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作 者 杨 秀 兰(中国)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海外)
图片来自作者
夕阳情洒京剧班
——我的老年大学指教片段
文 / 杨秀兰
我十四岁那年,高小没有上完,就被选入利津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成为一名吃皇粮的“娃娃兵”。因此,大学对我来说,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成为人生的梦想。
2023年,经友向利津县老年大学领导推荐,得知我的情况,要我去担任京剧班指导老师,我说,文化水平低,家务事多,担心胜任不了,在大学领导的一番劝说和鼓励下,我答应了此事。
4月24日下午,我来到老年大学,当看到门口一侧挂着一块“利津县老年大学”的校牌时,倍感担子之重,走进一楼101戏曲班教室,看到一排排学员坐姿整齐,面带笑容的望着我,我被目光里透露出的期盼、敬仰的表情所感动。
图1(京剧班师生合影)
此时班长王贞祥,以热烈的掌声代表学员们致了欢迎辞,详尽地介绍了班里现有的人员状况:
“ 班长:王贞祥;副班长:张承远;乐队文武场:张承远、高丰贞、孙守田、许建民、扈学让。演员:董玉兰、薄泽荣、王叶平、李合三、贾丽芬、刘春贞、崔克凌、刘秀芬、高振娥、李建柱、王志民、王学俭等18人”,王班长还鼓励我说:“杨老师,我们久闻大名,您从小学戏,科班出身,德艺双馨,相信在您的指导下,我们京剧班一定会大放异彩,成为利津老年大学“夕阳红”的代表班!”。我听了班长的话,心里热乎乎的:“ 谢谢班长的鼓励,我会努力的!只要大家积极配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接过话茬满有信心地说。紧接着我作了自我介绍:“ 我叫杨秀兰,来自农商银行的一名退休职工,1974年至1984年曾在利津京剧团工作过,今天我有幸来咱京剧班,相互学习、共同切磋、传承京剧,一块进步!……”
我的话语不时的被学员们的阵阵掌声击断,在热烈的气氛中,我把教学思路和重点作了简要的讲述:即“从唱、念、做、喊嗓发声、走台步、跑圆场、云手等多元化下功夫 ”。
图2(老学员各展风采)
教学京剧:贵在严,重在练。说着,我把切入点转入正题,让大家观看了京剧班演员与文武场合作演绎的唱腔选段,并结合演唱实际,与大家一起说戏唱戏,课堂气氛活跃。时间虽短,但大家非常高兴,收效很大。下课后,班长通知班委开会,研究下一步的排练计划,经班委会商议决定,指导老师根据班里的演员自身条件,编排一些适当的剧目演练,准备参加老年大学汇报演出。耳熟能详的节目单,很快就编排了出来,并公布于大家:“京剧《白毛女》选段《北风那个吹》,《红灯记》选段《十七年》《闹工潮》《打不尽豺狼绝不下战场》《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光辉照儿永向前》《一生奋战求解放》,《沙家浜》选段《智斗》《军民鱼水情》,《智取威虎山》选段《八年前》《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大唐贵妃》选段《蝶恋•梨花颂》,《江姐》选段《绣红旗》,京歌《中国脊梁》”。首先,我要把所有排练的节目背好课,无论是生、旦、净等,角色的唱腔词,念白,表演动作都提前背熟,包括文场伴奏唱腔过门和小滑音,武场的打击乐锣鼓点,每一个环节我都要背熟练,便于上课排练流畅。在节目排练中,我按部就班的做好有序的准备工作,要求演员掌握好“西皮、二黄、慢板、散板、快板”唱腔韵味,节奏板式,锣鼓点的运用,做到演员、文武场、三合一体、唱好戏,演好戏。
我根据教学计划,在不耽误课堂学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排练了现代京剧白毛女《北风那个吹》,参加了2023年6月份的消夏晚会。人物扮演:杨白劳:王贞祥,喜儿:王叶平。文武场:司鼓:张承远。京胡:孙守田,京二胡:许建民;月琴:高丰贞、高荣彬。该节目在凤凰广场演出效果很好,受到了县领导和广大群众们的一致好评。
图3(消夏晚会“白毛女”演出照)
12月底又排练了二个节目,参加老年大学年终汇报演出:《红灯记》选场《痛说革命家史》,李奶奶:赵新媛扮演,李铁梅:王叶平扮演。合唱《红灯记》第八场《刑场斗争》。
图4(年终汇报演出《红灯记•<刑场斗争>》集体合唱照)
李玉和:王贞祥、李建柱、王志民、王学俭、高荣彬、陈建峰。李铁梅:王汉梅、贾丽芬、董玉兰、许爱义、李合三、郭希娟、薛燕军、刘春贞、郭树叶、钟金叶、左兴美。两个节目在老年大学报告厅成功演出,乐队伴奏韵味十足,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动作自如,演唱剧中人物情感投入,深受县领导和各班级同学的赞扬,之后崔立忠校长还为京剧班制作了精彩视频,在多个公众号和媒体网站进行了宣传,社会反响很好!
图5( 年终汇报演出《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演员照)
在我一年的指教期间,慕名而来新增学员19人:高荣彬、李建芬、赵新媛、许爱义、王汉梅、薛晓军、薛燕军、郭希娟、郭树叶、寇金花、钟金叶、左兴美、徐明霞、徐顺华、聂学英、张玉花、高丽丽、陈建峰、孟宪明。
我进入京剧班以来,对排戏京艺求精,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与学员们切磋唱腔、念白、表演动作等。在大家齐心协力、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下,把京剧班的业务技能做得有声有色。
图6( 新学员展示学习成果表演照)
每一节课程我教学员演练喊嗓子、练发声、讲要领,首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要反复练习4—6次。练习走台步、是指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站立、走路的步法。台步有男、女、快、慢、老、少之分,亦有行当、环境、服装之区别。
图7( 杨秀兰课堂指导学员跑圆场、做云手、拉山膀等表演动作)
跑圆场、分男、女两种步法。男性跑圆场,开始时左手端拳,右手单山膀,做丁字步,目平视,双脚交替,从慢逐渐加快前进,两腿膝盖不能僵直,上身不能乱晃,步子要均匀。女性跑圆场,开始时左手叉腰,右手单山膀,目视前方,旦角跑圆场,起步时勾脚尖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随即压脚掌满脚着地,顺势左脚迈步向前跑,腿不能僵直,两膝盖内侧要贴紧,步子要小、快、均匀,上身稳,从慢速、中速、快速三种。做云手动作要领,踏步站立,双手从身体下方,从右至左画个半圆,掌心向上位于腰胸上的位置,手臂成山膀状,眼睛平视舞台,挺胸立腰提神亮相。旦角云手是根据行当中扮演的人物性格、年龄、身份而设计的云手各种姿势,眼睛平视舞台观众,挺胸立腰提神亮相。
图8( 指导教师杨秀兰在课堂上一招一式教学员)
班里有的学员说,京剧的基础动作太美了,就是有些难学,可我们还是很喜欢学啊!
为了赶教学进度和提高教学效益,我将唱腔视频、曲谱、词意、锣鼓点、整理好,提前发到班群里预习。课堂上再一招一式,手把手的教,做到每一个动作,手眼身法步要到位,每一句唱腔要一情带声,吐字发音要标准有韵味,学员练习唱腔时,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演唱水平,指导老师觉得,那里唱得不对,就立即停下来重新再唱。司鼓张承远、操琴高丰贞已有80岁高龄,文武场不辞辛劳,坚持2个小时的伴奏,与学员切磋唱腔不厌其烦的反复练习,累得汗流满面,我们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苦练功,虽有些辛苦,可乐在其中。有的同学说,杨老师教的太好了,我们学员都愿意给着你学唱戏,总觉得,每周一次课程,2个小时的时间太短了,不够用的呀!我告诉她们,你们在家有时间可以经常练习,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响应!看到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如此高涨,我心里甜美美、乐滋滋的。
图 9( 新老学员课堂共展演)
友谊之花,在静静的绽放,用无尽的爱与关怀,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除寒暑假外,我上课29次,计58小时。教学期间我与大家关系融洽,和睦相处,每一次的上课情景,大家都很开心快乐,让我回味无穷,记忆犹新,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终生难忘。 尤其是薛晓军代表新、老同学对我的教学发表的感言致辞,让我感动不已,热泪盈眶:“多好的老师专业的京剧教学水平,业务能力超强,唱得好,教得棒,爱岗敬业,对教学工作认真,对同学们负责,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节目安排,都事无巨细地排列好,对同学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超强的亲和力,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总是带着春天般的笑容,我们都是因为喜欢杨老师才来到了京剧班,才更加热爱京剧,才有了学习的动力,我们都庆幸学戏的路上遇到了杨老师,珍惜师生缘。”
我在此感谢京剧班全体学员们的一路陪伴和厚爱,阅读大家发自肺腑的致谢辞,感慨万千,铭记心田。祝福戏友们:阖家幸福吉祥如意,平安健康快乐!
夕阳情洒京剧班,靓丽风景放异彩,是利津县老年大学的缩影,我衷心祝老年大学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路上,越办越红火,让夕阳生活更灿烂!让夕阳红得更精彩!
作者简介:
杨秀兰,山东东营利津人。中共党员,政协利津县第七届委员,山东省农行人才库成员,退休前任利津县农商银行营业部主任,退休后发挥余热,奉献社会。本人兴趣广泛,爱好文学,常有不同体裁文章发表于《当代文学家》《经济新闻周刊•文学百花苑》杂志及“作家微刊”、“中国诗人作家网站”等网络媒体并多次获奖,且老有所乐,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事迹在中国报道杂志、中国作家网予以重点宣传报道。现为利津县京韵艺术团艺术指导教师。戏曲作品曾多次获省、市一等奖、特别奖。被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名人文化艺术研究院授予“新时代杰出爱国人士”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