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一一扇烟盒
文/图特约作者:饶晓辉
相信很多的成年人,尤其是男同胞们,对扇烟盒这种游戏一定不会陌生吧!
所谓的烟盒儿,就是香烟的外包装盒。那个年代的香烟,并没有现在的香烟高档,而且大部分是硬软盒的外包装。尤其需要说明的是,香烟也叫烟卷儿或卷烟,是一种较高消费的。因此,能抽上档次稍好香烟的人,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家境较殷实的;另外一种就是吃“公家饭”的人,而绝大部分农村男人,都是抽旱烟(市面上买来的烟丝,用烟兜吸的那种)除非逢年过节、置办喜宴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才会到供销社买上几盒稍便宜的香烟。那时候,积攒烟盒也就成了男孩子的一大乐趣。
扇烟盒的游戏玩法,其实挺简单的,一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既可以在院子里玩,也可以在野外的空地上玩,甚至可以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边走边玩。把烟盒拆开,折叠成三角形,每人手里都有一定数量的三角形烟盒儿,参与者各把一个烟盒放在地上,通过剪刀、石头、布的手势,来决定谁先“开扇”。烟盒儿在落地的刹那间产生一定的风力,能将放在地上的那个烟盒儿扇得翻转,这样就算赢了。被扇得翻转的烟盒儿,当然就成了胜利者“战利品”。甩烟盒儿需要一定的力气和技巧,力气和技巧不到,甩下去就不能把对方的烟盒儿扇得翻转。如果第一个开扇的人没有将烟盒翻转,则由其他人来扇。就这样轮流地扇,看谁先将对方的烟盒儿全赢走。
扇烟盒儿还有一种玩儿法是分等级的玩儿法,因为香烟有高级和一般之分,比如那时候的牡丹牌、上海牌、凤凰牌、大前门、恒大都是高级香烟,三门峡、金钟、大境门、千里山、钢花、青城等是中档次香烟。太阳、黄金叶、凯歌是较次等的,而像红梅、光荣、骆驼是最次等的香烟。我们那时候常常比看谁的高级烟盒儿多,并引以为自豪。玩儿的时候,高级烟盒儿可以连续扇两次或者三次,比如甲放的是太阳牌,乙可以用大前门扇,扇两次,翻转了,就赢了,但如果没有扇得翻转,乙就得把大前门烟盒儿输给甲。反之,如果甲放的是大前门,乙用千里山或者太阳烟盒儿扇,扇得翻转了,甲就得给乙两个大前门。如果没有翻转,就各自拿回自己的烟盒儿,进行下一轮。这种玩法,不仅是比技巧还包含了比试胆量和勇气的成分。不管是那种玩法,规则都是双方确定的。
′ 就是这样一个儿时让我们乐此不疲,沉醉其中的扇烟盒游戏,不知从何时起,已被现在的孩子们“捡”起。小区里、公园里,甚至放学回家的路边,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孩子,或蹲或跪在地上玩着扇烟盒。据说他们烟盒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有向家长要的,有在路边捡的,也有问人讨的,还有在学校周边小店买的。对于孩子们重拾这种上辈们玩的游戏,社会上也是有弹有赞。窃以为,只要不沉迷于此的“玩物丧志”,总比那些热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孩子强很多。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