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犹如一丝清泉,欢快流湍的小溪,一路愉悦,不再蹉跎;
爱诗:喜欢山川碧玉,花卉草木的姿态,自由奔放,出神入画;
写诗:写出朦胧情感,编织动听的故事,燃烧激情,赞美生命。
菖蒲剑
江从超(安徽桐城)
屈原之前
菖蒲剑是春天的剑
守护春天
屈原之后
菖蒲剑是斩邪恶之剑
剑气直指妖孽
它在静默中审视人间
它想唤住走错路的魂魄
它想象自己是引路的小鸟
它长久的没有剑鞘
怕剑锋伤了他人
它想象在和谐的阳光里
随风摇曳
甘愿做一次风景
浪花中站立的我是花蕊
江从超(安徽桐城)
一尺浪,二尺浪,三尺浪的人间
浪花中站立的我是花蕊
一个浪花一拨不训的宣言
浪花啊,踏在浪尖
有三月,七月,九月
有各种各样的花朵争奇斗艳
一个浪花扑倒,后一个浪花掀起
爱情盘旋上空,干净如天蓝
我的世界狂澜,碧波千里
惊心动魄的风暴
改变不了我花蕊的位置
与其说美丽一会
不如说美丽一生
又别老家
江春华(四川巴中)
离开老家,离开熟悉过的阳光
道别的笑藏着悲伤
还是忍不住转身时,泪夺眶
心潮被车轮辗碎,各散一方
怕年长的过逝,后辈断了联系
多想岁月倒回,亲情重尝
手捧从老家带回的瓜果蔬菜
视为珍稀,即便是黄叶也不忍心丢掉
下一次重逢
不知还有几位老人健在
不知又添了多少子孙
不管离开多久,走多远
希望不要忘了来去的路
老家是最好的站台
老家是幸福的港湾
石埭廻龙宫做保晏
江肖晓(浙江温岭)
记得小时家门口做过一次保晏
那时年幼无知
妈妈叫我去拜几拜
我只是觉得好玩
今天二次看到做保晏
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做保晏好比唱大戏
道士们穿着五颜六色服饰
他们唱道士戏
拉着板胡
吹唢呐
敲锣打鼓的很好听
祈求平安保家国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各行各业生意兴隆
小孩聪明伶俐前程似锦
道士们中途休息
用书法抄名单保晏符
剪纸画案精美
这场保宴水准极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
真正是高手在民间
是最底层劳动人民文化结晶
他们把保晏艺术推向高峰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我的小菜园
江俊(贵州罗甸)
在这小小的方寸间,
绿意盎然,
生机勃勃。
每一片叶子都在低语,
诉说着大地的秘密。
我耕耘着这片土地,
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期待着丰收的季节,
心中充满了喜悦。
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
滋润着每一寸土壤。
午后的阳光温暖如春,
照耀着我的心田。
傍晚时分,
夕阳斜照,
菜园里一片金黄。
我收获着劳动的果实,
品味着生活的甘甜。
在这小小的菜园里,
我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它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也让我学会了珍惜。
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漫长,
我都会守护这片土地。
让它成为我心灵的家园,
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
战友情
江代华(四川资阳)
曾经
我们是热血青年
为了保卫国土
为了守护家园
我们入伍从军
扛起了枪杆
我们背井离乡
痛别父母
扎营边关
定军大兴安
风餐露宿
抵御高寒
我们
经受了种种考验
摸爬滚打
军事训练
长途爬涉
野营拉练
支农抗灾
修房营建
森林灭火
露宿风餐
历经千难万险
一展军人风范
军旅生崖
部队熔炼
塑造了我们的三观
在部队
我们
同睡一铺炕
同吃一锅饭
你为我打水洗脸
我为你添柴取暖
大家
争做内务
争着打饭
相亲相爱
排忧解难
促膝谈心
嘘寒问暖
我们
亲如兄弟一般
半个世纪
弹指一挥间
离开军营
战友一别五十年
五十年的牵挂
五十年的思念
战友深情
万水千山隔不断
我们每天问侯
战友啊
你是否健康
你是否平安
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岁月无情
沧海桑田
生活
苍老了我们的容颜
岁月
偷走了我们的娃娃脸
我们
再也回不到从前
手机莹屏喜讯传
听到岫岩聚会的消息
战友们
长夜难眠
归心似箭
飞越万水千山
只为战友见一面
今日一见
昏花的老眼
已认不出当年俊颜
曾经的记忆
已被现实搞乱
战友啊
咱就长了老年斑
一声战友
喜地欢天
一个拥抱
泪如涌泉
一声问侯
万语千言
此时此刻
多想 多想
愿时光停留
定格在今天
喜贺高考,随笔助兴
江叔银(湖北麻城)
昨日夜观星斗,骤见天门划然开,万道金光照尘埃。但见紫微帝座亲领文曲星君,驾临麻城柏梓塔顶。只惊得那山神土地、城隍诸神跪地叩迎。
旋即,五姥仙山帝主爷将各位上神亲迎至福洞仙山。只见祥云绕绕,仙乐飘飘。盈耳笙歌充福洞,璀璨灯火耀仙山。
夜朦胧,歌舞升平喜气盛;笑语频,泥金喜报已书成。单等那,吉日良时文曲星君柴门降;且看这,丽山秀水麻邑小县鼎魁生。
有你真好
江燕(南昌)
湖边巧遇
在心里刻了个你
睡梦中
常常与君相依
温柔牵手
久久相拥
细声相叙
久久回味
思念似潮涌温润我心田
依盼如涓流惠泽我眼眸
关怀像火炉暖馨我全身
天边的彩霞
恍若是你的笑靥
花从中的蝴蝶
宛如是你在嫚妙而舞
让我沉浸在温情炽爱中
无惧风雨
风轻轻的吹
雨渐渐的下
花静静的开
我在聆听雨滴声
我在等待花惊艳
在两人的世界里
有你真好
【江氏文苑】征稿
江氏文苑是全球华人江氏文化传播的平台,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姓江,即可加入江氏文苑大家庭,和各位宗亲交流。网聚天下江氏,传承江氏文化,弘扬江氏文明,展示江氏文采。
江氏文苑主要刊发格律诗词、现代诗、散文诗。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投稿、合作微信:jyxn6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