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浦》阅读有奖征文007
海边绿树更长青
————读《万松浦》有感
王玉杰
从小喜欢树,喜欢它们不带分辨拥抱一切的绿色双臂,喜欢它们的长寿,从一棵树的皮肤上你能摸到实体的永恒。任何食物都有保质期,网课回放的有效观看时长是30天内,时间是这个世界最权威的老师,什么东西都要经受它的检验。所以每当看到树,尤其是松树这种永恒意味格外浓郁的树,我总是感到一种属于时间的奢侈。
海也喜欢,喜欢浪潮浩荡东去的磅礴勇气,喜欢河流向海的奔赴之决然。平滑的海面之下是波涛暗涌,层层激荡。童年第一次看到黄河,小小的心脏被泥沙俱下的气势抓住,于是对渤海生出敬意。能容纳黄河之水的海,一定也有吞吐日月的本领。后来在课堂上学到,渤海是中国的内海之一,濒临山东,不知道为何生出一种安心:内海内海,内就是在里面,在里面就是离得近,这样厉害的海,就应该离人们很近才对。
万松浦,融会贯通了我喜欢的自然风物。“万松浦”,无声地念了很多遍,唇齿开合中,我品尝出川流不息的畅然。杂志托在手里,像托起一抔栽着树苗的土,色块丰富的封面绘图蔓延出枝条,攀上我的手腕,我听见里面血液淙淙的声音,是独居于文脉的,“纯粹、雅正、现代”的血液。
目录之前,放着作家手迹。我一直认为手迹比印刷出来的铅字更鲜活,笔尖在纸上晕染出墨水的同时,也模糊了时空的距离,晕染着读者的心。匠心独运。我只能这样感慨。追求效率的时代,我们大多透过铅字看向作家,或是隔着一层荧光。手迹之珍贵就在于它的每一个笔画都伸出来一双手,读者握住这双手,就握住了作者的世界。
纸媒衰落,即便杂志不再流行,但纯粹永不过时,赤忱永不褪色。
到手的这一期是2024年第2期,选择它是因为它出刊的日期离我17岁的生日很近,仿佛我与它共享了生命力。我对文学作品总是怀抱着接近朝圣的仰慕,不论是短中篇小说还是散文诗歌,抑或作家访谈。在阅读里,庄严的光辉一点点弥散开来,我独自走在一条精神的康庄大道上,与站在尽头的一个个名字会合:麦家、刘建东、于坚……这种情感,只溶解着对文学的一种本质的追求。
雅正,既雅且正,篇篇文章带着翩翩风度,令人只想抛弃世俗那张错综复杂的网,心甘情愿的被作者笔下的另一个世界网住。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一切故事都是松树枝,树枝越接近天空,其树根越深扎于时代的泥土。信菩萨的奶奶,开往市区的班车,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具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艾菲……乡村风貌,城市谜题,现实困境,科学畅想,这是个包罗万象的世界,是他们让它们出生了,想一想其实非常不可思议。住在洞穴里结绳记事的人不会想到,几千年后的文字除了用于直观的记录,还能用于阐述世间万物的规律或原理,还能构建一幢又一幢伟大的精神大厦——这前仆后继的文学之大厦啊!这里没有世故,没有功名,只有生命最原始的本真,这里美就是空气,灵魂有一种被幸福浸渍过的痛楚。
黄河潮涌,源于文字的感动似波浪一阵阵袭来,席卷过我的全身,让人几欲流泪。
更重要的是一种在渤海臂弯里的安心感:这里面有山东人的书写,书写的是山东人的生命。
生于信息时代,我们能快速地获取一切,人与人生活的差距逐渐被放大然后被看见。自从社交平台有了显示IP的功能后,这种差距染上了地域性。网络对山东的标签是“高考内卷严重”“考公大队”“土头土脑”等等,淹没于嘈杂声音之下的齐鲁大地,端坐而沉默地接受一切评判,乃至误解。出生于此,听的是孔子教诲,吃的是花生小麦,以泰山雄浑开拓心胸,以黄河壮阔稳健人格。万松浦里的山东书写,是一面旗帜,挥舞起山东人的声浪:这是我们的表达!泰安人各有千秋的房间里睡不下山东的梦,泰山之约让作者与读者都看见了那轮文化的辉煌太阳。
中华儿女共同凝视的,是同一轮太阳。就像所有松树呼吸的是同一片空气,支撑起同一块天空。黄河洗涤过的丰饶土壤,培植出了中华文明,如今葱茏成林。即便物欲横流,人心坚硬,总有人把千年风雅揉进灵魂,以骨血化文字,浇灌精神。科技发展到当下,我开始思考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我思考于长长的大河之畔,我抚摸过青松斑斓的树皮,我知道有些东西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一样难以消逝,譬如美,譬如诗,譬如一条文脉,连缀起血脉相同的人们,连缀起记忆和价值,连缀起生生不息的希望。
“万松浦”,我又念了一遍。这次,我感到自由在无穷无尽地生长,生长出无穷无尽的时间。我摘下脖子上、眼睛上、手腕上套着的分数升学种种利害之桎梏,《万松浦》就是打开枷锁的钥匙,以允我在片刻喘息中自由起舞。面对这样一种现实是痛苦的,面对“无法免俗”的思考更是在给灵魂带来苦难,然而没有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接住文字对心灵投出的长矛,直刺人性,不可承受,不允退缩。
此刻,我拿起了笔,笔尖倾泻而下——去吧,去追逐,去呐喊,去跟随你爱的他们的脚步,去努力用自己的名字握住他们的名字,去汇入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不去管地偏力如何想要左右你的方向,不去管风如何将你吹起皱褶,跟着时代的节奏跳起再落下,哪怕只是一滴水,我也想要在万棵松林的针叶上蒸发。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的脚步渐渐远去,我也该挺直身子,开始学习扎根了。
作者简介:王玉杰,就读于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二19班,梦想是从书虫变成书呆子,再从书呆子变成知识分子。
附:
《万松浦》阅读有奖征文启事
《万松浦》由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山东文艺出版社主办并编辑出版。《万松浦》纯粹、雅正、现代,是一本代表中国纯文学水准、具备国际和现代视野的文学双月刊,设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万松浦通讯、访谈录等栏目。自2022年底创刊以来,以纯粹、专业、高品位、高质量的形象,迅速跻身于全国主流纯文学期刊第一方阵,刊发作品多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重要选刊选载,受到广大作家和读者的好评。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了更好地将文艺工作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进一步发挥“万松浦”在文学领域的积极作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读者的文学素养与能力,经《万松浦》读者俱乐部与《万松浦》杂志编辑部研究商定,即日起,面向全国作家、作者和广大读者,举行《万松浦》杂志阅读有奖征文活动。
一、举办单位
主办:《万松浦》读者俱乐部
承办:《都市头条》 竹庐书院
二、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分散文和读后感两种体裁。围绕《万松浦》杂志的阅读,或整体评价感受,或对某一篇作品谈阅读感悟、体会、评价,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要求3000字以内。
三、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严禁抄袭,若发现抄袭,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万松浦》杂志阅读有奖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四、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4月12日起至2024年8月31日
投稿邮箱:1025924131@qq.com
微信:13325115197
五、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刊发推介,或于《万松浦》杂志公号发表,经由作家、编辑、教授等组成评委会,评选出获奖作品。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各10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各800元;
优秀奖若干名。
获奖者将颁发荣誉证书,并奖励当年度或下年度《万松浦》杂志。获奖者将优先成为《万松浦》俱乐部会员,优先参加《万松浦》读者俱乐部举行的各种活动。
七、颁奖
将在济南举行隆重颁奖典礼,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万松浦》读者俱乐部
2024年4月12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