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 长 地 久(闪小说)
作者:吴岳华
只 为 水 至 清
乔雨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苏北水乡老家,一切皆好,唯有水不好,河中水发黑,成了酱油汤,人下不了水,洗衣衣也嫌脏。
吃上了长江水,乔雨既高兴,又觉得无奈,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舍近取远,远水救近渴。
怎么也忘不了童年的河童年的水。水至清,可游泳,可淘米洗菜,可煮饭可喝。
而现在的河,成了垃圾箱大染缸,什么都往里装,水花生绿藻遮盖了水面,河底烂泥发酵发臭,农药化肥的污水、生活的污水、养蟹的污水,充塞河道。野生的鱼虾蟹遭殃,苦不堪言。
解放后的治水,解决了旱涝的大问题,使苏北成了大粮仓。浙江有千万工程、五水同治的经验、河有河长制,为啥眼前还是一河脏水,长江黄河大保护,神州上天,蛟龙入深海,治水为啥这么难?
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恢复罱河泥积绿肥的传统做法,为什么不能传承呢!
教育村民爱护河水,不污染河水。
全村统一搞治污清水工程。
尽量少用化肥农药。
乔雨构画治污水,让水至清的蓝图。当然,这要举全村之力,举全乡全市全省之力,才能实现。
为了让水至清,乔雨作出了惊人的决定:动员在德国留学的孙女回村当第一书记,自己从京城回老家居住,协助孙女实现自己水至清的梦想。
坚冰尚未打破,道路尚未开通,但乔雨有决心有信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人之老的十年黄金期,为水至清作出自己的贡献。
只 为 孝 到 底
乔雨在老家住了两个月,村里的前世今生,父老乡亲的所急所思所盼,都在他的心上。
两幅孝敬图摆在他的面前。
从省城回老家,照顾瘫痪在床的二老。
为九十岁老母请保姆,每年三万,开农村之先河。
父母老了不和,成了对头。儿媳十一点烧菜让父亲喝酒,十二点烧菜让母亲喝酒。
有五户在苏南打工的儿女,把老家的老房子翻建,正房东房间留给儿子,把西房间留给自己,常年关着,也不让老父母居住。只许老父母住在厢房里。
有两户八个子女都有本事,当官的当官,发财的发财,但对老父母不闻不管,老人恨不得与他们断绝关系。
何为孝,怎样孝,怎样孝到底,作为研究孝道文化的乔雨,感触颇深。
理论上的东西,如不实行,也只是纸上谈兵,于世无益。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乔雨喜欢实干,不尚空谈。但要实行,阻力很大,乔雨与村支书商定,树典型,扬正气,做过细的思想工作,让孝到底。
乔雨请出五老,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开始有些子女思想不通,认为他们是鸡蛋里找骨头,是多管闲事,干预人家家庭的事。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打开了一扇扇关闭的大门,让父母住进了正房。当然,过年过节,子女回来,再自动让出,住到厢房,轮流坐庄,何乐而不为。

作者简介:吴岳华,《世界文学》签约作家,出版两部长篇小说:《东西》《双刃剑》。
出版寓言、随笔集三本:《儿童寓言宝典》《做人了吗》《家家都可以抱出个金娃娃》。
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寓言、诗歌、歌词、随笔、散文近千篇(首)。
在天津、南京、浙江、宁夏、南通市等征歌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或入围奖。
发表小小说二百多篇(首),在全国征歌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在中融保安杯全国微型小说征文中获得二等奖。
在冀东小小说环宇杯征文中获三等奖。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