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朗诵技巧和情感表达”讲解及一号作品点评
高梦老师: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很高兴武汉炎黄文化读书会能够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与我们的朗诵爱好者和我们的同道中人,一同来分享“古典诗词诵读的技法和感情的表达方法”。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古典诗词朗诵中一般的基本技巧。
01 划好语节、02 押住韵脚、03 音韵夸张、04 规中求变、05 情感把握。
我们一般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就是拿到古典诗词的文本,首先画好语音,语节。古诗词都有一定的句数,还有字数。用格律来包容凝聚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拿到朗诵文本之后,参照诗句的具体语义、每行字数划分出一定规律。
第二划分好古典诗词的语音、语节以后,就是要把韵脚勾画出来。诵读古典诗词,要重视韵脚,压住韵脚,予以显现。不要读着读着就把韵脚给读丢了。我们显示韵脚的方法可以把音韵读的夸张一点。古诗词当中每个字词都有着相当的容量,诗人写作也很精炼。所以我们在诵读的时候,音韵一般发的比较完满,甚至夸张,吟诵的感觉要体现出来。尤其是在演绎韵脚的地方,要把这个韵脚的地方抻长一点。读的气韵更流畅一点,那么古典诗词的韵味儿就出来了。
第三就是诵读古典诗词的时候,古典诗词当中的情感的把握如何来展现呢?我们融入诗歌的环境,与作者的心情能够共情,集中注意力,激发最强烈的情感。发出相应的急促的高音或者是沉缓的低音,来符合这个诗情当中的情绪的音调的组合,那依然要做好备稿工作,仔细的揣摩作者创作的背景或者是时代环境。结合诗人的生平,以及他的同理心进行理解,自然生动的来表达诗情诗感。以上呢,就是作为古典诗词诵读一般的技法。那么具体运用到诗作当中呢?我接下来再来根据大家的朗诵作品来一一进行分析。
一号作品是李建国朗诵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撰写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作者密州知府的任上。表达了作者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发了他渴望报效朝廷的慷慨意气、壮志豪情。李建国诵读的整体的感觉。非常的流畅,把一个狂字,环境的狂,神态的狂,雄心壮志的狂一以贯之。抒发了由打猎而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诵读的让人是豪气迸发,也很好的表达了作者的打猎心态。
李建国的诵读就如同这首词一样,狂态毕露,不乏慷慨激愤之情,气象恢弘,充满了阳刚之美。如果非要进行点评来找出其中的可商榷的地方,那就是个别字音的调整,比如说成后鼻音。比如说鬓微霜,微不是鬓微(wéi)霜,再比如说冯唐不是fong唐啊,这是汉语拼音语音的范畴。但是读到了千奇卷平冈,关于这个奇字有争议,但是李建国在这里诵读是合乎了最新的国家语委的发音标准。
总体结构上,《江城子.密州出猎》分上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里描写围猎时候的装束盛况,真性情豪放,所以朗诵的时候这个狂字是一览无余。接下来要停一下,因为要写自己的感想了。要决定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谊,所以在这里呢,可否再停顿一下,再起诵,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啊,这里停一下。
第二个部分呢,酒酣胸胆尚开张,到结尾。这是第二层意思,要表达作者的心里所思所想。前面是写狩猎的盛况。那么从这个地方就要开始描写自己的理想是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我苏东坡是贬谪到这里,把自己的事儿做的很精致。我还有大才可用,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原谅,希望能够得到像冯唐那样大臣的推荐,能够原谅我的小错。再来重用我用,希望能够承担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这一块儿呢,是有典故的,我们可以读的深沉沉郁一些。此时的沉郁是为了结尾的激情的迸发。结尾是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迈气概。所以,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呢,有了前面的沉,必有后面的扬。这样一对比,就把作者的这种内心的急切的理想愿望就表现出来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气息拉开,舒展拉满,这样的话呢,整体诗的结构把作者的这种心境和他的真实的愿望一览无余的表达出来了,和李建国我们一起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