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文/华美乐章
一把艾草
我从山上采撷
分发给家家户户
那是我一腔情怀
放置在门楣两旁
防蚊虫叮咬
还祈辟邪
愿业主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没有祸殃
愿我们的家园和协吉祥
端午节到了
屈子犹如驾着古老时光轻舟
向我们缓缓驶来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情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对天对地对国家的深沉思考和心灵拷问
响在耳畔
两千多年前的今天
他爱国无望
面临国破的他含沙抱石纵身于汨罗江
上演了一幕民族的悲壮离殇
这份以死明志的爱国赤诚
演化为千百年来纪念日的由衷
纪念活动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年年接力,代代传递
诗友们写的祭文诗词多种多样
他们结社,他们朗诵
纪念诗祖先贤活动
端午节是一首诗
奔流着我们的爱国情怀
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沉淀
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粽子已发展成为各种各样的美食
擂鼓咚咚千人呐喊激荡人心的龙舟竞渡已遍布大江南北
今天正当属于先贤的节日
让我们一起闻着艾草的芬芳
品尝着粽子的清香
痛饮雄黄酒
助力龙舟竞渡
遥祭汨罗江
缅怀古圣贤
让我们纯净的心灵穿越今古
与先贤合一
用先贤的爱国精神武装自己
用先贤的高赏情操洗练陶冶自己
热爱我们的国家
建设我们的国家
祝福我们的国家
把民族文化传统颂扬
让我们一起手拉手肩并肩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永驻,世世代代国泰民安!
2024.6.11
【美文点评】:
这首诗《端午节》由华美乐章老师创作,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文化底蕴的作品。它以端午节为引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先贤屈原的怀念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首先,诗人以采撷艾草、分发家家户户为起点,巧妙地融入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艾草作为端午节的象征之一,不仅具有防蚊虫、辟邪的实用功能,更承载着诗人对业主们平安健康的美好祝愿。这一部分的描写既贴合实际,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接着,诗人通过回忆屈原的生平事迹,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悲壮与敬仰的历史场景。屈原的高尚情操、对国家的深沉思考和心灵拷问,以及他以身殉国的英勇壮举,都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生动的再现。这部分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先贤的缅怀和敬仰,更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拓展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粽子、龙舟竞渡、雄黄酒等传统节日元素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力。诗人通过描写这些活动,展示了端午节的热闹场面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颂扬,呼吁大家用先贤的爱国精神武装自己,热爱和建设国家。
最后,诗人以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永驻、世世代代国泰民安作为结尾,既是对全诗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深情寄语。这一结尾既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总体来说,这首诗《端午节》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内涵的作品。它通过对端午节习俗和屈原事迹的描写,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在语言和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作者简介:华美乐章,国家高级教师,先进工作者;喜欢看书和写作,热爱古诗词,部分作品收藏于国家图书馆。泰安市诗词会员,肥城作协会员、民歌协会副会长。作品见于书籍、纸刊及多家媒体。国韵芳华人才;中国诗人作家档案库会员;中国作家库认证会员;中国微信作家协会会员,两会一网资深评委,评审团团长,副会长;《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