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至
作者:饶晓辉
“节逢端午粽飘香,檐下楣上艾一枝,楚乡遗俗今犹在,屈子冤魂亘古持。”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等,是我国沿袭了几千年下来的传统节日。它是仅次于春节、中秋,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之一。
其实,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有很多,而每个习俗带给人们的是那么多的温馨和无穷的回味。而最让人铭记于心的,非“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故事莫属了。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忠臣,因为忧国忧民,遭到了贪官污吏的陷害和流放。最终,他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等,以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时光流逝,岁月更替。时至今日,端午节除了这些流传已久的风俗被传承下来外,似乎还成了人们思亲念恩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我老家这一带,在外的游子无论距家多远,都会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和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特别是嫁出门的女子,不论是新婚燕尔的年轻人,还是成婚几十年的中老年人,只要父母健在(或父母亲有一个还在)都会置上礼物回娘家看看。家乡的人们称之为“拜节”,或“送节”。这样的习俗,也就一直被人们传承至今。
当然,包粽子吃粽子应该才是端午节的“主旋律”。只要提起粽子,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起端午节了。抹去尘封的往事,儿时老家人过端午节的情景,我仍记忆犹新。那时候的乡下农村,房舍简陋,生活清贫,但人们相处得十分和善。印象中,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备好粽叶、糯米等食材,将粽子包扎好,然后用柴火灶的大锅把粽子煮透煮熟。要是谁家不会包粽子,左邻右舍都会乐呵呵地去帮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前单一的糯米粽,其内馅也变得丰富多了。猪肉,豆沙,排骨,虾仁,果脯,火腿等,那是花样百出,应有尽有。这也从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是越来越好。
年年岁岁又端节,一粽一叶“粽”是情。端午节,那悲壮的传说,留香的艾叶,甜美的粽子,足以让人写下吟咏不绝的诗句。我们也许知道,五月初五丈量不了你我生命的长度。但是,它一定会记录我们走过岁月中的每分每秒。让我们在向幸福美好生活迈进的时候,不忘秉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时时回望先人,遥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