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丰碑 时代的标杆 追忆红色特工张合银
黄河是中化民族之魂
河床南岸的张楼村,在抗战时期造就了一位红色特工
他的英雄事迹如同不朽的史诗闪耀着光辉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毅前行
张合银出生于1904年1月12日
少年命运多舛,
历经磨难,坎坷一生
父母先后与世长辞
张合银只有寄居在袁寨姑母家中
时值日寇入侵,敌伪土匪当道
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家仇国恨的火种。
张合银16岁时就当起了货郎
走村串户经营一些小商品贴补家用
他童叟无欺,买卖公平
1940年被八路军一团敌工站长李汝泰看中
一次相约在单县黄岗集段庄段福礼家里
他毅然接受了为我党搜集敌伪情报的任务
且首当其冲
张合银栉风沐雨,几度出生入死
为我党我军搜集转送了大量机密情报,功绩颇丰
1941年2月经李汝泰介绍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合银又介绍培养了祝云峰、张凌云和范河清
随后在李汝泰的指导下
成立了第一个党小组
又建立了五个情报站,
机密情报传递于商丘、
黄冈和虞城董寨是伪虞城县商会会长董谦修的老巢
麾下伪区长在他的授意下恣意横行
张合银摸清实情后,给上级作了汇报
1941年秋的一天夜里,八路军闪电行动
湖西军分区派出指战员
突袭了董寨活捉了董谦修,
其父因外出保住了狗命
湖西军分区根据张合银的情报
知悉伪三庄区长耿世臣
横行乡里,堪称一代枭雄
一天李汝泰吩咐范河清
午夜用菜刀砍断电话线
我军指战员随即包围了区公所,
一窝顽匪寸步难行
耿世臣及其部下均成了瓮中之鳖
一批枪支弹药被八路军收入囊中
张合银之妻段凤英
祖籍山东黄冈集段庄
出生于一个红色革命家庭
受熏陶协助丈夫给八路军运送军用物资
还多次把情报缝在衣襟里
安全送到部队中
有一次范河清转来一份重要情报
此时张合银夫妇已被敌人盯梢,
待在家中不得已
就将情报交给了年仅九岁的女儿爱云转送
小爱云接受了这一光荣任务后
立即行动只身徒步十几公里,
沿着故道向北一路急行
她全然不顾汛期过后
老河水的深浅泥泞
赤脚淌水并把藏有情报的布鞋举在头顶
小爱云机智勇敢,
历经艰险终于把情报安全的送到了舅舅手中。
这一壮举不亚于把鸡毛信藏在绵羊尾巴下的王二小
更可堪称为木兰巾帼小英雄
1944年6月的一天,
张合银从商丘取回一份重要情报
在返回的途中遭遇敌伪军盘查,
身处险境
李汝泰闻讯扮作日军司令部城防队长前去巧妙周旋
才使张合银脱离虎口保住了性命
单西南工委在老虞城建立一支灰色武装
下拨11支枪械,
运送任务由张合银分两次完成
张合银把长枪用高粱杆捆住
装在独轮车上
短枪放在刚满月的长子雨春的襁緥之中,
一路颠簸赶到了敌占区与解放区交界处检查站
张合银把准备好的几斤烧牛肉塞给敌伪兵才予以放行
湖西军分区印制了一批抗日传单
张合银组织地下党员分头散发到集市及敌伪军营
强大的政治攻势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批伪军辞职返乡,
三个有正义感的日本军人投诚
地下党员范河清打入老虞城县警察局
当了警长与张合银配合搜集情报,
监视敌伪军的一举一动
一次范河清陪同警察局长去张合银家中搜查证据
范河清暗示张合银情报已藏在香烟中
张合银机智巧妙地取走绝密情报
日夜兼程送往解放区,
特殊使命圆满完成
张合银历年坎坷崎岖,
意志不断磨砺
为人做事堂堂正正、
爱憎分明
他先后担任土改工作队长,
县人行总务科长等职
工作勤恳,时刻把责任扛在肩上,
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
一生风霜雪雨,为党无私奉献,
终因操劳过度,身患疾病
张合银先辈英年早逝,
令人惋惜哀痛,
张合银是党的忠诚战士
他大气凌然,义无反顾的携全家投身革命
他把生死置之度外,
在最危险的时刻,
沉着机智冷静
用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向人民昭示着他的良知
他是创造“五个一”的勇士先锋
奏响了无数次荡气回肠的颂歌
我们将继承他的遗志,砥砺前行
诸多老先辈均为民族的瑰宝、时代的光芒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崇和敬重
(作者:李见)
备注:五个一即为:1、张合银为抗战时期老虞城县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2、张楼党小组,为抗战时期建立的老虞城县第一个中共地下党小组。3、张楼情报站,为抗战时期老虞城县第一个中共地下党建立的情报联络站。4、灰色武装为抗战时期,湖西地委在老虞城县建立的第一个用敌人番号,实属共产党领导的队伍。5、张合银的家庭是老虞城县第一个全家投身抗日战争并做出特殊贡献的红色革命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