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青波访谈》之三访原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画家张世简先生-作者:青波-编辑:李诗音-北京头条-今日头条-环球同步
《青波访谈》之三访原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画家张世简先生-作者:青波-编辑:李诗音-北京头条-今日头条-环球同步
精华
热点
24-06-12 12:25
3226
阅读
关注
笔耕墨耘数十年
风霜雪雨成大家
——三访原清华大学教授、
著名画家张世简先生
张世简先生颇有兴致地说:
1948年初,早已看出堂弟世简有画画天赋的张书旂开始动员鼓励张世简走出去求艺,开阔画路。
求之不得的张世简便在堂兄的介绍下先来到苏州美专。
已有相当水平的张世简,对美专的教学水平和学习氛围不甚满意,有些教师的水平还不及世简这个学生画得好,所以,张世简决意离开去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离开时,好多平时以张世简为师的同学都舍不得他走,老师也曾一再挽留,并许诺两年后毕业就可留校任教了。
与时任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画家张世简先生
在其家中采访时合影
张世简一一谢绝后,于下半年便转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班学习,这里不但名师云集,亲得陈之佛、傅抱石、黄君璧、张书旂等诸大师授课,且学生水平也高,令求艺若渴的张世简大开眼界。当时,张书旂、诸闻韵、潘天寿、吴弗之、张振铎5个人组织了一个名曰“白社”的艺术沙龙。受此启发,张世简等6位同学也组织了一个名日“墨社”的沙龙,6个人挤在一室谈笔论墨,好生痛快。然而就是这个当初谈画论艺的“墨社”竟成了后来“文革”期间挨整受批的材料了。这真是福焉祸兮,福祸相生矣。
张世简先生讲诉道:时间到了1949年,政局初定,张世简同另一堂哥由老家取道省城杭州,原本哥俩个是商量好一道报名参军的,可来到杭州后,张世简被西湖艺专(现中国美院前身)的招生广告吸引住了。一年前堂兄张书旂二次赴美国前对他深情的嘱咐又回荡在耳边:“我走后希望你到杭州去学潘天寿、吴弗之先生的笔墨技法,探求更深的造诣。然后去日本学些日本画,美国的大门我已为你开着了,你要好好学习。”这使对中国画情有独钟实难割舍的张世简最终放弃了与堂哥一道参军的想法,以优异成绩考人西湖艺专。
师从潘、吴二先生后的张世简,基本功更加扎实了,既吸纳了潘、吴的用笔雄劲,笔墨多变;又保留了张书旂的家风,造型严谨,清新秀丽。
1951年7月毕业时,正值花鸟画这一画种不被看重的时候,张世简被分到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所属的幻灯厂从事美术工作,1953年又被调进北京的幻灯厂。在幻灯厂他一干就是28年,画了大量的幻灯片。
尽管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利于花鸟画的发展,但张世简丝毫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艺术追求。星期天,他骑车去中山公园画花卉,去动物园画禽鸟。晚上待孩子入睡后,再认真整理白天的速写稿。日复一日,年夏一年,从未间断。
他深情地说道:自然界的一花一鸟一林一石是我的无上粉本,是我创作的源泉,多年来虽然时断时续,但我基本上没有放弃过写生画,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的速写本已有厚厚的十几本,满满的一大抽屉,这是我最宝贵的资料,有了它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可以立即引发起当时的情景和感情。
张世简举例道:1956年元月份为了画梅,他特意到苏州安福上官山村的香雪海去体验、欣赏梅花,看到了千株万棵的梅花芬芳斗艳地开放在丘陵山隈之中,早春的寒风带着清香,使人欲醉。他认真地欣赏了梅花的结构,色彩,穿插等等的美。画了很多写生稿子。记得有一个不平静的夜里,狂风暴雨,肆虐了整个山村,他怎么也睡不着了,想着明天的梅林,必然是落英满地,枝残树倒,一片惨状,催人泪下。第二天早晨,风停雨止,晴空万里,张世简急不可待地开门出去看梅,谁知梅花依然挺立朵朵争艳,怒放枝头,晶晶余雨还留在花朵上,真如贵妃出浴莹莹可爱,精神别具,美不胜收。
(待续)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64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