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话端午节
王红军
端午节,一个古老而神圣的节日,端阳之节,龙舟竞渡的时节,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薪火相传。它不仅是一段深沉的历史记忆,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爱国情感。
这个节日的起源,孕育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是民间传统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故事,溯源于战国时期,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字原,一位心怀天下的楚国贵族,因他的忠诚和忧国忧民之心,三次上书警示国家的危机,最终被贬。公元前278年,他的祖国楚国落入秦的铁蹄之下,屈原悲痛欲绝,选择了投汨罗江自尽,以生命捍卫他的祖国。
相传,屈原投江之后,当地百姓纷纷驾舟相救,却未能留住他的生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了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屈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和佩戴香囊。
赛龙舟源于人们抢救屈原的行动,今天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赛事。粽子,则是为了防止鱼虾侵犯屈原的身体,百姓将食物投入江中,后来演变为端午节的传统美食。艾叶的挂起和香囊的佩戴,都寄托了驱邪避疫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祈愿。
端午节的历史魅力,不仅深深吸引着中国人民,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得这一传统节日受到更多国家和民族的喜爱。如今,全球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庆祝端午节,这不仅是对中国文化魅力的认证,更是对端午节所蕴含的爱国情怀的肯定。
端午节的故事,不仅仅是屈原的传说,还衍生出了许多有趣的传说和民间故事,如伍子胥、曹娥、陈抟等历史人物都与端午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故事为端午节增添了丰富的文化色彩,使之更加立体和生动。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除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可以从这个节日中学习到忠诚、爱国、勇敢和智慧等优秀品质。
端午节教会我们忠诚。忠诚是人生的底色,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屈原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即使是面临生死,也坚决捍卫祖国的尊严和利益。他的忠诚感动了天地,也感动了我们。
端午节教会我们爱国。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和佩戴香囊,来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
端午节让我们铭记屈原的忠诚,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当代的中国人,我们要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和社会忠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王红军、曾用名王子,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人,业余喜读各领域书籍。爱好登山、器械运动、旅行、摄影、美食。敬仰文学,擅用文字与图片抒发情感,追求文学里蕴藏的哲理与美好。在文学的世界里,聆听先贤的低语,感受岁月的沉淀,共享文学的盛宴。中国摄影网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江苏摄协会员,江苏摄影特约采编,连云港市镜花缘研究会会员,连云港市新闻摄影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州区民协副秘书长,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武术协会会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