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终极问题》
邵孔发
一者,存在的虚实。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是自由的。存在主义鼓舞了无数人努力作为。
量子力学的科学实验发现: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量子,会在不同位置出现完全相关的相同表现。量子纠缠的传导速度,至少4倍于光速,可在任何宇宙、任何地区
间传达。这一发现,搅乱了哲学世界,坍塌了物理世界,崩溃了人的内心世界,触及到了灵魂世界。
《海奥华预言》认为,宇宙中有无数个平行运行系统,即量子纠缠。根据量子纠缠分发理论,有学者提出,我们或是被实体世界复制、拷贝的虚无存在。正如《心
经》所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然则,我们的存在还有意义吗?倘若存在是个笑话,毫无意义,我们存在为了什么?
二者,时间的有无。
对于常用的时间概念,休谟认为:时间根本不存在。我们只能感知到每一时刻所发生的事,却无法直接感知到时间本身。
霍金在一次对话中写到:“我改变主意了。《时间简史》的视角错了。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物理)哲学思想来为宇宙学服务。”《时间起源》的作者托马斯·赫托格参与研究并见证霍金最终理论的诞生。他认为:“时间的维度以及宇宙演化的基本概念,被视为从宇宙中演生出来的性质,这是全息学所探讨的。全息理论带你进入宇宙最极限的角落,在那里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它的意义,这就是全息理论的力量。”“这意味着,正如我们已经讨论过的,如果你沿着大爆炸往回走的时候,发现物理学会逐渐消失——合并、简化并最终消失,时间也会逐渐消失(时间在某种意义上是虚幻的)。”“在关于宇宙的新理论中,霍金不仅回答了宇宙起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将我们带到了人文主义层面:从宇宙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存在。”
三者,人性的复杂。
先哲对人类本性多有探索,仅就国人的人性探索而言,历史上曾经有过孟轲的性善论、荀况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扬雄的性善恶混合论、董仲舒和韩愈的性三品说、张载和朱熹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论,自来莫衷一是,将来恐怕也很难说清楚。人性问题的争论,每一观点都不能完全自足自洽,不能说服不同观点。
问题缘于人自身。什么是人?柏拉图说:“人者,无羽毛之两足动物也。”《趣姻缘》里的丑角说:“人是不渴而饮,四季有性欲的动物。”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苔丝蒙德·莫里丝对人类的本性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只是中国人常用的一句成语——人类不过是“衣冠禽兽”。莫里斯把人类叫做“裸猿”,写了一本叫做《裸猿》的专著。他的另一本名著为《人类动物园》,也是把人类当作一种动物来考察研究的。
谢姆考夫斯基说:“生物学者达尔文是在同兽类密切关系上认识人类,而社会学者马克思则进一步是在同兽类大有分别上认识人类。”
《孟子·离娄下》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的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一些或少一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
生物物种中,人类不一定是最差的,但绝不是最好的。人类遗传基因中,带有自私贪婪的病毒,尽管这可能是对于“为了生存”的记忆。
四者,生命的意义。
从自然说,自然的意义指宇宙规律、宇宙精神;指自然的造化,自然造化的物种对于自然的从属性。从人类说,人类的意义指人类的存在意义、人类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人的标准是人”,人类充分肯定自身科学文明、价值意义,构成人类的认知取向。自然和其他物种对人类的看法,与人类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评判可能是不同的。
在社会中,人们进而用不同的宗教、哲学、文化、道德标准衡量人生意义,得出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自身人生意义。
季羨林认为:人生沒有意义。梁漱溟认为:生命没有意义,生活才有意义。美国·梭罗說:“生命并沒有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没有哪个地方有幸福,除非你为自己带来幸福。”李银河说:“实际上生命是没有意义的,人只能为自己的存在自赋意义。”
终极问题的殿堂人们难以叩门而入,人们触及到终极问题时,基于认知的历史局限性,常被挡在终极问题的门槛之外。人们喜欢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要人类现在就给出某些终极问题的答案是不现实的,能做的事情只有科学、文化不断发展进步。
作者简介
邵孔发,安徽全椒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师、学报编辑。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襄水文集》《故园屐痕》《琅琊清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