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端午节仲景祠拜圣献舞
文/张向英
追古寻医拜圣贤,宫商楚韵汉风传。
何因亭榭闻歌舞,且趁今宵诗百篇。
端午
见晓明/诗
年年今日祭端阳,遍览诗文皆感伤。
屈子有灵知盛世,应教楚赋韵飞扬。

端午节常立新(太原)
苇叶尖尖糯米香,何曾去得汨罗江。
手捧香囊向远方,门插艾叶保安康。
端午追思
文/上官婉清
端阳追思漫天涯,屈子高风世所夸。
竞渡龙舟情烈烈,粽香袅袅绕千家。
七律·欢度端午节:
胡圆林
粽子蒸蒸花把酒,鱼儿舞舞乐寻香。
欣看艾草争门挂,喜见龙舟渡峡狂。
岸柳摇来瓜渐白,庭梅吹落蕊初黄。
应同好友登山急,共伴佳人踏海忙。
七律:端午(新韵)
張仁良
时逢五月祭端阳,煮粽划舟万众忙。
艾草高悬驱病疫,菖蒲遍挂保安康。
深怀屈子吟天问,痛悼灵均诵九章。
纪念先贤勉后世,中华崛起万年昌。
《屈原的功绩》
清水竹(辽宁)
每逢端午思君子,千里灵光逐恨遥。
如泪湘波伤色坠,对山天问带忧焦。
唐朝诗圣多精典,楚室辞魂向九霄。
报国无门江水去,彩丝香粽吓邪妖。
七律:楚辞久歌
文/黄赖(广东)
逸响伟辞传几世,因成文史璨明珠。
诗歌浪漫匠心创,屈子狂欢巧笔呼。
求索芳魂挑重仼,践行使命踏征途。
其修远路国殇士,永载英名尚杰夫。
端午节感怀
刘安垠 四川
欢乐洪城又粽香,文朋诗友度端阳。
眼眸亮岀朝霞艳,艾草悬来曲韵扬。
吟诵离骚阴霭霭,尊崇屈子影煌煌。
当年策马先乘勇,现在修身画意长。

古风:端午忆屈原
张增民(南山翁)
甲辰年五月初四日
楚君不辩忠与奸,昏庸无道是非颠。
报国良臣反受害,满腔热血结冰田。
身立汨罗心已死,仰天长笑泪已干。
投江怒起千层浪,回荡中华五千年。
长相思.端午祭
文/汪转户(哈密)
汨罗江,上湘江,垂泪悲伤忆楚乡,贤才不可忘。
粽清香,艾生香,驱鬼蚊蝇奸佞防,赋诗崇栋梁。

忆少年•端午咏怀(新韵)
张杰(黑龙江)
又思楚子,又吟楚赋,又行酒令。年年唱老曲,不忘当时梦。
挂满青蒿驱百病,算而今、净说清静。不当是如此,况尚存余勇!
联•作者:
罗雨笙
汨罗江畔梦英灵,逝世千年民拜祭;
端午节中思楚士,醒文绝俗棕飘香。
端午祭龙含蕴厚
汨罗载魄醒尘诚
山峰笔立,揽尽人间山水趣;
海月诗横,挥留玉宇海桑痴。
天问
包尘
天问问了几千年
今年冬天
还会不会下雪
仰望苍天
乍一看
那云影有点
像屈原

端午
半瓶水
伍月端午称端阳,
子甜米糯粽叶香。
胥生双翼腾万里,
屈伸之间任天翔。
原来气节真如铁,
赞艾驱邪射天狼。
端午节之夜
万木青
月芽弯弯
莫非屈原灵魂再现
在天上
端着一个金碗
为何没装水或酒啊
却装满一个夜晚
空亦不空
历史感叹
难道是一腔热血还未流尽
千年的心愿
满则溢呀定会
流出一个希望的白天

致屈原
文/老远
一生于忧国忧民中
一跳于汩罗江中
一直活在人民心中
及许多文人的墨水中
如果把从开始写您那天起的
所有文人的墨水汇集一块
一定不止灌满一条汩罗江
如果把所有的文人
写给您的诗词撒向汩罗江
那将会是一条翻腾着诗的浪花
词的碧波的汩罗江
几千年来写您的诗人很多很多
学您的诗人很少很少
做您的诗人却没出一个
您已成为一位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忧国忧民的诗人
端午——纪念屈原
文/程宝玉
悲壮的汨罗江
却是波涛激荡
把正气的梦想传向远方
一个伟大的灵魂至今都在歌唱
挺起华夏脊梁
把不屈的意志颂扬
龙舟赛出力量
众志成城创辉煌
艾叶和粽香
保忠魂安康无恙
华夏子孙
世代把你记在心上
屈原
不朽的篇章
2024/6/9

端午涨水
文/百川河
六月的天空,有难忘的印记
一直在云端刻舟求剑
看不见的筛子在云层里打捞过滤
屈大夫失踪的身影
天空用行动注定六月是雨季
人间的徬徨、躺平、杂草丛生
都是雨中的插曲
所有季节落下的雨
都会回到百慕大
十三级风浪把粽子煮熟
楚王还在夜郎自大
海洋的波浪围猎瘦弱的海岸线
郑和出访西洋已经冷场
古旧的木船进入不了百慕大
秦兵正在南下
楚虽有才,实为晋用
历史的故事从天落下
伍子胥深夜走线再次白头
端午水尽管浑浊
改变不了百慕大的天空
屈原飞溅水花之后
远征的台风悄然登陆

吊屈原
文/樊志刚(辽宁)
过汨罗之悲切兮
扶危栏以凭吊
望鸿影之杳杳兮
沒云空以无迹
水潺潺之哽咽兮
山巍巍以静默
风萧萧之鸣奏兮
梳淡淡以清愁
鸟倦飞之轻吟兮
蝶簇拥以缠绵
惋千古之忠良兮
独怆然以惆怅
念先生之高洁兮
处污浊以难融
世昏暗之无明兮
哀民生以多艰
立荆榛之孤傲兮
遭群小以忌谤
动权势之利害兮
毁声名以一旦
虽百舌之莫辩兮
抱冤屈以难诉
见生民之涂炭兮
国倾覆以瞬间
不苟活之残喘兮
独彷徨以汨罗
赴清流之魂归兮
寄幽思以何处
炳千秋之忠直兮
为后人以仰慕
何泾渭之分明兮
终汇流以荣辱
识共业之感召兮
非斯人以救度
顺流波之独照兮
观梦幻以出离
何郁郁之终古兮
演千秋以绝唱
2024.6.4于龙首山禅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