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高考落榜者
文′魏增刚
每年高考过后,都有一批落榜者。有的可能直接地就进入了社会,开始上班了;有的上了职业学校或者是民办学校。
我是1994年高考落榜的。到今年,已经过去30年了。
说起高中,我上了四年。高一留了一级,我在高一,高二时学习还不错的,一班四五十个同学,常常考试在前十名的。我到高二下学期学习有所退步,高二结束时,依照考试分数分班进入了慢班。记得那个时候,高三是四个班,三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高三,三班)。三个理科班中,一个是补习生班(高三,一班),一个是应届生尖子班(高三,二班),一个是慢班(高三,四班)。我选择了理科,被分到了高三,四班。那个时候考大学的话,比例是国家录三个理科生,一个文科生。那个时候,我们高三的同学一共有200多名,三个理科班一共有约150名同学,一个文科班,有约50名同学。
那个时候,我的数学英语化学成绩不怎么好,应该报文科,但是文科考上的少,而且我的历史成绩也差。
我为什么高三退步了呢?一,分到了高三,四班,慢班,老师有所歧视。二,我那个时候一个人还种着四个人的地(我,我的母亲,我的两个姐姐的土地都没有被收走)。三,同学学风不浓了,心想考不上大学了,谈恋爱的有了,这个时候也有女同学向我示爱了,我被她们害了。
我们那一届应届生,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高考落榜后,我上了西安乡镇企业大学一一一所民办大学。而我的同学选择补习的多。许多同学劝我补习,他们说我上民办大学是白上哩,但是我看到自己处境的艰难,考虑补习一年不一定会考上,我放弃了补习。
一年之后,那一届正好国家扩招了,我们当年的高三,四班及文科班补习生基本上都考上了心仪的公办大学,那个时候,我是后悔自己上民办大学了,我如果补习,选择了文科(当时文科不考地理,理科不考生物,文科的数学比理科数学简单一些。理科考语数英化学物理,文科考语数英历史政治),补习一年考不上,补习两年就可能考上。考上之后呢,大学毕业有可能就会在故乡教书一一尽管那个时候已经不包分配了,但那个时候还有委培生一说。
说实话,高考失败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我至今都搞不明白国家为什么要把英语一直作为主科让学生去学去考。我至今每每作梦的时候,都会梦到高考落榜,梦到我犹豫着是补习呢,还是上民办大学呢。
可以说,没有考上大学,直接导致了我一生都从事着体力劳动,导致了我走北闯南,走上了一条异常艰难异常曲折的道路,大专毕业之后,我在户县跑过业务,在宁海车间当过质检员干过活,在西安开过商店跑过业务拉过摩的现在干环卫。但是对我来说,高考的落榜也有它的好处。可以说,如果我考上了大学,很可能在故乡教书,一生不可能翻过秦岭,走到外面走到西安。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是在关键处只有仅仅的几步,特别是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比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它会影响你一生的一个时期,甚至会影响你的一生。
可以说,高考就是人生的一个岔道口,分水岭。考上了好的大学,他以后可能走的弯路就少了,有可能以后有一个较轻松的工作,有舒适的工作环境,收入也不错。但是,很可能它就把他一生局限了,他可能就走向了安逸与平庸,从而一生平平淡淡的;而落榜者会愈挫愈奋,一生勤勤恳恳孜孜不倦,有了大的成绩。从这点来说,高考落榜的你,也可能从人生的岔道,走上曲折,走上艰难,走上困苦,会走上一条平凡的有可能又不平凡的人生之路,从而可能走向卓越,走向非凡!
换句话说,即就是你走上了一条岔道,你如果不泄气,你以后的人生还是有机会的。但是正如柳青说的,人生的关键之处只有仅仅的几步,人生的机会确实不多,在以后的岁月中,你要把属于你的机会抓住。
我们要重视人生的关键之处,我们也要为一个目的,数年如一日地去奋斗。我说过,我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没有本事的人必须要脚踏地地去干一番事业。路遥也说过,他不敢在人生之路上有丝毫的闪失,害怕一闪失,就走向了万丈深渊。比如我在西安做业务的时候,那真是一家一户地跑,一件货一件货地送(起先用自行车送,夏天常常把屁股让座垫磨烂了,雨天是走着走着车子就没气了,骑坏了一辆又一辆自行车),从春跑到秋,从秋送到春,一年又一年,真是一番番春夏秋冬,一场场酸甜苦辣,最后日积月累才在西安买了房,结了婚,把一家人的户口迁到了西安,定居了西安。现在在西安扫马路,也犹如进行新的“取经”一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几年如一日,一扫帚一扫帚在向前扫去,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着一天天的清扫,完成着人生的长征!我们能想像到唐僧一行四人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取经之艰难,也可以想到一个环卫工一扫帚一扫帚扫地的不易。
还有告诉大家的是,知识是无限广阔的,我们在学校学的,只是知识世界的一小部分,出学之后依然要不断地学习,读书。我在出学之后,从来就没有放弃过阅读,阅读了大量的报纸杂志书藉,这为我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列宁说过,社会是一所大学。我们出学之后,要读书,更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生活大潮,去一心一意地攻读社会这部巨著。
还有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高考只是一个手段,高考的落榜,并不能说明一个学生高中的学习是失败的。比如我在“复出”创作六年半来,写出了大量的散文诗歌,有1000余篇吧,为什么能创作出这么多的作品,与我在高中时扎实的语文成绩是分不开的,与我在学生时代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多少个日日夜夜,在路边,在别人的屋檐下,在节假日,在别人吃喝玩乐之时,我在风雨中,在灯下苦读苦写着。有人可能会问:你在创作上有什么成绩?我告诉大家,我上的纸刊得的稿费少得可怜,从来没有获过什么奖,但是它们中确实有一半以上的作品是优秀的。可以说,我们要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劳动的成果有足够的自信,而这个自信有的时候并不需要别人和别的机构来承认。一些开放在无人之处的,人们没有赞美过的花朵,我们不能说它不鲜艳。
最后写两句话结束全文: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赛,谁笑到最后,谁才是赢家。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9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陕西工人报》《商洛日报》《长安》《作家故事》《作家摇篮》《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商洛作家》等十余家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