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思队(青岛)
七律.端午咏怀(通韵)
五五端阳汗流淌,汩罗江上赛舟忙。
千帆竞渡思灯烬,双橹交飞鼓乐锵。
角粽成鸾祭王气,屈原化鹤典诗章。
九歌天问谁能颂,神殿人杰共引殇。
王学志(廣州)
七律.吊屈灵
端阳风雨又重温,湘楚汨罗香火昏。
怀故望江三酹酒,致君看浦一招魂。
吟龙回首寻乡梦,鸣凤低声拭泪痕。
高咏离骚安远圣,轻歌天问祭诗尊。
吴建新(山东)
庆端午节(通韵)
佳节端午至,香粽醉八方。
艾草驱虫害,雄黄保健康。
龙舟争渡快,鼓点壮行忙。
华夏共团聚,平安福万疆。
景宝华(北京)
梦横塘•端午悼屈原
汨罗凄断,都郢哀吟,世间多少离苦。怅惘波涛,祭屈子、江蒙烟雾。求索顽强,贬官偏远,史留名著。念胸怀社稷,气质才华,离骚赋、追新路。
悲思一曲萧萧, 听风吹浪涌,雨打舟渡。市井朝堂,多势利、怎书清楚。说归说,忠贞死谏,舍我其身别情去。慧芷流芳,九歌天问,德高传千古。
郭年军(河南)
(一)端午悼屈原
青粽溢香远,华章千年长。
为国跃江中,后代万人仰。
(二)颂屈原
雄黄驱魍魉,艾草辟邪妄。
举国扬正气,屈公精神强。
缪浩然(江苏射阳)
七律.端午情
惠芳五月和风悦,划荡龙舟汨水游。
菖叶剑锋惊鬼魅,艾香浓郁拂街头。
酒酣诗赋英魂著,夫子节仪名典畴。
洒泪临江灵谨祭,神州河岳浩歌稠。
缪文钦(安徽)
你从远古走来
——端午祭屈子
你穿越时空
从远古楚国走来
你穿越浩瀚苍穹
铿锵有力走来
走进人民的心中
你生于忧患
莲花一样高雅圣洁
出污泥而不染
你高风亮节
生命短暂却无比璀璨
极度对昏君愤恨
腐败让你失去信心
你正直忠心耿耿
一身正气泣鬼神
汨罗一跳震乾坤
你是正义的化身
你为百姓力劝朝庭
慷慨陈词吐心声
同楚怀王顽强抗争
不惜牺牲让昏君清醒
你为百姓利益而丧
岁岁过端午把你青睐
艾蒿祭祀包粽投江
你从千百年远古走来
诗魂浩气千古绝唱
贾巧蓮(独爱!蓮)
頌屈原
中华上下两千年,
始终歌颂着屈原。
他没有随日月的逝去而消减,
而是随日月的加深而增长。
他的为国捐躯,
惊动着有良知的英雄男女。
造就出一代一代的英雄之魂,
他的精神涌动着爱国思潮。
五月端午的深思,
把人们的冥思苦想遥寄于汨罗江上。
希望他的灵魂能看到,
他的爱国思想永弘扬。
希望他的灵魂能听到,
他的忠贞是那么有力量。
他的英灵,
是无言的宣讲。
他的离骚是那么铿锵有力,
彰显着他的忧国忧民。
中华大地为有他而骄傲,
他是英勇的先驱。
江水江花岂终极,
思念屈原永驻心里。
苏灿明(济南)
(一)〔仙吕•太常引〕端午抒怀
节期已至粽飘香,传统溯源长。艾叶誉名扬,爱国志、千年载芳。〔幺篇〕轻缠细线,满庭芦苇,华夏永荣昌。莫忘楚江旁。九天问离骚史章。
曲谱:选自唐圭璋《元人小令格律》
×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幺篇〕×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二)端午遐思
续延端午数千载,自古传闻始屈原。
难得汨罗江水澈,辩清黑白去臣冤。
杜梅(河南)
(一)七言排律.端午念屈子
竹叶青青包米粽,菖蒲艾草挂门框。
龙舟竞渡忠魂祭,鼓乐争鸣浩气扬。
一曲离骚千古恨,三杯浊酒九歌伤。
每临端午云垂泪,多在洞庭雨断肠。
屈子缘何同石尽,灵均此去共书凉。
丹心寸寸随流水,热血层层化落霜。
棹影飞波能几度,溪回送后又斜阳。
飘零羁旅朝天问,历乱尘埃叹国殇。
傲骨难言遭迫厄,雄文不料遇灾殃。
忧思社稷声声泣,感慨山河笔笔忙。
污秽奸臣逃地狱,腥臊冷宦葬泥冈。
诗吟字写先贤念,赋就琴携往圣藏。
岸芷汀兰终馥郁,岩花径菊自芬芳。
沉浮命运重开路,放逐仙家再领航。
志士豪情添妙韵,乾坤密咏见佳章。
而今凭吊清池处,华夏人民祷楚乡。
(二)十三行汉诗.端午咏怀
云天冷
汨水凉
角粽穿系
龙舟起航
青蒲门外挂
绿艾阁中香
十里风帆挺进
千山雾雨飞扬
荆州户户流清泪
楚俗声声动哀肠
屈子恨
诗坛伤
忧民抱石去他方
王胜利(北京)
端午寄情
一片青叶一根绳,一勺糯米一枣红。
巧手轻折似漏斗,美女包合系腰菱。
包入美味好香浓,包进挚爱入心灵。
清水慢煮味道鲜,舌尖粘满万般情。
龙飞凤舞瑞云腾,佳节汨罗忆英灵。
竞舟势破千重浪,角粽香携万代情。
犹记少时家煮粽,掀开锅盖味香浓。
更喜离骚诗中意,咏赞屈原燃激情。
楚臣千古家国情,诗意满腔成雅宗。
千载贤愚同瞬息,骚魂有寄独从容。
口流飘香因有粽,荷清暑气体康宁。
彩丝宽带缠长臂,轻舟扬帆似游龙。
大地蓬勃生意隆,神州昌盛乘雄风。
少年青壮兴国运,花甲有为夕阳红。
棕情天下龙舟行,同心协力圆国梦。
中华儿女正奋发,纪念屈原贺国兴。
欧云(云外云/湖南)
悼屈大夫
忧国忧民骨铮铮,大地回响越千年。
宁为玉碎不瓦全,多少仁人气浩然。
历史巨浪不停歇,离骚天问万古传。
代代前人换新人,前人翘首盼新篇。
关爱(辽宁)
端午节(通韵)
汨罗江面浪花扬,念忆忠魂欲断肠。
祭祀屈原千古事,哀思雅句万年殇。
桃枝艾草门前挂,粽子离骚水际香。
傲骨贤臣传世颂,龙舟竞渡永流芳。
何南海(海浪/重庆)
端阳感怀
每逢端午倍怀卿,糯粽龙舟祭祀行。
屈子出谋呈奏本,楚王不纳负贤明。
忠诚献策千家颂,郁怨投江万众惊。
魄化离骚传后裔,舍身报国显真情。
葛啸飞(江苏)
端午祭屈原
端阳时节粽飘香,竞渡龙舟祭楚殇。
报国无门投汨水,怀忠有志赋离章。
离骚一曲千秋颂,天问三篇万世扬。
今日追思情未已,英名永励后昆长。
王海军(甘肃)
端午寄语
龙舟夺冠粽香醪,寄语汨江珠泪涛。
轻雨袅风掀逆浪,诗书赋韵吟离骚。
赵宝荣(河北)
端午节怀屈原
炎夏榴花红灼灼,艾蒿角黍溢清香。
云行遥望楚天阔,浪涌频思汨水苍。
忧国悲吟徒太息,洁身独立漫佯狂。
千年耿耿心犹在,遗世恒留日月光。
王中兴
七绝.端午抒怀
汨罗江水涌流长,端午
千年吊烈殇。
投粽赛舟屈子祭,离骚
绝作史留芳。
霍一火(霍玉明)
端午怀古
以身殉国撼天地,千古忠良第一人。
化得龙蛇名不朽,汨罗赴死是灵均。
(注:屈原,字灵均)
李振声(济南)
(一)七律.屈原祭
浊世君昏奸佞舞,一身浩气正则孤。
离骚不现美人梦,天问难言芷桂枯。
报效无门空遗恨,殉国有浪枉悲呼。
忠魂万古今应笑,且看泽兰蕙草淑。
(二)鹧鸪天•吊屈原
端午时节麦杏黄,千家万户粽飘香。门悬艾叶阻妖魅,米酒醇绵敬忠良。
吟天问,咏九章,追思觅迹汨罗江。不闻乌雀孬禽叫,但见申椒兰桂长。
李长春(辽阳)
七绝.端午
门悬艾草炊烟袅,屋绕黄鹂角粽香。
极目驰怀思屈子,龙舟竞渡一帆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