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文谈治国理政【13】:一问三不知
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90后、00后年轻人对传统节日认知的缺失及其背后的原因。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分年轻人对于清明节、端午节、国庆等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了解甚少,甚至陷入了游戏等虚拟世界的沉迷之中。这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体系的深刻反思和讨论。
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从家庭教育层面来看,一些家长可能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和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对孩子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学校教育层面来看,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充分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从社会环境来看,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也可能导致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感。最严重的是,学校在重大节日,学校不组织活动而是放假。也就是今年清明节,我在呼市路上看到了久违的祭奠英雄活动,当时我很激动,拍了照片,发了视频,并且写文表扬,全网发布。让更多人学习,成长,不忘本源。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视角出发,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家庭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孩子全面发展,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也要重视对孩子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家长可以通过讲述家族故事、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等,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节、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此外,学校还可以探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营造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媒体可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文化机构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来。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自身也应该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践行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不是一问三不知的态度,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格传承者和弘扬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了解、传承、发扬,而非全民玩手机全民打游戏。祖国的未来掌握在你们手中,觉醒吧!游戏迷们。今天的美好,就是我们过去传统文化的美好,明天的美好更需要传统文化滋润。中国的游戏神兽们,点亮未来需要你们!
2024.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