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家祠
张晔/济南
《张家族谱》功成,我望口山張姓始祖百能公在天有灵,看着子孙们这不俗修为,当含笑欣慰!弘扬家族文化,代代奋发,光祖耀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张家兴旺在此!这部谱梓行,是盛世祥瑞,以主事者张朋先生为代表的张姓族人有大情怀,古道热肠当赞。
家谱是要恭迎入家祠供奉的,我们百能公家祠遗址在今望口山村!土台兀立,草树披覆,古建筑残件依稀可见。现状凄凉,先祖英灵魂魄飘泊纠结但无有所依托,这对我们这么一个大的家族而言,是一种悲辛。期待张家有识之士站出来,在《家谱》功成的基础上,凝神聚力,继续新的征程!!!
和翟姓韩姓尹姓赵姓等家族相比,我们张族家族文化建设的步伐太慢了,我们堂堂黄帝后裔少精英否?少人脉否?少凝聚力否?自问之,深思之,惟有发奋齐贤。
国家修史,知其兴衰;地方修志,知其沿革;家族修谱建祠,知其根源。宗祠建设,是我们寻根问宗、祭祀祖先、弘扬先贤文化的重要举措,是我们不忘来时路、走好当下路、把握未来路的根与魂。“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社稷安。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以宗祠为代表的孝道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最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和血脉传承,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祠堂,不单是维系海外乡亲与本土血缘关系,同时也是给乡亲以及所有子孙后代了解家族文化、了解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就我们百能公这一枝而言,我们家族当代宗亲有显宦名流,有商界精英,有文化艺术名家,有乡贤高人,复建张姓家祠并不是多难的事。明珠遍地,也就是缺根彩绳串联之,如此而己!
就我们望口山张氏宗亲祠堂建设而言,原址兴建后,把明清民国时期的张家人的橱柜桌椅、名人字画,乃至生活器具,还有反映张家人历史形成、发展壮大的谱誌著作,当代族贤志存高远、奋勇争先的先进典型证书资料影像收罗陈列进去,让祠堂成为家族文化博物馆,家族变迁场景的真实还原,给无数张姓子孙一个血缘崇拜、灵魂皈依的场所。朱熹在《家礼》中写道“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及祭品,后及家财”。在朱熹时期,祠堂被视为高于一切,为家族命运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所具有的根本性意义。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阶段,家族祠堂建设也有了新使命新担当。
我呼吁:重建济南市平阴县望口山村张家祠堂!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忠、孝、仁、义、礼、智、信”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张家宗亲祠堂,继承和发扬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风尚的传统家族家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