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远山 (十二)
——“文革”红卫兵徒步长征那点事
十二、慰问如潮
到了住宿地, 照例先烫脚。服务员赶紧送来四个新的洗脚盆和一大桶热水,还建议说,先把脚泡安逸了,再洗个澡吧。
刚把脚放在热水里,就听到外面锣鼓喧天,还放起了鞭炮,区领导向戴班长报告说,这是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代表队给红卫兵长征队送慰问信来了。戴班长马上喊我们擦干脚、穿上鞋,出去迎接。
我们四人排着队举着队旗,站立在慰问队伍的前面,这支二十人的队伍排列整齐,由两人牵扯着一张用毛笔书写的大红纸慰问信,由一个人用普通话诵读,然后交给刘东贵和张德礼接收。由戴班长代表我们“钢铁红二连长征队”向他们表达谢意并简略介绍我们如何组队,解释为什么要徒步两千多里路去毛主席故乡参观学习的情况: 当年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而今,我们长征却只有红军的十分之一,但是我们重在继承和发扬红军的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我们去瞻仰毛主席的故居,就是学习毛主席那种追求真理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向毛主席的红卫兵学习”的口号,响切夜空,送慰问信的人都在啧啧称赞: 这几个红卫兵确实不简单!这位班长讲话有水平!
戴班长又让我上前,讲在北京两次见到毛主席的故事。我就将在森林小学讲述的内容又讲了一遍,来送慰问信的所有的人包括陪同我们的区领导都听得津津有味。
介绍完情况,我们又拿出两张彩色纸印的传单,签上我们四人的名字和落款“钢铁红二连长征队”,作为纪念品赠送给慰问队的领队。
回到房间吃饭刚到一半时,鞭炮声锣鼓声又响起来,陪同的领导说,这又是来送慰问信的,是区团委组织的青年及中小学生的代表,你们把饭吃完了再出去,我先出去打个招呼。
戴班长说,我们不能再吃了,得赶快出去,别人等久了会以为见了毛主席的红卫兵架子大。我们立马放下碗筷,整队出迎。据区领导得到的消息,在这支慰问队伍后面,还可能有三、四支慰问队在不断聚集中。经区领导们商议,将后面的几次慰问队的代表各选出3一5人,集中组建成二十人的各界群众慰问队,与工商企业代表慰问队组合成一支四十余人的大队伍,作最后一次情况介绍,其它人员全部解散回家。区领导接过话头说,他们几位红卫兵赶了一天的路,冒着生命危险溜下“寡子崖,现在饭都没吃完,就给你们讲了这么多,我们沙道沟的青年朋友们要知足呢!经区领导一番解释,这支慰问队伍默然而退。
招待所又将饭菜热来我们吃了,区领导劝我们再把脚烫一下,我们刚把脚放进脚盆的热水里,外面的鞭炮声,锣鼓声又响了起来。区领导赶快出去一探究竞,原来是区街道组织的工商企业的代表队前来慰问,他们不少人还带有鸡蛋、鸭蛋、腊肉、糕点等食物,说是要拿点实际行动来支持红卫兵的徒步长征。据区领导得到的消息,在这支慰问队伍后面,还可能有三、四支慰问队在不断聚集中。经区领导们商议,将后面的几次慰问队的代表各选出3一5人,集中组建成二十人的各界群众慰问队,与工商企业代表慰问队组合成一支四十余人的大队伍,作最后一次情况介绍,其它人员全部解散回家。
我们又振作精神,按序介绍了一次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情况。这支四十人的队伍退走后,我们交给区领导一叠印制好的传单,并在上面逐一签上我们四个人的名字,落下“钢铁红二连长征队.”的款识,请区领导转送给那些没能与我们见面的慰问队,算留下一份纪念吧。
那天晚上,我们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多钟才起床。(待续)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播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华汉俳》《中国联墨缘香》副总编: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接近三千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