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反思带来强大。一个乐于反思的人,一定是一个强大的人;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自实达中学的大先生们开始学习并落实《大众教育学》和《三标课堂》后,许多人都在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张彩萍、杨少伟,就是其中的“反思之星”
张彩萍:
反复研读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受益良多。
教师是导学师,导做师,导创师,导教师,导考师,导管师,导和师。关注学生,相信学生,发现学生,唤醒学生,疏导学生,赏识学生,快乐学生,成就学生是我们的使命,放下我们的替代,放下包办,让学生独立行走,创造灿烂的明天!
下面是我对实施“三标课堂”后的反思和总结。
一、教学准备的彻底性是成功的关键。在上课前,师生需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目标习题化,确保这些目标既符合教学大纲,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内容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融入适当的难度梯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生有头脑,让他自思考,学生有双手,让他自己做!
二、互动的有效性。互动是三标课堂的核心环节,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效。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有了理性思考,有了实际行动,有了思想碰撞,有了原创精神。
三、教学反馈的实时性。限时测评改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率,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放下老师的预设与包办,让学生独立行走,才能创造灿烂的明天!
四、教学调整的灵活性。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适时调整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根据学生反馈,优化教学方法。
总之,你看学生是奇迹,学生就能创佳绩;只有学生成为主角,才能赢得掌声一片!
杨少伟:
反复研读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教育反思篇”,受益良多。
教育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以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教育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
教学反思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反思:教师需要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水平。
2. 教学内容反思:教师需要关注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有趣,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方法反思:教师需要评估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4. 教学过程反思:教师需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调控,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是否顺畅。
5. 教学效果反思: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分析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6. 教学理念反思:教师需要思考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教育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育反思也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风格,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总之,只要从个体出发,因材施教,就能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