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集锦端午节专刊
总编:张久超
主审:刘永华
终审:梦娜
监审:芬芳
采稿:朱淑静
世界诗歌精品文苑
绝句
夏荷(上平一东)
梦娜
芙蓉叶上晨沾露,萼顶含苞渐粉红。
烛映芳塘存念语,谁知夏韵约书童。
荷
朱淑静
错落谣池误入塘,浮生夏季耀荣光。
蜻蜓暗恋娉婷舞,沐雨迎风荡漾香。
端午节
朱淑静
艾叶粽香千古秋,汨罗江上赛龙舟。
至今敬拜圣贤事,难解屈公心里愁。
嘉兴粽子
华诗章(上海)
真真老老五芳斋,嘉兴迎宾不下怀。
粽子糯鲜夸可口,溢香古镇月河街。
承羞
华诗章(上海)
亲近何人事远疏,狐悲兔死最凄如。
但求唯一明真义,否则承羞上史书。
自述
史啸虎(合肥)
投老从无与世疏,好奇廊庙意何如。
樽中多是江湖事,窗外风云桌上书。
命和运说
吴国平
批来八字到人间,两眼睁开看向前。
善恶同存兴与败,半由自己半由天。
对景长嘘
董峰(江苏)
归去来兮看燕子,新巢刚垒旧巢空。
主人今岁栖何处,料得历经生死中。
步武登阶
周金山
老境威容千嶂奇,深山步武石阶疲。
挑来雅喜欣怀古,踏破曾由远羡师。
古朴民居
周金山
青山胜迹一峰通,绿野登临村路融。
鼓角颜开生屋后,古妆兴起幻尘宆。
石桥古存
周金山
沿岸悬桥跨涧林,依山驿路半空阴。
交游远处凉温碧,笑语寻芳至古今。
墙缝草
汪中学
壁上安家不怆神,须知万事有期因。
无肥少水心无怨,绝境之中也立身。
欣闻镇远交通局组建龙舟队
龙飞宇
修桥补路汇成诗,抬脚翻开妩媚辞。
今驭船儿来斩浪,黔东竞渡正当时。
律诗
唐代六大书法家之虞世南
孙德力
职历陈隋唐代间,慈溪鸣鹤入鹓斑。
居身幕府常投策,直谏朝堂敢犯颜。
一手虞书章法妙,千年墨韵古心环。
忠诚仁德文词得,不露锋芒道若山。
唐代六大书法家之颜真卿
孙德力
广汲学勤书法精,诗文善作亦知名(
挥戈为主忧时亟,靖乱安民报国清。
笔落锋芒见筋骨,樽开甲乙道心声。
神形具备雄魂铸,不畏艰危气节行。
唐代六大书法家柳公权
孙德力
唐书尚法位其尊,柳体承传自一门。
三步吟成诗易得,百泉泛出骥犹奔。
丰筋多力雄姿骨,落纸腾声壮笔魂。
劲健清新皆厚重,收功入妙雾云吞。
端午回故乡
刘永华(安徽)
青少离家总说忙,此回退隐过端阳。
途中目睹榴花艳,陌上身飘楚粽香。
可见桥边人不断,堪闻水面鼓铿锵。
村头犬吠欺生客,逗乐门前小媚娘。
故乡过端午
刘永华(安徽)
五月榴花似火红。端阳节日故乡隆。
抽离蒲叶作长线,沐浴兰汤是古风。
拨棹行舟精气振,居家醉酒艾香烘。
汨罗溺死传千载,解粽年年记册中。
端午遐思
李开英(安徽)
端午遐思忆祖先,汨罗江畔祭忠贤。
九章天问彰千古,屈子离骚誉万年。
执政革新为社稷,举能废旧赋诗篇。
龙舟竞发粽香远,傲骨长存世代传。
题高考
李开英(安徽)
万千学子展雄韬,奋笔飞书欲比高。
昔日试题留漫忆,今天答卷透辛劳。
文思泉涌才华溢,意气风流胆识豪。
祝愿诸君呈好运,冠名金榜拓程遨。
父亲节写父亲
李开英(安徽)
执笔题诗写父亲,几多往事字行倾。
贫家农户谋生路,热血男儿当过兵。
忙里偷闲毛线织,忆中送暖子衣呈。
勤劳俭朴爱干净,双抢回乡助母耕。
五月粽香
王华良(河南郑州)
芒种风撩粽米香,节临端午饮雄黄。
龙舟天问清波泛,屈子离骚浊水汪。
淌缓徘徊生感慨,流淙踌伫发凄凉。
九歌吟赋碑铭纪,一曲追魂国梦泱。
六一抒怀
刘永华
龆稚儿园勿敢求,当年童话似溪流。
尚思陌上骑山马,犹记河边耍水牛。
习戏歌吟长梦笑,飞天幻想苦心修。
曾招父母严相训,鬓白回斯乐忘忧。
洞庭湖
剑如虹(河南)
湖光万顷接天浮,四面峰峦翠欲流。
云气远来如有待,波心高下总相收。
鱼龙窟宅三千界,鸥鹭烟岚十二楼。
安得扁舟从此去,与君同泛洞庭秋。
芒种走笔
王起
野杏微红问几时,案头纸笔绕蛛丝。
开荤莫过封坛酒,学画难如格律诗。
麦子旗摇风暴眼,雷霆花落雨荷池。
犁耘豆垅催芒种,懒汉抛钩喊不迟。
端午思贤
芦歌
汨罗河上破篷舟,化着龙船搏激流。
江水悠悠臣子恨,烟波渺渺秭归愁。
兰香万里熏骚赋,粽糯千年祭楚囚。
家国无存唯遗问,诗魂有寄怎堪忧。
荷花(同题步韵宋-朱淑真)
白文华
塞外伏天炎似焚,荷花雅致绽纯真。
芳菲早占风头尽,菡萏初装韵点新。
宁赋妖娆随暮夏,不争妩媚斗三春。
形形色色观光客,谁是当年抚育人。
刘备寨采撷之南山留步
王起
南山滴翠路通幽,我自行车拐尽头。
古树参天情入酒,骄阳似火汗遮眸。
轻拿伞盖林荫去,兴采樱桃画笔讴。
桑葚甜酸虽爽口,难如老郑一腔酬。
注:老郑:郑玉山老师
咏芒种节气
胡志清(江西武宁)
麦收谷播正忙时,雨有晴来盼适宜。
喷药下肥需趁早,间苗除草莫延迟。
螳螂生育哀伤及,鵙始鸣啼起伏随。
反舌无声为另类,古人经验入新词。
六一儿童节抒怀
王瑞祥(安徽)
吾辈心怀青少期,精神抖擞雅风姿。
春天爬树抓巢鸟,夏日登园摘果嬉。
贪玩童孙歌舞乐,梦回老叟服民迟。
才来墨海黄金有,两鬓银灰正育时。
端午
王殿奎(安徽)
杜鹃声里遇端阳,心念灵均意感伤。
九域追魂哀日月,万民行棹恸潇湘。
君昏志士空言策,草美荒原徒沁香。
为问忠贤知晓否,神州筑梦正辉煌。
芒种节写真
王起
扁担能挑南北东,浑然不觉杏微红。
长堤鸭戏春江水,岸柳蝉鸣夏日桐。
结伴学蛙蛙潜水,衔杯对月月凌空。
家山雨后星光远,布谷肩扛麦克风。
五律•芒种
华诗章(上海)
芒种三荒月,芳田梅雨侵。
窗前云结伴,墙外笋成林。
湿雁行无远,沾花色更深。
开镰千逐浪,放眼稻黄临。
芒种时节
剑如虹(河南)
一
麦熟雨初晴,农家喜气生。
田畴新水满,篱落晚风清。
野老携壶至,邻翁荷笠迎。
年丰多乐事,何必问升平。
二
麦收田野阔,秧绿水波平。
雨过云初敛,风来浪自生。
农夫勤稼事,稚子课书名。
芒种丰年兆,欢声万户迎。
词曲
行香子·《平沙落雁》雁荡琴声
梦娜
如雁鸣欢,独唱轻音。声如流水韵常寻。长形音键,稍触彤琴。漾词中意,歌中志,赋中心。
西风阵阵,争鸣相问,让晴空回荡宏音。微风细雨,来去归心。令键同存,韵同谱,赋同吟。
浣溪沙•五月记忆
王华良(河南郑州)
五月潮头诵九章,难辞勇者酹雄黄。龙舟擂鼓众人航。
昂首诗魂喧屈子,挺身仙魄祭忠良。心仪天问汨罗江。
调歌头·三十年后(毛滂体)
李开英(安徽)
百年人未老,两地客曾迁。今生今世,你我携手庆团圆。万户千家歌唱,四海五湖韶奏,中国一堂欢。迎亲放鞭炮,对酒赏台湾。
寻亲去,游山逛,把乡穿。天蓝草绿,欣看凤舞绕山川。机器帮人做事,田野呼风唤雨,欣把智能传。宇宙飞船坐,月亮任参观。
浣溪沙·端午寄怀
刘永华
屈子离愁别楚乡。家家岁岁祭端阳。条条苇叶裹青芳。
擂鼓声来舟劈浪,呼声鼎沸众回肠。千年不忘国之殇。
后庭花/夏夜归来
朱淑静
葳蕤草木含芳秀,夏前春后。
柳絮纷飞香雾袖。蓊郁林岫。
叶荷笼盖池中藕。众蛙声嗽。
路途哼曲新词凑。月落杯酒。
生查子·观钓有慨
董峰(江苏)
抓牢弱点攻,洞察鱼之乐。吞饵不由身,知死仍然作。 常存侥幸心,未肯尝良药。结局一场空,烹饪端餐桌。
浣溪沙端午
江城子 迎端午
叶守松
小荷出水立蜻蜓,浪波平,画船行。缕缕南薰、送絮吻溪亭。撒网渔翁歌晚唱,观夕照,听江声。
田家阿妹笑盈盈,拍流萤,醉芳龄。赏景文人、韵献小诗呈。艾叶飘香佳节至,看游子,踏归程。
浣溪沙端午
文/黄元基
端午安康筑梦人,粽香扑鼻倍情真。
门悬艾草保躯身。
百姓追思怀屈子,三闾韵响忆贤臣。
汨罗酹酒祭君魂。
诉衷情 咏夏
叶守松
南薰撩夏小溪流,渔唱伴沙鸥。荷钱蛙坐声鼓,绿树掩层楼。
烟袅袅,鸟啾啾,笛悠悠。一壶诗酒,满坐宾朋,全醉乡愁。
少年游.六一儿童节抒怀(依晏殊体)词林正韵
王瑞祥(安徽)
儿时往事起浮然。孩少玩心连。歌扬笛舞,天真性爽,欢乐世花仙。
无情岁月何留步?天地向阳前。祖国富灿,鬓痕霜雪,今是老童年。
武陵春·芒种(毛滂体)
陆勇(浙江)
刈尽麦芒施稻种,仲夏热田头。
瓜瓠蛙鸣伏土沟。梅子落酸喉。
雨落青丛翠欲滴,檐水溢低瓿。
聊饮珠茶觅沁柔。独上望晴楼。
渔家傲/端午与屈原(晏殊体)
朱淑静
情系圣贤千古调,粽香敬拜灵均老。堪笑楚王昏乱套。空渺渺,丽句不敌馋言好。
壮志雄心终未报。汨罗埋骨情难了。惊彻云霄谁惜到。世人晓。龙舟赛出中华耀。
江城子 . 芒种(苏轼体 中华通韵)
文/蔡春德(河南)
夏令芒种沐中原。
艳阳天,柳如烟。
夏种抢收,麦浪远无边。
机器隆隆鸣惬意。
情切切,笑甜甜。
农家忙碌喜开镰。
汗涟涟,透衣衫。
戴月披星,夜话小窗前。
明月清风多惠赠,
粮满囤,喜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