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熊主任代表段关工委,对端午防洪值守的干部职工表示深切的慰问!为提升线路设备养护质量,确保渝怀线安全畅通,镇守渝东南大门作出的显著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熊主任向青工们介绍了曾担任劳资负责人、秀山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经历见证的秀山线路车间的艰苦创业史,为开通穿越武陵天堑的渝怀铁路大通道,2006年1月6日,同段领导一起,率领首批加盟涪陵工务段的273名涪工人拖家带口,乘坐工程局内燃机车牵引的6辆平板车和段上2台“金鹰牌”轨道车,浩浩荡荡挺进渝怀线,驻扎沿线56个偏远小站工区,其中,68人驻扎秀山线路车间管内13个班组,扣除驻扎秀山线路机械化工队28人,平均每个班组不足4人。3个月后,段分来36名劳务派遣工充实沿线班组,在班组生产住房紧的情况下,时任秀山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的我,动员占用生产住房的12户家属在附近租房,12户家属顾全大局,含泪搬出生产房,到工区附近租房居住,确保了新分劳务工按时入住。为了确保12户家属子女按时入学,段工会、劳资与重庆市教委取得联系,沿线教育部门特事特办,先入学,后补手续,凭涪陵工务段《介绍信》,在就近学校入学,确保了全段73户家属子女按时入学。1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一代代涪工人为了努力提升线路设备养护质量,确保渝怀大通道安全畅通,敢于奉献,忘我拼搏,先后有2名职工2名干部3名劳务工献出了宝贵生命,1名领导干部1名中层干部积劳成疾走到人生终点。18年间,一批批复员退伍军人、高职大专、本科生发扬老前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敬业精神和“坚守实干、严谨争先”的涪工精神,苦干实干,立足岗位成长成才,从线路、桥路工加入党组织,走上工班长岗位,成长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车间(科室)领头羊、副段长。原龙池线路巡养工区2012年新入路高职大专生王泰兴,就是秀山线路车间的典型例证,从线路工到工班长、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线路科副科长、黔江涪陵线路车间主任。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批成长成才的涪工青年,同全段涪工人一道奋力拼搏,确保了渝怀大通道的安全畅通,让这条穿越武陵天堑的扶贫路,重庆到秀山间的距离,从渝怀线开通前的3天2宿压缩到今天的5个多小时,待到渝湘高铁开通后,还将压缩到2小时,让苗族土家族儿女,家家户户提前迈入小康。1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渝怀铁路变了,由开通时的单线变成了上下行复线;为确保2021年7月重庆北~秀山开行“绿巨人”动车,秀山站变成了高大气派的“高铁站”,由过去的低站台,变成了高站台;线路设备由渝怀线开通时的7条到发、货物、段管线,16组道岔,发展到今天的9条到发线、3条货物线、5条段管线(工务3条、接触网2条),43组道岔,秀山站焕发了生机。秀山线路车间干部职工同全段涪工人一道,发扬“坚守实干、严谨争先”的涪工精神,创造了连续6年实现安全年、保持集团公司“安全优质工务段”的好成绩。涪工人,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车间调度综合工区2014年入路,小巧机灵,开朗活泼的共青团员,高职大专生付维维激动地说:过去断断续续听到工区师傅讲过秀山线路车间的艰苦创业史,但印象不深。今天听了熊主任讲述的秀山线路车间一幕幕感人的艰苦创业故事,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并表示,一定要向涪工老前辈学习,向大哥哥们学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好车间安全生产的守护神,立足岗位成长成才,为促进西南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争当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奉献青春和力量。最后,熊主任同端午防洪值守的干部职工合影留念,同青工们分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