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6月10日,实达中学副校长宋文静对第二天学习《大众教育学》“自育篇”的任务做了提前安排,并要求王小芳和贾青霞两位“大先生”做分享。宋校长说:“最好的教育是自育;最好的教学是自学;最好的管理是自理;最好的评价是自评;最好纪律立是自律;最好的老师是自己。”“自信是挖掘潜能的关键,自卑是颓废生命的根源。幸福在自信的土地上生长,痛苦在自卑的土壤里蔓延。”(选自《大众教育学》)这些小诗,简明扼要地告诉我们“自育”的核心本质,请大家抓住关键,改变心念。有人说,这是心灵鸡汤。我想说,鸡汤是有营养的,小火慢炖熬制好的,小诗是孟国泰先生用岁月熬制沉淀的思想精华,我们只需用小勺喝起来就行。期待大先生们的阅读与分享!
王小芳:
树立自尊自爱自信的意义深远且重要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大众教育学》“自尊自爱自信篇”。孟国泰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自育,最好的教学是自学……”因此,树立学生自尊、自爱与自信的意义深远且重要!
一、一个拥有自尊心的学生,能更好地面对外界的评价和指责,不会轻易受到负面影响而自卑或沮丧。这种能力对于学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至关重要。
二、自尊、自爱与自信的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容应对各种挑战。这种心态有助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自尊和自爱的培养使学生对自身有更好的认识,拥有自信心和竞争力。这样的学生在与人交往、学习和工作时更加自信和出色,更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自信的学生心态更积极,有勇气和毅力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他们更愿意在集体和人多的场合表现自己,积极调整状态迎接挑战。同时,他们也更愿意与人交流,用不同的方式与人沟通交流,解决问题。这些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五、自信的学生不但能够妥善解决自己的大小事务,还能够积极地帮助别人解决麻烦和困难。他们愿意在集体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为集体的荣誉而努力。这种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树立学生自尊、自爱与自信的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竞争力,促进个人成长和成功,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贾青霞:
践行自育自学,提升课堂效率
“最好的教育是自育,最好的教学是自学,最好的管理是自理,最好的评价是自评,最好的纪律是自律,最好的老师是自己。”
——题记
非常荣幸能得到孟国泰先生对我英语课堂教学的亲身指导,以及我在拜读了其《大众教育学》后,更是受益良深,茅塞顿开。
“三标课堂”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它打破了师讲生听的低效率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而勿牵”,放心,放手,放权,充分唤醒孩子们的内在潜力,让其学会自育,自学,自理,自评,自立,自己来当小老师,以此来完成课堂学习。
让学生自育自学,这并不仅仅是“三标课堂”的一个口号和理想,而是每一个教育实践者应该践行的教育实践。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英语教师,我要做的就是紧跟课改潮流,转换自己的课堂角色,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重知识的讲解转变到重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让学生走到课堂这个舞台中央,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让学生们“身动”“心动”“神动”,这样,课堂上走神的学生少了,主动参与课堂的学生多了,课堂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育自学的过程中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内容,更培养了其终生学习的能力,这也正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和真正意义所在!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