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6月5日,为期两天的丰湖教育线上论坛(5)如期举行,知名校长、中高考教学专家蔡剑桥主持了论坛:
各位同仁,现在好!“丰湖教育论坛”第五期线上论坛现在开始,欢迎大家参与!本期论坛主题为:做最好的自己。若需评论,请大家将“评论语”置于本论坛的“发言区”。
在蔡剑桥发了三篇相关文章和一个视频后,研讨正式开始,以下为纪实。
一、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孟国泰(教育名家):(发《何必歌》)
何必阿弥陀佛,
只要宽容大度,
自己就是活佛。
何必三叩九拜,
只要慈悲在怀,
自己就是如来。
何必隔断尘缘,
只要生活灵便,
自己就是神仙。
王朝怀(版纳名师):(对如何做最好的自己有所思)世上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一山还比一山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落位在自身上,却有了最好,这是对自己的终极目标的追求,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奋进。所以,这是一个目标和价值体现。初看“最好的自己”,觉得很空,那么简单的一句话,每个人都会说,什么才是最好的自己?再看“孟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从具体的层面说明了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勇敢,勤奋,乐观,主动,诚实…充分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有了明确的方向,追求卓越,每天进步一点,做更好的自己。细细一想,作为教育工作者,做最好的自己应有两个层面:一是我们教师自身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二是用我们的价值引领学生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做他们成长的导师。反观当下基础教育现状,部分老师濒临“躺平”,一大部分教师正在受“躺平”感染。何为?一是教育不均衡所引发的反应(通俗的话来讲,生源)。老师们已有的知识,学生几乎很难消化,甚至出现“营养不良”。所以老师们炒冷饭,反反复复。偶尔炒一个新菜,关键是味道还不好说:一是没有配方,二是没有创新,三是没有走出原有的套路。所以教师成长停滞不前,久而久之“躺平”思想逐步侵蚀教师群体。怎解?我一直认为,人身体可以适当“偷懒”,但思想一定不能停止,要做一个有思考力和思想力的人。所以,首要条件是教师要有上进的思想和头脑;其次是可以运用制度机制推进,倒逼教师进步,虽然短期会有一定的阵痛和刺痛,但长期下来,教师定然成长;三是借助外力,当下“县中”困境的解决办法都在走一条托管,帮扶,名校长管理等方式推进,而挖掘内生动力实现改革,完成蜕变的少之又少。在以上三点的合力作用下,教师一定会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向最好的自己迈进!而我们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则和我们教师自身有很大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老师成为最好的老师了,那学生也不会太差。要做到这些又在于我们课堂改革后课堂效果评价机制上,有没有实现引领?有没有让学生真正成长起来?抛开生源不谈,如今我们的大部分课堂都是吃“大锅饭”,没有“小锅菜”,味道不分明,久而久之都会吃腻。所以教师一定要分析学情,分层教学,创新教学,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定制。以此延伸,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价值观等全面成长。如此一来,在教育上,在生活中我们是否成为了最好的老师,引领了一批最好的学生,造就了最好的学校,成为了最好的教育,从而真正实现了、也实践了最好的自己!
孟国泰:很好!
蔡剑桥:(转发孟国泰《何必歌》和王朝怀《如何做最好的自己有所思》)诸位专家,诸位同仁,大家可以积极发言,深入探讨。咱们之前探讨已经在头条上陆续发表,并引起了一定关注,截止目前,前三期的谈论的阅读量已经有30万+,文章平均阅读量在在20000左右。
王红顺(教育名家):对做最好的自己的杂思(1)“认知你自己”,理解多维世界,这是做最好自己的前提。状态就是生产力,能量就是创造力,这做牧最好的自己动力。做真实的自己,做向善向上的自己,做自己认可的自己!这是做最好自己的核心内涵。把握机会,做最好的自己!好好利用好现在的平台,做最好的自己!每一天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过有意义的生活,做最好的自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最好的自己。评价多元,找到自己优势,做最好的自己。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故做最好的自己,积极向上,笃定前行。
孟国泰:(为王红顺点赞)做最好的自己,包括了做最真的自己,做最善的自己,做最美的自己。这里的“最”是一种极致,容不得半点沙子和水分!
一凡(坛友):(为孟国泰送上鲜花)
蔡剑桥:(为王红顺送上鲜花)
宋文静(知名校长):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人人都想打造完美的自己,人人都渴望成功,那么该如何做呢?其实,每个人出生时都带着一颗生命的种子,它聚集了生长中的一切能量。我们是谁,处境、优势、文化程度等,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的这颗种子能为我们带来创造明天的所有能量。做最好的自己,就要相信自己。如果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辉煌成功,那么就要强烈地渴望成功,并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创始人孟国泰先生在《大众教育学》中有通俗易懂的小诗“自信是块宝,人生离不了;心中有自信,人生步步高”。只要我们心中渴望拥有某种东西,那它就会在不远处等着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永葆精神之光。我们要善用其心,内心更加博大,清净,具有爱心和创造力,让它闪烁着人生精神灵性之光华,就像黑暗之中的一盏明灯,能够照亮我们的人生的道路,让前行之路变得更加光明。从鄂尔多斯到山西,六百多公里,五天的时间,和孟国泰先生深度的思想碰撞,我看到的是一个目光如炬,信念坚定的六旬老人,安然自己的精神之光,永不衰老的精神!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智慧。一旦我们能控制了自己的思想,就能有意识地在各种条件下使用它们。所有的善行,以及我们渴望的每件事情,都产生于我们的大脑,我们都能通过潜意识充分地了解它们。许多成功人士一生都在与困难作斗争,在别人都选择放弃的时候,他们却仍然坚持必胜的信念,因此,他们终能成功,可见一个人只要有决心,那么年龄、贫穷都不能成为障碍。这也是人类处于危急关头时,不仅可以调动后备动力,而且还能创造新动力的深层原因。
王朝怀:
做最好的自己
我就是我
至真至诚至善至美
我不羡慕别人
世界上本就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
我有有自己的轮廓
那是我独一无二的标识
我是一条小溪
我有灵动天籁
我不羡慕江河
也不羡慕大海
我一直在做最真的自己
因为有一天
我也会用真诚交流
江河也会羡慕我的清幽
大海也会羡慕我的纯真
我是一棵小草
我有心灵柔软
我不羡慕大树
也不羡慕栋梁
我一直在做最诚的自己
因为有一天
我也会因爱而感动
大树也会羡慕我的柔软
栋梁也会想要我的温度
我是一颗小石
我有刚毅坚卓
我不羡慕大山巍峨
也不羡慕奇石如金
我一直在做最善的自己
因为有一天
我也会用善良铺路
大山也会羡慕我的价值
奇石也会羡慕我的踏实
我是一朵小花
我有多彩绚丽
我不羡慕花海锦市
也不羡慕万人瞻仰
我一直在做最美的自己
因为有一天
我会用绿美去点缀
花海也会羡慕我的简单
锦市也会羡慕我的安静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简单的自己
用真心和诚意
用善良和优美
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花开放如艳阳之天
草随风展摇曳舞姿
水向前赴星辰大海
石坚韧固人生之基
一定要相信
一定要努力
你定像那花草水石
用流光之翼做最好的自己
蔡剑桥:(转发王红顺视点《对做最好的自己的杂思》和王朝怀《如何做最好的自己有所思》)
蔡剑桥:(转发宋文静文章)
蔡剑桥:向以上诸位同仁看齐!
采伊(坛友):学习优秀
王虎(特级教师):做最好的自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舒畅,是“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气,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
王虎:(与孟国泰线上握手)
修齐治平(坛友):(为王虎点赞)
蔡剑桥:(转发宋文静文章: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
蔡剑桥:丰湖教育论坛第五期,做最好的自己,硕果累累,精彩纷呈。首先,孟国泰先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渠道,再次在都市头条教育版面上为本次论坛撰文,《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己》,作为本次论坛主题的开篇词,引导语。接着,诸位专家,紧扣主题,各抒机杼,各显神通。其中,湖南省特级教师王虎先生以打工皇帝李开复的话,“做最好的自己,……”开篇,接着用自己的实践展开深入分析,论点鲜明,论据翔实,论证合理;优秀青年教师柳文倩则以孟国泰先生的教育诗歌入手,“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娓娓道来,如涓涓细流,磬人心脾,让人神清气爽;知名校长宋文静则以哲思开篇,以落地为宗旨,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立意深刻,脉络清晰,大气磅礴……在诸位大咖的宏文宏论之中,有两篇比较可爱的论文,来自遥远的祖国西南边陲勐腊的名师王朝怀,他竟然连续发了两篇感想;一篇文章《读做最好的自己》,结合自身长期做班主任的工作经验,针对当下不少老师的躺平和学生成长迫切需要关爱和细心引导的矛盾现实,展开论述,扣主题,接地气,有实效。另外一篇是诗歌《用流光之翼,做最好的自己》:我就是我,至真至诚至善至美……在朝怀老师眼中,每个孩子都应该,也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他也一直在引领孩子们做最好的自己,哪怕只是一棵树,一朵小花,小草,甚至是一块石头……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朝怀老师以孟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为航标,结合长期的教育实践,经过深刻的思考,已证悟教育大道,触摸到教育真本。是以为之续!
南粤后学(坛友):作为一名教育人,如果你问我教育孩子最理想的境界是什么,我只有一句话: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是学历要有多高,也不是财富要有多少,而是一定要找到自己最喜欢最热爱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到最好,把自己的光和热发挥到极致。只有那样,我们才终于找到了自己,成为了自己。要知道,每个人最终都只能做自己——无论你怎么学习怎么模仿怎么努力,你都成不了任何一个他人,就像其他人也不可能成为你一样。不要邯郸学步,也不要东施效颦,要悦纳自我,发挥潜能,做“更好”的自己。
孟召臣(知名校长,数学名师):
在时光长河中前行,
坚守初心,永不放弃。
向着梦想的远方努力,
做最好的自己。
不随波逐流,不盲目攀比,
用汗水浇灌独特的美丽。
每一步都踏实无比,
绽放属于自己的传奇。
笑对风雨,心向阳光,
让勇气在血液中流淌。
用拼搏铸就坚实翅膀,
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之上。
无需他人的赞赏眼光,
自我肯定是最强的力量。
在生命的舞台中央,
骄傲地做最好的自己,闪闪发光。
千江月(坛友):真是精彩纷呈,做最好的自己,向各位专家学习。本期丰湖论坛又一次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各位专家、校长也正用自己的人身阅历与教育情怀诠释和分享着自己对这一理念的理解与践行,让我受益匪浅。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拥有各自的天赋和潜能。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塑造一个统一标准的“完美孩子”,而是要去发现、尊重并引导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和才能。是要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自由地探索、尝试、犯错,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最终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为蔡校长的精彩点评点赞,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最好的论坛!
黉轩(坛友):孟先生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己:一个勇敢的自己,一个懦弱的自己。勇敢的自己一旦战胜懦弱的自己,你就做了最好的自己。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己:一个勤奋的自己,一个懒惰的自己。勤奋的自己一旦战胜懒惰的自己,你就做了最好的自己。……如何做最好的自己?王朝怀说,用流光之翼,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柳文倩说,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活出做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王虎说,采菊东篱下,能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洒脱,你就是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宋文静说,永保自信之心,永葆精深之光,朝着梦想前进,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险远不能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蔡剑桥说,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人可做最好的自己,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孟国泰:非常好的点睛之笔!
蔡剑桥:本次论坛主题,做最好的自己。大家紧扣主题,继续发挥。
王红顺:(对“做最好的自己”杂感②)关于做最好的自己,谈是什么多,谈为什么多,但谈怎么做的少。教师(家长)做最好的自己,学生(孩子)才能做最好的自己,通俗说,家长天天向上,孩子才能好好成才。做最好的自己是一种秉承变化思维的成长观,要根植于学生心田,要成为学生一种潜意识行为。做最好的自己不仅让学生知晓之意,更重要的是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要践行之。遵循动态变化观,坚持一厘米之变精神,变“做最好的自己"为"做更好的自己″。要构建“做最好的自己"的日周月期年的目标链,变刻意为之有无意为之。要创设、打造“做最好的自己"的文化生态场,互相浸润、感染、点燃。做最好的自己要知中行、行中知,要"用于致学"!
孟国泰:(发表了几篇有生动案例的文章)文中的张宏芳,就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实验学校”里,这样的案例很多。再如,下文中的梁坤瑞。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
唐渝勇(新锐校长):做最好的自己, 如果在某一时刻的某一域中做到了,就无法再好了。那还做什么呢?如果一直做不到,还要做吗?
孟国泰:把当下的每一个自己做到最好,就是在做最好的自己。无数个“当下最好的自己”自然会构成“一生最好的自己”!
边国玺(名校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让人成为人,让人成为他自己!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就是,让孩子们快乐做自己!
唐渝勇:那岂不是比愿来更好,而不是最好。所以,最好是一个确定时间和区域条件下的暂时状态。盖棺难定论,何况活着。
边国玺:什么是最好的自己?天天做自己,天天就会遇见最好的自己!做自己=最好的自己。
唐渝勇:正常生理发育的人,不用所谓的教育也是人,也是自己,不会成为别人。这是自然。
边国玺:做别人眼里的自己≠自己
唐渝勇:做别人眼里的自己,还是自然的自己。
边国玺:但不良的教育让正常的人变成了机器,或者成为别人眼里的人,或者成为空心人。
唐渝勇:“过去的我已经死了。”
边国玺:过去的我,永远在,只是被催眠了,迟早会醒来的。
家学唐:现在我活着就在。
唐渝勇:朝闻道而夕死矣。
唐渝勇:朝闻道夕死不死都可以,还是自己。
边国玺:人生只为不断被唤醒,遇见完整的自己,内外合一的自己,了不起的那个英雄!这一使命,非教育莫属。得道,就是认识自己,活出自己!一一一人哪,认识你自己!
唐渝勇:残疾人也是完整的自己,因为一个人自身就是完整的自己。
边国玺:不接纳,就不完整,有多少人能百分之百的接纳自己,不接纳,自己就是分裂状态,犹如盲人摸象,看到自己的局部,看到一头完整大象(自己)=认识了真实的自己,活出最的自己=发现接受自已的所有是前提。
唐渝勇:接不接纳自己还是完整的自己。盲人摸象,象不因人摸而不是完整的自己。每个摸象的瞎子,都凭自己摸到的和元认知说出自己心中象。瞎子还是完整的自己。我就是一个摸世界这个象的瞎子,我所感知和认识到的一定不是整个世界,而是我感知和认知的世界。但世界自身是完整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世界完整是什么样。
孟国泰:人要在当下,在瞬间,做最好的自己。真假一瞬间,善恶一瞬间,美丑一瞬间。一个人在这一瞬间里,真战胜假,善战胜恶,美战胜丑,他就做了最好的自己!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在做最好的自己!无数个瞬间都在做最好的自己的人,他的人生也一定是做了最好的自己!人一旦在某一瞬间(因病,因车祸,因地震,因战争……)停止了呼吸,就也不能再做最好的自己。活在当下,做最好的自己,乃人生正理,死不足惜。
孟国泰:(几分钟后)常态下的此时,我正在午休,但我此时不甘心,要最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就在做最好的自己!我当下的勇敢战胜了当下的懦弱(不敢发言、不敢走夜路……),敢大声发言了,敢走夜路了……我就在做最好的自己!同理,自信战胜自卑,勤奋战胜懒惰……
边国玺:从个体出发,每个人部是最好的自己!接受自己一一喜欢自己一一崇拜自己一一感恩自己一一信仰自己,才能活出遇见最好的自己!
严晋汾(爱研会会员):做最好的自己,首先要拥有内心强大自信,可以战胜任何困难的自强,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自觉和接纳自己不完美的自洽通顺。
边国玺:
接受自己
真实最有力量
活出安全感
喜欢自己
就是关注拥有
活出那份存在感
崇拜自己
就是守住长处
活出那份价值感
感恩自己
就是全然付出
活出那份成就感
信仰自己
就是为心灵点灯
照亮未来的路
活出那份幸福感
一个拥有
安全感
存在感
价值感
成就感
幸福感的人
就是遇见活出最好的自己的人
陈亮(江门名师):
做瞬间最好的自己——
成败一瞬间,
荣辱一瞬间,
得失一瞬间。
在这一瞬间里,
成功压倒了失败,
荣誉超越了耻辱,
收获战胜了失落,
他就成为了
最优秀的自己。
孟国泰:(赞)
蔡剑桥:(为陈亮 送上鲜花,为其点赞)诸位专家,诸位同仁,下午好。今天,丰湖教育论坛第五期线上论坛进入第二天,教育名家王红顺发言说:“关于做最好的自己,谈是什么多,谈为什么多,但谈怎么做的少。”在孟国泰教授先生列举了好几个“做最好的自己”的案例后,“新锐校长”唐渝勇发问:“做最好的自己, 如果在某一时刻的某一域中做到了,就无法再好了。那还做什么呢?如果一直做不到,还要做吗?”孟先生即刻做了互动并发表观点,优秀教研员王培鉴做了完美诠释,广东省中考语文实力派青壮年教师陈弘亮(丰湖教育论坛坛友)还送上小诗:《瞬间做最好的自己》……
边国玺: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拥有了瞬间选择的能力,活在当下的能力,勇敢从心出发的能力!
蔡剑桥:(送上线上咖啡)
边国玺:教育目的,让人成为人,让人成为他自己,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做自己,本是奇迹。做自己,唤醒英雄。做自已,大道甚夷。做自己,创造奇迹。做自己,收获幸福。做自已,你是唯一。做自己,成就梦想。做自己,找到信仰。做自己,从心出发。做自己,即是最好!
王红顺:(对"做最好的自己"的杂思③)做最好的自己是一种愿景目标,是一种理想态,需要科学的方法、策略、步骤去实现。学最好的别人,才能够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把今天最好的表现当成明天最低的要求,最好标准是动态的,要追求做更好的自己。把人人“做最好的自己”当成一种倡导价值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那么,求真、扬善、崇美的社会新风尚将会成为一种新时尚。当务之急是把做最好的自己开发成一门理念信念课程,从孩子抓起。
孟国泰:衷心感谢教育名家王红顺对“做最好的自己”的三“思”!
蔡剑桥:各位坛友,大家好!为期两天的【丰湖教育论坛】第五期线上论坛现在结束,衷心感谢大家的参与!从现在起,修坛三天。在第六期线上论坛开坛前,请大家不要在此坛发文、发言、发短信、发问候语!谢谢大家的配合!【丰湖教育论坛】第六期线上论坛主题预告:为什么要学数学?恭候大家到时参与围观、发言、讨论!
二、余音绕梁 不绝如缕
休坛两个半小时后,几个痴迷教育的人依然割舍不下,继续研讨。
辛勤(著名少儿文学作家):我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教育工作者。在这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年轻人参考。人们喜欢在同一频道上建立朋友圈,因为可以“同频共振,同道共进,同梦共赢”。这样一来,就会慢慢形成同一的价值取向,会对新探索,新认识,新思想,自然卡顿。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格外警惕。比如“做最好的自己”,就值得我们深思。每一个“自己”都是人,是人就离不开两个基本点:1、人对潜能的尊重、认识和开发;2、人的与生俱来的善恶二重组合的互动与演变。一个人的“好”从哪里来?只能从自己的潜能中来。离开对自身潜能的尊重、认识和开发,“好”不会从天而降。由此推开,人只能好,更好,越来越好,却不能最好。最好是一种潜能的完全彻底的有效开发。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永远做不到最好。看看中国历史吧!“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他们都想“再活五百年”,为什么?因为想不留遗憾,做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工作者最好不要提倡做“最好的自己”,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天进步一点点,天天向上,好,更好,越来越好就无愧天道,无愧地道,无愧人道了。
边国玺:您的每个当下,都活出那个给人力量,给人方向,给人勇气,给人震撼的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孟国泰:这就是老蜜蜂当下最好的自己!
王红顺:(对"做最好的自己″杂思④)提倡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同时要防止学生走向极端,驱使自己努力获得能力达不到的不可能的成功,或追求过度完美,患上强迫型人格障碍,成为“完美主义者(perfectionⅰst)″。
孟国泰:红顺好!您的行为,令人感动!但此坛已经休坛,三天后见。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撑!
孟国泰:(与辛勤老师商榷)我们谈的是当下,您谈的是未来。我们谈的是一种眼前的选择性与可能性,您谈的是长远的渐变性与可能性。当下的(瞬间的)“最好的自己”是这样的:1、遵守规则,守住原则,实现“心灵的刹车”。如,您写的《一块奶酪》中的蚂蚁队长。2、立刻的觉醒和顿悟。如,灵感来临,思如泉涌;再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3、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如临危不惧,见义勇为;再如,知难而上,迎难而上。4、生命在场的一种爆发力。如,高快演讲,高快作文,高快做事。5、当下的身体无恙,心情舒畅。如,体质良好,体能旺盛;心灵透亮,心胸宽广。
辛勤:不要轻易用“最”字。大众只想过上好日子,从不想着要过什么最好的日子。做人也如此,只想做好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好一点,再好一点,延伸、拓展、升华,才可能接近最好。注意,是接近最好。但,没关系,君子“和而不同”!
孟国泰:据我所知,许多大众都想过最好的日子,否则就不会有内卷了。做人也如此,都想做最好的自己,甚至想做“人上人”。其实,当下做最好的自己很简单:遵守规则、守住原则,释放正能量,身心康健……就行!您说的“好一点,再好一点,延伸、拓展、升华,才可能接近最好。”是一个长远的考量,是另一种“做最好自己”的探寻!
辛勤:心甘情愿做你的磨刀石吧!
孟国泰:一瞬间的定格,就是最好的自己!这里的“最”是一种赏识,是一种容不得半点水分的极致。
在孟先生与辛勤老师商榷之后,孟先生提携蔡剑桥,舐犊情深,还不忘对蔡剑桥的打磨和锤炼,于是又把这个对话合盘抛给了他。
蔡剑桥:您二位大家的目标还是一致的,其过程本质上也无二无别。只是在名相上,也就是具体体悟理解上有差异。生命在于过程,辛勤老师注重过程,大体上可以归为儒家思想,注重日修,反省,进步,不可谓不好,不可谓不善。然而,生命只在一瞬间,霎那即永恒。也即说,生命是由瞬间组成的,也会在某一个瞬间完成。因此,孟国泰先生主张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追求每一个瞬间的最好,做每一个瞬间最好的自己。追求的是究竟涅槃。辛勤老师和孟先生的观点之争,让我想起了五祖弘忍大师座下的两位弟子,也是佛教禅宗的两位大德:神秀和惠能。神秀是大师兄,主张渐悟,每天进步一点点,终究可以抵达彼岸,他写下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抚洗,勿使染尘埃!后来,神秀成为禅宗北派(渐悟派)宗师,在北派禅林影响深远。而小师弟惠能主张顿悟,他认为愚昧与智慧只在一瞬间,一念地狱,一念天堂。所谓,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此,他写下了另外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来,惠能成为禅宗六祖,并带来了禅宗在南方兴旺发达。我以为,对于我等凡夫俗子来说,生命充满了偶然性,这些偶然性就在一个个瞬间发生。我们如果认识到了是非美丑善恶,那就当下即是,马上做出最好的选择,达到当下最优的状态。举例来说,面前有一盒烟,抽或不抽,这是个问题。有人认为,昨天抽了三根,今天抽两根,这就是进步,我不否认。但其实,最好不抽,不抽最好!我们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内驱力,鼓励孩子们做最好的自己,也是这个道理。课堂上,睡觉不睡觉,走神不走神,认真不认真,作业完成不完成,纪律遵守不遵守……都是这个道理,都在一念之间。都可以做当下最好的选择,做了当下最好的选择,即做了当下最好的自己。我认识有限,不当之处,请孟先生点拨……
孟国泰:非常不错的诠释,用心了!我始终相信:在雪崩面前,人若不做最好的自己,就可能没命了!在竞争对手面前,运动员如不做最好的自己,就可能与冠军无缘了!在强敌面前,军人如不做最好的自己,就可能被剿灭了!在高考场中,考生如不做最好的自己,就可能与大学无缘了!在原则规矩面前,你如不做最好的自己,你可能就被别人嫌弃了!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快速反应,马上行动。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全力以赴:竭尽全力,想尽办法,用尽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慢的艺术”无异于烟雾弹、迷魂汤,听多了,会让人放松警惕,丧失战斗力的!
统稿:青力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