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有瀑布
文′魏增刚
山间有瀑布
人没有发现
一朝显世人
世人尿裤子
拉垃圾的孙师
拉垃圾的孙师
他是西安市杜城村人
村子改造之后
他们家分了好几套房
按说他可以不再干活
就能生活下去
但是他说一天闲着无聊
不知道时光怎么渡过
他干起了又脏又累又苦的工作
他热爱劳动
总是小心地把一大包一大包的垃圾装车
把一个旧的三轮车压得吱吱响
我们身边总是有这样的工友
他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样美好?
怎么能少了他们的奉献?
写作与不写作
写作的时候
我快乐
仿佛思想有了寄托
不写作的时候
我迷茫
好像脑子凌乱不堪
写作一方面温暖了别人
一方面照亮了自己
我的两把笤帚
我有两把笤帚
一把是硬刷刷
一把是软糜糜
硬刷刷陪了我几年
它不俱风不怕雨
扫去树叶与垃圾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几年如一日
吃苦又耐劳
软糜糜换了一把又一把
它们前赴又后继
敢于同地砖柏油路硬碰
以柔软之身躯
还马路清洁
我有两把笤帚
一把是硬刷刷
一把是软糜糜
它们是我的左臂与右膀
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它们只有奉献
没有索取
一个好汉三个帮
我却有四个帮手
一把硬刷刷
一把软糜糜
一只铁簸箕
一把长扫把
我与他们是朋友
故乡走入了新时代
故乡也有太阳照
故乡的天空也有明月星星
葱茂的群山就是故乡人的大花园
两条小溪滋润了故乡的山川
故乡早已通了火车
四通八达的公路
通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通宵达旦的路灯就安在屋舍一边
清洁工每天都把公路如城市的马路一样清扫
故乡已经普及了智能手机液晶电视
电动自行车三轮车成了人们的代步工具
新一代的中青年有了自己的小轿车
一幢幢新房别院比西施漂亮
故乡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了
故乡走入了新时代
我捡了许多的杏核
我捡了许多粒杏核
不忍心吃掉
把它们扔到了花园里
期待它们长成小树木
美化着社区一方
伯伯这次回故乡呆了一月
他在新房前种了许多株豆角
走时豆角已经蔓延了长长的“触角”
他说过一些日子他要回故乡摘豆角
那时豆角就长长长胖了
我们都是山里人农村人
都喜欢植物
喜欢植物
也是热爱生活的表现
我的工友
我的工友肯吃苦不讲吃穿不扎势不拍马
知错就改
如果我们之间产生了矛盾
一定会在几天之内迅速化解
绝不可能互相憋气达一周以上
我的一些文友应该向他们学习
能知错就改
讲文明
不结仇不结怨不结死孽
有新时代文学人的风骨
不扎势不拍马不讨好权力
我故乡的一些人应该向他们学习
树新风
不为鸡毛蒜皮大打出手
与狭隘的小农意识告别
不当老赖不算计乡党
我的工友是新时代的工人
有着新时代的风采
他们乐观向上
文明光明了城市的一方
写作是在挤时间
忙于工作与生活
一天时间被占满
看文章是在偷空
写作也是一样的
写作是在挤时间
定要抽空去写作
小心时间飞快逝
不管写的怎么样
能写多少写多少
一有时间你就写
写作是在挤时间
零敲碎打去书写
灵感来了你就写
时间长了有收获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9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陕西工人报》《商洛日报》《长安》《作家故事》《作家摇篮》《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商洛作家》等十余家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