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亨村漫笔
文/徐志赓(浙江东阳)
去珠海,途经中山市,中山有个翠亨村,那是国父孙中山祖处,不能不去的。
落叶萧秋粤碧空,
灰砖黑瓦育国雄。
一盟浴血清封梏,
三义扶危起绿风。
和尚抗枪成帝祖,
亭官揭竿踞龙宫。
谁家命水金銮主,
志远躬民定大同。
到了翠亨村。那狭窄的街巷,阵阵急促的脚步声,把风云变幻的世界带到我眼前。远去烟尘尽头,华夏两千年的足迹,伟人的身影在向我走来。
南粤中山的一个普通小山村。去去千里百越大地,近抵香港,东临珠江,直下南洋。隔岸的阵阵来风,也荡起激流涌起骇浪。
时光,在一声炮响之前。只能想像,若无先人的指点何以竟为先驱?伟人的心智从此启蒙,绘下了一幅蓝图,在这里规划成不朽的篇章。
大树下,一幢赭色的两层三开间砖木结构楼房,坐东朝西,中西合璧,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和中式家具的陈设,巧致的窗廊,精美的神楼,庭院清幽绿荫遮盖,处处显出主人的与众不同。
推开院门是关不住的一缕清新的阳光。四周是传统的岭南碉楼式建筑。阡陌纵横,沃土十里。一样的农耕式家园。
然而那年,村里神庙的北帝突然显了灵,孙家杨氏夫人产下了一个男婴。由此拜北帝为“契爷”,乳名“帝象”,号“逸仙”。有幸的土地,血脉里受命的悟性,孕育了一代伟人。
思绪停留在最初的印象,先入为主。即便野史也是用正经的墨迹写就。可敬的神灵,神武的北极玄天上帝,被史者沾光何以消灾解难。
多难多灾的小村庄,连吸吮的乳汁里都含着屈辱和愚昧。
数以千年的封闭,从此有人大胆走了出来。
沧桑万变的浩瀚,顺着浩浩荡荡的潮流,惊滔不绝的澎湃,试验了一场划时代的空前与绝后。
天下为公的昭示,灵魂闪烁在思想的疆界。长夜困顿,啼鸣的悲泣,在黎明破晓前呼号。民族、民权、民生,上演千百年的舞台。从未有过的绝唱,子夜点亮的心灯。
在我的心中,这是如同普鲁米修斯盜取火种一样的神圣,一个伟大的殉难者的行经。
伟人的像前我陷入沉思。志窥远大,性慕新奇,思想的烈焰在火热的夏日里燃烧;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起共和而终帝制,武昌的枪声伴鹤而逝;那本建国的方略,真知灼见穷天地之想。我唏嘘,一个真正的“设计师”,一个伟大的预言家。
老屋是显得陈旧了,新建的民居犹铺在历史的边缘。此地更有芭蕉肥硕,椰树高耸,果实累累,花草丰美,透着岭南民俗民风特有的气息。
浓荫下的阳光似也醉了,而我并非仅想徜徉于清幽。我的目光穿越倒叙那一截热与火的岁月。在这个季节里,似乎要把凝固的历史如同挥汗的热流淌进心底。
翠亨村
这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小山村,这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日子,公元1866年11月12日,一个乳名叫帝象的男孩在中国香山县的翠亨村呱呱坠地。
然而,就是这个平凡的山村,就是这个平凡的日子,就是这个平凡的男孩,从此让这个小小的山村与中国、与世界发生了很不平凡的关系。
珠江长,
南海宽,
江海波浪翻;
潮涨潮落咸涩水,
沧桑说千年。
桂山下,
蓝溪畔,
山河绿湛湛;
春去秋来翠亨村,
走出一巨人。
哎啰哎,
哎啰哎,
悠悠咸涩水,
沧海变桑田;
走出一巨人,
点亮一方天。
位于广东中山市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正门中央,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竖立其中,站在“天下为公”下,我沉默许久。四个大字,这是伟人一生的思想核心。
步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展区,一幅幅画展就在眼前,可以看到孙中山一生中许多画面,包括他的家族。孙中山纪念展示区包括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史迹陈列、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陈列和其他与主题相关的临时展览以及该区域的文物遗迹和纪念雕塑,游人特别多,各展区都自觉排队在参观。
参观了孙中山故居,一幢两层楼的中西合壁式小楼房,为孙中山于26岁时亲自设计和改建,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仿如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挂一副对联,曰: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据传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在这里。
随人流观看了翠亨村内的孙中山活动遗址,杨鹤龄纪念展览;杨心如、杨日章、杨日韶、陈兴汉等人的故居;杨兼善祠遗址等。
故居环境很优美,典雅端庄,孙中山先生,这位现代史上的“国父”,就诞生于此,他领导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他那“天下为公”的思想核心,更让人感叹万分。我站在伟人的故居前心情彼此起伏,我喜欢历史,特别是现代史,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三民主义”等,我特喜欢听历史老师讲,我一直想到孙先生的故居看看,今天,终于圆了这个梦。徐志赓,生于1947年,1966年高中毕业于浙江金华二中。1978至1982在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教育系学习,任班长。毕业后在东阳教师进修学校、东阳县委宣传部、市属高中、东阳市政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