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犹如一丝清泉,欢快流湍的小溪,一路愉悦,不再蹉跎;
爱诗:喜欢山川碧玉,花卉草木的姿态,自由奔放,出神入画;
写诗:写出朦胧情感,编织动听的故事,燃烧激情,赞美生命。
端午节感吟
霍庆来(河北)
榴花初绽又端阳,龙裔幽怀祀屈殇。
渔父招魂惊四海,离骚天问动三湘。
文心浩宕春秋颂,气节坚贞史册扬。
竞楫中流凝众志,汨罗歌奏韵悠长。
汨罗江怀古
刘爱兴(江西)
独醒亭榭松遒劲,玉笥灵均千古贤。
香草还生三户地,碧波曾送万艘船。
蕴涵潇水景无限,融汇湘江情瓞绵。
一代英魂汨罗泣,精神典范世人延。
端午节抒怀
李万金(江苏)
细雨逍遥洒万家,青岚美妙似飘纱。
舟停汨畔伤心绪,酒祭江边感浪花。
依韵凄酸眸里闪,挥毫隐痛纸间划。
忠魂屈子人歌颂,励世萌生爱国芽。
端午节
庄厚权(深圳)
掩涕唏嘘枉问天,洁魂归去岂成仙。
椒兰饱鼻香三楚,亮节虚怀诵九篇。
遥寄汨罗哀逝水,忽听杜宇泣苍烟。
熏风解愠谁千古,粽子催诗又一年。
端午节
李友桥(山东)
角粽飘香艾草鲜,怀沙一去仰高贤。
世人不醒非关酒,社稷堪忧只问天。
气壮山河节长在,心扶楚主恨余年。
如今江上犹惆怅,多少清流到梦边。
端午有寄
吕万昌(北京)
晨来令鼓震波涛,煮粽燃香挂艾蒿。
撷露洁睛滋老眼,临屏酌句遣新毫。
律从子美诗怀永,赋继灵均文采高。
吟客当承前辈志,漫将今韵佐陈醪。
端午节感怀
余喜道(四川)
端阳佳节越千年,米酒飘香祭圣贤。
正性尚存昭日月,丹心可表鉴云天。
敲钟警世江山秀,擂鼓生风社稷坚。
屈子箴言惊万代,红旗指引共婵娟。
端午节忆屈原
山竹(大连)
人如爱国自芳留,正义情怀祭奠酬。
今日家家包糯粽,江南水水赛龙舟。
从来会解离骚意,终古皆知屈子愁。
失望填胸投汨尽,以身相告楚春秋。
端午节里祭屈原
徐复峰(武汉)
适逢端午甲辰年,叶粽包香祭圣贤。
赤子坠江休直笔,忠心为国化硝烟。
何堪俗世浮云落,难解红尘铮骨捐。
一部离骚音韵美,英魂历久赛神仙。
端午节有寄
梁文君(山东)
一曲哀歌万古传,端阳痛颂汨罗旋。
飘香米粽循依俗,竞渡龙舟致敬贤。
正则长思怀夙志,离骚再捧读遗篇。
乡家味道何能解,老屋艾蒿萦梦延。
端午怀屈原
金国旗(江苏宿迁)
纵身江底惊波澜,至此人间怀屈殇。
竟发龙舟慰忠烈,纷投角粽祭贤良。
初心橘颂启天问,矢志离骚抒楚章。
同饮雄黄一杯酒,千秋华夏共端阳。
端午遐思
李开英(安徽)
端午遐思忆祖先,汨罗江畔祭忠贤。
九章天问彰千古,屈子离骚誉万年。
执政革新为社稷,举能废旧赋诗篇。
龙舟竞发粽香远,傲骨长存世代传。
端阳悼灵均
紫竹居士(南京)
龙舟识曲汨罗滨,角粽飘香祭楚臣。
亘古离骚情未泯,平生礼乐笔添新。
流亡影瘦何曾悔,潦倒心清但觉真。
每至端阳寻旧事,悲吟痛悼忆灵均。
端午屈子祭
江声中(河南)
又逢端午泊江祭,竞技龙舟激浪翔。
门外艾蒿增秀色,堂前炊煮粽生香。
挥毫愤怒仰天问,倚剑含寃举国殇。
千古离骚载青史,唤醒华夏永安康。
端午节感怀
李文涛(湖北)
又是端阳粽子香,汨罗江水接天长。
离骚一曲怀家国,狂影千年顾楚乡。
祭奠忠魂斟苦酒,讴歌盛世谱华章。
龙舟万棹争先进,战鼓声声斗志昂。
端午祭屈原(新韵)
温志龄(重庆)
国破躯捐荆楚哀,离骚雅咏羡奇才。
亲民良品九州颂,济世高风万代怀。
粽送鱼餐全玉体,舟飞浪卷护忠骸。
中华自古崇英烈,浩气长存永不衰。
端午漫吟
孙照闻(山东)
端午时来粽溢香,汨罗江畔缅思长。
龙舟竞渡声威壮,艾草垂悬正气扬。
雅韵离骚传终古,高怀屈子入佳章。
人间岁岁留忠义,日月悠悠自有光。
端午节
任俊芝(安徽)
门头艾草又清芳,桌上餐盘多弄黄。
彩绘龙舟灵性动,精缝香带锦丝镶。
中华自信终民富,屈子应知已国强。
怀古入乡尊习俗,邀朋置酒话端阳。
香 苞
马双双(甘肃)
万态香苞立世间,风姿绰约韵流仙。
绽含雨露迎朝日,舞动金茎带晚烟。
静守清欢心小坐,闲随雅兴梦孤眠。
时光悄逝情依旧,独放奇葩伴月弦。
端午节咏
左书谔(青岛)
九州鲜粽正飘香,四海扬帆竞渡忙。
河北清歌倾肺腑,江南绝唱诉衷肠。
屈原雅颂传千古,伍子高风谱百章。
圆梦犹思心血付,复兴更念步铿锵。
端午寄意
邓文君(桂林)
年年岁岁过端阳,户户家家祭国殇。
橘颂离骚齐唱咏,青山绿水共彷徨。
龙舟划起千江浪,角黍飘来万里香。
继往开来兴社稷,鼎新革故谱华章。
端午祭屈原
江立贞(湖北麻城)
诗人生在秭归窝,天问离骚共九歌。
每到节前思屈子,又乘船上看江河。
雄黄艾叶蛇虫少,糯米甜糕美味多。
端午时兴尝酒粽,民间五月总张罗。
端午思贤
陈广利(辽宁)
千年楚韵兴亡叹,万古风骚咏圣壇。
绝代九章书浩气,独醒天问墨阑干。
因缘故国多离乱,寄意生民少雪寒。
简牍知行无苟且,一身守正是龙蟠。
端午感怀
张飞(福建)
古代端阳过节忙,千家万户煮新粮。
屈原殉国情慷慨,昏主危邦意乱狂。
应统炎黄鸿业就,好夸秦帝美名扬。
当今华夏繁荣盛,高举红旗唱乐章。
端午节
母亚宾(南昌)
五月榴开红似火,粽香万里满门庭。
赛舟碧水浪花白,护国昌蒲艾叶青。
楚客骚魂今尚在,灵均诗泪昔难瞑。
传承屈子千秋韵,大地神州稔泰宁。
端 午
曾广福(江西)
箬包糯米系绳牢,端午风情不可抛。
家里悬蒲怀国恨,民间煮粽念离骚。
叶中裹肉加红豆,席上迎宾代美肴。
举赛龙舟追屈子,门楣艾草忆黄巢。
端午吟
丁明祥(湖北)
龙舟竞渡寄哀肠,粽子招魂祭国殇。
铁骨铮铮三楚志,昏君腐腐九歌茫。
离骚浪漫将天问,橘颂铿锵指地惶。
拒谏襄王丢郢殿,灵均遗恨汩罗沧。
端午抒怀
曲银侠(吉林)
一曲离骚吟往事,千秋翰墨忆清风。
屈原遗恨留青史,宋玉愁怀破解攻。
独抱忠诚扬正气,常存节义贯长虹。
为君洗去含冤泪,万古流芳荡碧空。
一举高粽
杨志忠(重庆)
时逢高考又端阳,学子纷纷笔试忙。
竞渡龙舟分胜负,扬鞭骏马不寻常。
耕书常伴清灯影,立志才知自信昂。
磨砺十年今亮剑,忠心报国日方长。
端午节抒怀(新韵)
金夜(兰州)
盛世春光别样新,永铭屈子傲俗尘。
心忧国事轩昂志,亲近人民爱意巡。
米粽飘香扬紫气,龙舟竞渡报捷频。
抚今怀古同圆梦,健步康庄福运臻。
有感加多宝第三届“金罗溪杯”龙舟赛
青岚回丰(江西)
三百佳肴宴朋亲,四龙八组卌乡村。
北堤江上喜今日,烟塔庙前欢庆门。
擂鼓斡波滩岸动,棹舟劈水浪花翻。
摇旗猎猎蔽天地,助喊声声响厚坤。
夺冠乌龙有自信,迴峰飞桨战神尊。
清水湖龙舟赛即景
刘玉印(湖南)
真龙端午下凡来,清水湖中摆擂台。
逐鹿群雄桡奋进,飞舟大海桨齐开。
千声鼓击惊天阙,两岸人欢动地埃。
慰藉灵均舸竞激,风骚谁领任由猜。
评说屈原
田贺(长春)
楚国大夫名屈子,跳江相诤殒身殇。
怀子不遇有高见,徒为谁怜心透凉。
维系分离陈秩序,任凭联合阻秦皇。
后人纪奠莫盲从,一统中华谋富强。
甲辰五月初一即事
梁荣雄(广东)
端阳今又到,凡客岂能忘。
角粽买三五,剑蒲悬短长。
云阴时复集,雨暴几回忙。
岁岁龙舟水,不知多少伤。
端 午
刘士斌〔山东〕
今日又端阳,喧呼竞渡忙。
千年思一跃,万里恨离殇。
天问招魂处,心摧在我乡。
汨罗江水碧,抛粽彩丝长。
端午前三日
一顽(长沙)
端午前三日,氛围早一仍。
龙舟频竞渡,黍粽复横蒸。
不见离骚客,犹闻粥饭僧。
胸怀家国事,眼望展云鹏。
注:一仍,指完全依循。粥饭僧,只吃粥饭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此用以嘲讽尸位素餐者。
端午吟
祝长兵(江西)
驱毒浴兰汤,悬蒿插艾忙。
龙舟横碧水,角黍逸清香。
一曲离骚赋,千秋浩气扬。
怀沙遗恨意,去楚汩罗殇。
屈 原
爱家心静(大连)
一杯重五酒,江畔数千年。
浪约流云下,诗吟缺月前。
艾蒿熏旦暮,粽叶裹风烟。
依旧汨罗水,从来醉圣贤。
端午节怀屈原
郑乐群(黑龙江)
挂蒿驱恶鬼,抛粽祭贤良。
国报忠心献,躯捐壮志昂。
离骚环宇震,天问觅经详。
屈子千秋颂,英魂青史彰。
粽 子
吴国荣(上海)
马莲箬叶作衣裳,棱角分明容易伤。
烈火投身沉水煮,开襟不变更绵香。
端午(新韵)
朱贵成
龙舟划破汩罗江,着意南风送艾香。
一曲离骚千古诵,年年此刻祭忠良。
清水湖赛龙舟
熊超(湖南汉寿)
碧水金龙端午韶,郎君奋楫紫烟飘。
千年屈子忠魂染,阿妹迷神绸帕摇。
端午游
王美珍(乐平)
不畏炎阳浮北行,礼芳如此美佳名。
山藏书院贤才育,千载村庄子嗣荣。
端午吟
高喜文(山西)
又是灵均不幸牵,离骚锐笔斗奸权。
汨罗河畔忠魂烈,史载神州警世篇。
粽 子
高喜文(山西)
白肉青皮裹几层,拦腰紧系一根绳。
香波起伏悠闲煮,习俗千年味道承。
青龙端午
刘志广(内蒙古)
六十轮回盼二龙,甲辰重五幸相逢。
旱苗得润苍生佑,诗节移情味更浓。
龙舟竞渡(新韵)
陈刚(湖南常德)
助威呐喊龙舟竞,锣鼓喧天旗帜扬。
击水奋楫波浪涌,离弦如箭奔前方。
端午赶考
秦永华(江苏)
端午神州设考场,粽香翰墨两芬芳。
青春学子争雄处,胜似龙舟冲刺忙。
端午节(新韵)
张殿军(内蒙古)
门插艾草逸浓香,五月葫芦彩絮扬。
粽叶裹包皆米肉,寻屈祭缅汨罗江。
端午情怀
林汉梁(南昌)
端阳节蕴屈原影,裹粽雄黄艾草施。
竞赛龙舟驱五毒,安康健体亮英姿。
甲辰端午
兰耀明(福建)
青龙飞渡正端阳,菖艾桃符次第香。
粽欲情深须饮酒,屈原天问楚辞章。
端午吟
莲叶(景德镇)
楚江难洗直臣冤,天降龙舟鼓乐喧。
棹赶鱼虾驱水厄,神州竞渡祭诗魂。
端 午
盛宗荣(重庆巴南)
艾草雄黄粽叶香,老家齐聚过端阳。
佳肴满桌始无味,思念天堂苦命娘。
端午节
从零到壹(南昌)
碧水汩罗千古恨,忠贤绝唱怒沉江。
丹心忧国成天问,屈子冤魂为祖邦。
端午节吟
耿志军(绥中)
端午来临粽叶香,葫芦艾草挂门堂。
龙舟亦念汨罗事,屈子怀情为国殇。
端午节
任观良(赣州)
古今公仆出英雄,端午香肴祭屈翁。
竭力抗争民主现,吟骚问天世人崇。
龙南客家杨村赛龙舟
任观良(赣州)
乡村振旺稻田葱,河水浮舟竞赛雄。
千载俗情端午闹,万人喧喊鼓声同。
端 午
赵明文(海南)
水上龙舟起浪滔,鼓声敲响忆离骚。
千年秦楚干戈地,寻遍汨罗再打捞。
端 午
容山容水(广西)
汩罗江浊时,万里泛哀思。
绝响闾夫赋,千年惟楚辞。
龙舟竞渡
留燕往返(江西)
国际赛龙来,南昌魅力怀。
千帆争破浪,万众上看台。
洞仙歌·端陽蒲酒
李立方(香港)
悠悠夏日,樹陰清涼透。又是青梅熟時候。綠蒼苔、翠滿幽徑煙蘿,疏簾竹、簌簌敲窗雨漏。
新蟬鳴高柳,咽泣聲聲,宛若哀音九歌奏。屈原作離騷,長嘯行吟,龍舟鼓、端陽蒲酒。賦天問、悲歌楚江沈,忠魂去、英靈問今安否?
满江红·端午节遥祭屈子
鲁久光(美国)
五月榴花,随风荡、迎来雨泄。端午日、水中龙啸,岸边声彻。屈子英魂涛拍棹,汨罗圣水波凝血。千古恨、似玉石投江,忠贞节。
楚宫恶,王道灭。青史纠,臣冤雪。读君诗与赋,几番呜咽。天问忧心谁是主,离骚涕泪人关切。遥祭罢、旧日事伤怀,今天悦。
梦横塘·端午有吟
梅枝(南昌)
艾符驱瘴,蒲酒升平,葛藤新竹笼翠。柳绿榴红,喜糯粽、香浮千里。江北江南,驿楼村巷,楚天吴地。尽红缠彩线,沐浴芳兰,荷风软,厨香碎。
忠魂一去难还,遗湘风楚俗,祭吊名士。百舸争流,惊贝阙、鼓传鱼市。抚今昔、河桥画桨,猎猎云旗俊豪气。逐客离骚,感时怀古,举杯邀同醉。
满江红·端午抒怀(新韵)
庄永之(江苏)
期待殷殷,逢此日、燃情滚烫。多祈祷:身心康健,前途宽畅。艾叶常留除病弊,雄黄暗洒清邪瘴。假真乎,诚信在民间,传承广。
今朝好,通体爽。高考至,精神旺。看莘莘学子,雄关同闯。数载耕耘心志盛,三天奋战豪情壮。待他年,功业更辉煌,乾坤朗。
浣溪沙
小桥流水(新疆伊犁)
谁棹龙舟与众行,喧天锣鼓耳边萦。红衣翠柳最分明。
只顾眼前人影密,不知身后货摊清。甲辰端午记余生。
鹧鸪天·端午闲吟
余庆(浙江)
百舸争流鼓角鸣。千帆驰竞浪涛惊。恍如天问谁高唱,犹似离骚共此声。
香缕缕,叶青青。艾蒲米粽裹深情。年年端午忠良祭,唯愿遗风岁岁承。
鹧鸪天·端午咏叹
风鸽(张晓峰)
又逢端午赛龙舟,齐心奋桨搏江流。苇蒲包封糯香粽,蒿剑高悬护画楼。
云梦泽,恸千秋,离骚吟唱意难收。忠贞屈子潇湘祭,传颂英名誉九州。
江城子·洎水端阳龙舟赛
余亮亮(江西乐平)
奔流洎水浩汤汤。过端阳,聚船郎。擦掌挥拳、好似赴疆场。屈子汨罗千古恨,龙舟竞,粽飘香。
众心一力棹飞扬。悼贤良,逐怀王。百舸催征、斩浪劈波忙。骁勇健儿争渡急,锣声紧,鼓声锵。
注:洎水,河流名,乐安河的上游。
一剪梅·端午感怀
唐广泉(南昌)
端午时清不等闲。门插艾条,室置芬兰。新蒸箬粽溢幽芳。尤见龙舟,击水三千。
荆楚家家祭屈原。浊世清流,为学风幡。离骚庚续出新篇。夫子精神,万古流传。
西江月·端午感怀(柳永体)
江叔银(湖北麻城)
临节每怀忠义,与时总念灵均。离骚一曲万年珍,天问双关尤恨。
感叹先贤警醒,可怜俗事迷真。而今鉴古有几人,唯说粽包价紧。
鹧鸪天·端午感吟
杨兆根(安徽桐城)
爱国忠臣千古垂,忆来事迹却伤悲。空余美政离骚在,宁可怀沙性命赔。
诗家祖,庶民碑。年年重五竞舟飞。粽醪抛洒栀花戴,蒲艾香包挂壁楣。
小重山·吊屈原
李顺斌(湖北)
时近端阳意难平。屈原何太屈,万哀鸣。离骚美政问天惊。九歌愤,终究独清醒。
一勇告昏庭。汨罗波浩渺,挺身行。於今角粽吊英灵。龙舟竞,擂鼓上游争。
鹧鸪天·端午怀古
心灵活水(辽宁)
一跳抛身宇宙丁,离骚掩涕汨江停。九章惜诵忧充墨,天问东流郁满情。
思默默,泪盈盈。痛哀万众泣悲声。兴亡过手龙舟渡,遗事端阳青史惊。
采桑子·端午抒怀
谭立成(江西)
时逢端午天犹泪,志者怀伤,屈子江亡。千载民思祭祀煌。
莘莘骄子施才智,妙笔精章,金榜荣堂。学富繁华万里疆。
江城子·吊古屈原(依欧阳炯体)
余长发(湖北)
屈子含冤赴水亡,汩罗江,恨绵长。抱石怀沙、绝笔诉衷肠。香草忠臣遭放逐,奸妃郑袖、乱朝纲。
一剪梅·甲辰端午咏怀
余永平(南昌)
天问横空岀瑞阳。故人徜徉,千载时光。离骚求索荡回肠。汩水河边,橘颂篇章。
波浪浮沉弥粽香。门悬菖蒲,国富隆昌。巨龙笑傲耀长江。屈子精神,万世流芳。
诉衷肠·端午屈原祭
张元平(湖北)
衣衫褴褛鬓发翻。玉佩宝剑掀。朝汨浣、纵身翻。惆怅意轩然。
行咏那河滩。步蹒跚。独撑楚典魄魂酸。久嗟叹。
鹧鸪天·端午节
赖庆增(江西龙南)
游子南飞早返乡,薰风扑面粽飘香。剑莆挂柱驱邪恶,旗艾披门呈吉祥。
祈福禄,祷安康。醇醪酥肉敬爷娘。龙舟竞技争红冠,众亲夸吾好儿郎。
画堂春·端午有感
韩涛(海南文昌)
寄情端午汨罗江,离骚风骨张扬。楚王昏馈国忧殇,屈子名芳。
遥想官场瀚海,几多人物争强。庙堂若用弼贤良,势必兴邦。
鹧鸪天·端午缅屈原
王建昌(内蒙兴安)
名动千秋浪漫诗,汨罗江上祭鸥啼。一投湘水昏庸愤,九问苍天奸侫批。
忠社稷,爱民黎。挥毫潇洒不沉迷。楚骚不朽辉来者,击鼓扬帆正有时。
江城子·传统佳节杂议(新韵)
芮道荣(安徽)
艾香端午漫空中,御辰龙,乘东风。欣看神州,稼穑正潮涌。国稳根基粮首要,人喜乐,业繁荣。
传统节日应持恭,内心崇,外宣宏。假日自由,万众意相通。振兴民族先教化,严立法,久为功。
〔越调·天净沙〕赞屈原
温志龄(重庆)
忠君爱国齐家。信臣完德文华。护域亲民汗马。汨罗投下。正阳千古怀他。
〔中吕·山坡羊〕端午节感吟
江燕(南昌)
百舟博浪,千帆浩荡,万人沿岸争相望。叶长长,米囊囊,千家万户葭蒲放。华夏子孙包粽忙。闻,气送香;食,味腻香。
〔商调·秦楼月〕端午节
管玉成(湖北)
花稀时节,炎风龙舟竞渡声喧也。声宣也。骄男靓女,晓云星夜。
〔双调·步步娇〕端午赛龙舟
徐宜华(湖北)
五月端阳和风漾,擂鼓声威壮。百舸翔,击水争先志轩昂。鬼神降,屈子英魂荡。
〔双调·步步娇〕端午绣香囊
徐宜华(湖北)
闺阁深情香囊绣,巧手针针扣。馨远幽,彩线柔丝缀绫绸。紫鸾羞,暗与何郎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