝”得以传承保留。现在看来,保护西安城墙是一项历史功绩,意义重大。西安城墙具有国际影响力,曾接待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印度前总理莫迪等多国元首。
闪光点二:塑造了千年古都的新模样。
2016年底,从浙江到西安任职的王永康书记开始实施“烟头革命”,彻底改变了过去城市脏乱差局面,使西安变成了美丽干净的千年古都。2017年实施的“厕所革命”,新建、改造厕所1500多座,解决了市民生活长期诟病的如厕难问题,为百姓所称道。提出“西安年最中国”口号,打造出享誉全国的“大唐不夜城”,旅游热度达到人员限流,汽车限行的地步。为争取国家中心城市,主动向总理汇报西安发展情况。2018年2月,西安终于获批建设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确立了西安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闪光点三:办了三件民生大事。
2019年到任的西安市委书记王浩,低调务实不张扬,大刀阔斧解决上学难问题,组织实施《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共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30所,增加学位38.95万个。大大改变了西安基础教育状况,现在正向着上好学方向努力。接着,又实施了《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新建13所医院,新增床位1万余张,使三甲医院遍布西安各城区,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老百姓能较为便利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借筹办全运会东风,2020年11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河一山”绿道建设,修建河堤绿道、健身步道、骑行道等总长320.5公里,新建、改建沿途休息观景驿站93座,2021年4月竣工,使西安市民有了更好的生态休闲场所。
闪光点四:绘出西安发展新蓝图。
现任市委书记方红卫,带领市委、市政府班子于2023年2月提出“北跨战略”,吹响北跨发现集结号,力图在渭河北岸打造一个新的“万亿级西安城”,对西安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发挥西安科创资源优势,大力提升科创水平,强化校地融合,建“秦创原”平台总窗口、先行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2023年1月西安获批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第四个“双中心”城市,为西安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西安目前虽然发展势头很好,但也不能骄傲,不可松懈,以经济状况排名 ,西安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10。同是省会的成都,去年经济总量超过两万亿,近乎西安的两倍,在西部地区遥遥领先。相邻的省会郑州DGP也高于西安。现在各地发展都是你追我赶,稍不注意,就会被甩在后面。并且,与南方发达城市相比还不在一个层级上,西安还要继续加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