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把红色的雨伞》
文/郭洪涛
(网名红土)
有限时文赛,出题“那把雨伞”,可惜没参上赛,但此题却令我浮想联翩。
雨伞,是遮风挡雨的工具,我用过和见过的雨伞不计其数。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把雨伞,那把红色的雨伞:
起伏的山峦像奔腾的排浪,涌向无际的天边,天空的阴云在疾风中翻滚聚集,一场大风雨即将来临。
在那如涛似浪涌起的山峰上,正逆风走来一位伟岸英俊的青年。湛蓝的粗布长衫猎猎挥舞着飒飒的山风,摇撼着茫茫的阴霾;满腔的豪情壮志冲起他密密的秀发,刺向滚滚的乌云。他目光如电,高瞻远瞩,审视着前路的风尘坎坷;他紧握铁拳,誓与一切艰难险阻拼搏。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青年的巨手紧握着的那把红色的雨伞。征途漫漫,气候无常,那是他迎接风雨的工具。而他的心中更有一把擎天的巨伞,那是为庇护天下的百姓而准备的真理……
这青年,正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这场面,正是一幅历史的画卷《毛主席去安源》。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画面上的每一个景物,每一笔色彩,都有深刻的寓意。
一九二一年,乌云密布的中国上空,黑暗沉闷,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人民看到了黎明的新曙光。
当时,毛泽东领导的“驱张”斗争已取得了胜利,而新的军阀压迫也接踵而至。党领导的向黑暗势力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刚刚开始,更大的风雨就在前路崎岖的征程上……
毛泽东,行进在去往聚集着更大风雨的安源煤矿的山路上。险途漫漫,他别无所带,只装上满腔的壮志和真理,还有紧握着的那把红色的雨伞。
这雨伞是要抵御不测气候的风雨。而更深刻地寓意着,他伟大胸怀中的那把真理的巨伞,他要用其去为那里灾难深重的,被压迫在黑暗最底层的工人兄弟们,擎起一片光明……
就是那把雨伞,那把红色的雨伞,那把真理的雨伞,他从安源高擎到井冈山,高擎到宝塔山,高擎到西柏坡,高擎到天安门……
在那五星红旗和灿烂朝阳一并升起;雄壮国歌与亿万欢呼共同飞扬的晴空下,人们提出的问题和伟人所思所想交织在一起,合成时代的旋律: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那次载入史册的大会上,人们提出:和平年代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那句歌词应改掉了……
可伟人不同意,他告诫人们:居安要思危,未雨要绸缪!
从而,那段歌词保留了下来。
如今,百年风雨已被驱散,共和国的上空已是一片蓝天。
而多情的我,还时常会想起,一百年前,那伟岸英俊的青年手中,紧握着的那把雨伞,那把红色的雨伞,那把寓意着真理的雨伞——那把庇护着天下百姓的雨伞……
那把雨伞还在吗?
2024.6.1于京
作者简介:
郭洪涛 网名 红土,大专学历。
做过工,做过美术设计、文字和法律工作。
诗歌、散文、小说和美术作品发表于多家报纸刊物和网络平台。
在《诗词天地》“中秋诗赛”中获优秀作品奖,在《全国首届玉兰杯新创文学网络电视大赛》中获铜奖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