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苍狼
上刊诗人:
杨明才、黎月玲、张春和、李鹏飞、吕德然、王义全、孔凡英、李静、薛有毅
七绝·端午节
杨明才(山西)
一
菖蒲翠艾绿悠悠,糯米香甜粽有收。
祥贺快舟龙首仰,长河落日逐波流。
二
流波逐日落河长,仰首龙舟快贺祥。
收有粽甜香米糯,悠悠绿艾翠蒲菖。
绝句·端午节
菖叶绿青鲜,色亮,剑留门面前。邪抗。
香甜美味粽,尝新,祥瑞艾枝悬。气旺。
旺气、悬枝艾瑞祥,新尝、粽味美甜香。
抗邪、前面门留剑,亮色、鲜青绿叶菖。
注:可以读成五绝也可以读成七绝。
七律·端午悼屈原(平水韵)
黎月玲(广东)
其一
角粽飘香艾草温,雄黄酒满祭忠魂。
心伤未见深情改,身死犹留丽赋存。
天问求真当探月,离骚铸魄敢开言。
风清气正乾坤朗,屈子谁辜历史翻。
其二
艾蒿一束酒雄黄,糍粽汨罗诗万行。
香草随身污秽去,离骚问月庙堂殇。
怒投江水明心志,痛恨荩臣逢虎狼。
角鼓龙舟追忆远,扬鞭策马慰忠肠。
七绝·浪漫主义第一人
张春和
浪漫文人属屈原,诗仙李白表衷言。
离骚天问扬千古,爱国忠良浩气轩。
七绝·一举高“粽”
李鹏飞(内蒙古)
时逢节令庆端阳,考学如荼炽焰强。
但得功名题榜首,凭栏一举粽包香。
七绝·端午安康(藏头)
吕德然(河北)
端居寒室自逍遥,午日祥云伴寂寥。
安得平生无憾事,康庐岭上凤歌韶。
七绝·端午感怀
王义全
诗祖美德传世代,正当端午咏离骚。
龙船竞渡敲锣鼓,万户千门挂艾蒿。
七绝·端午节感怀
孔凡英
一、新韵
绿艾悬门打虎蝇,浦浆入酒溢纷呈。
龙舟飞舞齐合力,天问离骚万古荣。
二、平水韵
汨罗江上浪涛翻,角黍投来祭屈原。
灾祸源于谁料起,提纲美政志心言。
五绝· 端午感怀 (新韵)
李静(潺潺流水)辽宁丹东
端阳五月天,艾草吊屋檐。
屈子吟诗赋,余音响耳边。
端午久牵肠,昏君遗憾长。
离骚常泣楚,拍岸汨罗江。
六绝· 端午感怀
李静(潺潺流水辽宁丹东)
屈原忧愤江边,壮志凌云志坚。
手握青铜宝剑,除凶惩恶心欢。
新韵七绝· 端午感怀
李静(潺潺流水辽宁丹东)
今逢端午话屈原,半部离骚耀史坛。
天问九歌垂后世,五湖四海美名传。
联题端午节高考10副
薛有毅(山西榆次)
①
粽香飘逸城乡乐;
艾味淡然瘥瘼移。
②
屈原天问山川绿;
艾草菖蒲米粽香。
③
米粽解馋,龙舟竞技;
菖蒲疗疾,小麦归仓。
④
端午屈原,祭祀忠良荫后;
楚人天问,龙舟记忆承先,
⑤
艾草门悬,竞技龙舟蒸米粽;
菖蒲日晒,绘图麦垄捉青蛙。
⑥
园丁培育含辛苦;
父母扶持吐血劳。
⑦
鱼跃龙门宗祖盼;
字腾考卷学生书。
⑧
十载寒窗,龙腾凤舞龙门跃;
一朝考卷,笔走墨飞笑脸扬。
⑨
两笔写人,龙门鱼跃从今始;
十年笃志,及第凤翔以后开。
(10)
鱼跃拜龙门,十载寒窗开及第;
笔书誊考卷,一朝笃志始登科。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