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汝文
我的父亲生于1928年,正是中国积贫积弱的时候,家里十分困苦,很小就给富人家做长工。由于父亲诚实能干,与做长工的富人家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后来一直作为亲戚走动。
解放后,家里终于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才多少有了起色。后来我家积极参加了合作社,年仅二十七八岁的父亲,因为正直善良、处事公道,被推选为生产队长。父亲真正做到了以队为家,一心扑在了集体事业上。那时生产力低下,苦活重活全靠人工。父亲总是以身作则,冲在前头。在他的带动下,广大社员也干劲十足。我们队的各项工作总是走在全公社甚至全县的前头,父亲也经常受到公社和县里的表彰奖励。
那时队长虽然不算什么干部,但有一定的权力。父亲真正做到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有好事总是先让给别人。有一年上边给了一个工人指标,我大姐完全符合条件,但父亲硬是把名额给了别人。为此,我们全家没少埋怨父亲。但父亲总是说,有好事不能光想到自己,要想到更需要的人。后来我们也想通了,毛主席时代的干部,不管大小,有几个不是先人后己呢?那是那个年代良好的政治气候决定的。
父亲对社员十分关心爱护,有好事先想到群众,但对个别搞不正之风的干部却敢于抵制,从不怕得罪他们。毛主席逝世后,个别干部开始搞不正之风。有一个不要脸的大队干部,以盖房子为由向我们队要檩条、粮食等,父亲坚决顶住了。还有一个公社管税务的干部到我们队要粮食,父亲也坚决顶了回去。父亲说,“我决不能拿队里的东西为好人情”。因为坚持原则,父亲得罪了个别不要脸的干部。但也因为父亲先人后己,办事公道,坚持原则,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一说起来,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
父亲虽然对孩子要求严格,但更多的是对家人的爱。父亲从不强迫孩子怎样怎样,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平时总是慈眉善目,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我高三的时候,不幸患上了偏头疼,几乎到了不能学习的地步,情绪特别低落。父亲开导我说,“不要悲观,能考上学更好,考不上也无所谓,只要肯干,怎么也有饭吃”。在父亲的开导下,我终于放松了心情。多亏我平时基础打得牢,高考时过了本科线,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选择上了专科。
父母一生恩爱,因为孩子多,母亲光照顾家就够累的,很少出去干活。坡里的活都是父亲带着孩子们去干。虽然家庭不富裕,但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儿女都成人后,父母最大的乐趣就是等着儿女带着孩子回家看望他们,有点好吃的总是等着儿女们回家再吃。
不觉父母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二老在天堂一定安好吧?您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您。最近经常做梦梦到二老,是不是您也想念我们了?请放心吧,有二老留下的良好家风保佑,您的孩子一切安好。
《三苏文学》“父亲节”征文启事如果说母爱是温暖和煦的太阳,父亲便是夜空中的月亮,含蓄且深沉,内敛而漫长,或许要在岁月的长河中奔波许久,才能懂得那些不可言说的温柔,在6月16日父亲节将至之际,在这个专属于父亲的暖心时节,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向父表达关心,在平时鲜少提到的爱。也能借机大声地说出口,《三苏文学》特征集关爱父亲的诗词、散文、小说、随笔等,将择优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今日头条《三苏文学》专栏、VV平台、百度等同步发表,欢迎文朋诗友们赐稿,投稿请加微信/ZWB612462,作品发私聊窗。
三苏文学社
2024年6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