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诗书画学会——《端午佳节粽情千里》诗赋楹联专集25首
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端午佳节,诗意浓情满卷。龙舟竞渡,粽叶飘香,古韵今风共此时。诗赋传颂,墨香四溢,楹联巧对,尽显文人之韵。
今借此诗赋楹联,邀君共赏端午之美,同品诗韵之香。愿诸君在此佳节里,或挥毫泼墨,或吟咏高歌,尽抒胸中之情,尽享天伦之乐。
让我们在端午的诗情画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民族的精神。愿此卷诗赋楹联,能伴君度过一个温馨而美好的端午节。
邢付臣/文
刘虎星
七绝·甲辰端阳节庆
端午将逢杏麦黄,艾蒿挂后佩香囊。
中华大地吊贤达,撒粽龙舟舞阵狂。
张志道
七律·端午节告慰诗祖(新韵)
五月蒲香透碧云,两千余载痛思君。
离骚劝谏时充耳,天问情怀常驻襟。
美政逢春花正郁,小康顺水树成荫。
一腔热血肥乡土,不尽忠魂励草根。
阎文顺
浪淘沙·告慰屈平(新韵)
仰首望星空,告慰屈平,神州大地粽香浓。千万龙舟划碧浪,扬远清名。
今日祭魂灵,华夏中兴,初心不忘再攀登。看世界风云变幻,方显英雄。
陈新平
七绝·端午抒怀
轮回节序到端阳,日暖天长麦杏黄。
角黍香飘思屈子,一身傲骨世留芳。
李芸霞
七绝·端午祭屈原
恢宏气势离骚颂,悲壮胸怀屈子情。
一跃汨罗鸣憾怆,相随滚滚刻英名。
陈嫩英
五律·端午节
是日又端阳,门前悬艾香。
男童圈锦线,女子沐兰汤。
酒已精心制,舟行笑语扬。
民间风俗久,众咏屈原章。
宋梅真
七律·端午祭屈原
汨罗澎湃九州哀,米粽飘香祭皓台。
屈子投江忧故国,庸王听佞害良才。
离骚一曲灵君梦,忠节千年青史裁。
天问铮铮铭壮志,龙舟击鼓震空垓。
卢秀珍
鹧鸪天•端午吟
远望汨罗波浪滔,常听岸上隐横箫。楚辞犹有余音绕,橘颂仍传品德超。
煮糯粽,佩香包,龙舟喊号众人摇。九歌一路随风远,天问时时细核敲。
马淑玲
七绝•端午感怀
隔海犹闻粽叶鲜,香囊五彩线相牵。
龙舟共唱炎黄祖,华夏同根念屈贤。
安素娟
鹧鸪天·悼屈原 (通韵)
布谷声声端午临,青丝彩线绕昔今。粽绳结就千千问,芦叶包含九九吟。
投糯粽,悼灵均。流芳恒古不屈魂。骚经百代垂风范,酹酒一樽祭圣君。
武桃芬
七绝·端午思(新韵)
端午常思屈子诚,国民包粽忆忠情。
千舟竞渡振川岳,世上天堂魂共鸣。
孟建宗
七律·端午
千盅美酒酹端阳,米粽青蒿淡淡香。
一簇菖蒲生瑞气,几株草艾寄祥光。
龙舟仍记忠君梦,竹笔常书报国章。
历史悠悠存古镜,心留沟壑写诗行。
刘太平
古风·悼屈子
端午赛舟汨罗江,缅怀诗祖粽黄香。
四海儿女总相祭,遍插艾蒿佩香囊。
毛利民
甲辰端午节
联:
食粽竞舟,千家悬艾草;
敬贤爱国,万众咏离骚。
五绝•咏屈原
忠贤成志士,愤怒出诗人。
一曲离骚谱,千秋灿若辰。
石岩
七绝•端午粽香(新韵)
每逢端午倍思亲,遥望他乡路上尘。
粽米粘粘情不断,香甜味道等归人。
梁世波
七绝· 粽溢香
喜鹊枝头叫闹忙,婶娘姑嫂笑声朗。
精心扎 出尖尖角,万户千家粽溢香。
王自壮
古风·端午节
自古端午祭屈原,爱国精神永世传。
龙舟竞赛粽香甜,艾叶避邪门外悬。
孙立杰
七绝·端午节(通韵)
楚辞激起浪千翻,吟唱离骚越万年。
彩带飘飘蝶凤舞,龙舟竞渡祭屈原。
周安民
七绝•端午感怀(新韵)
端阳屈子载国殇,汨罗河清偎忠良。
鼓振龙舟拼技赛,庶民心念颂篇章。
王侠
七律•端午念屈原(通韵)
千年忠士几浮沉,万古兴亡怀赤心。
莫向蕲春求艾草,只缘河洛戴香芹。
琼枝满地任栽採,玉树缺稀难找寻。
欲问楚宫冤枉事,口传笔刻记音频。
卫登福
七律 · 端午节偶书(新韵)
汨罗江水静悠悠,极目烟云思不休。
屈子怀沙千古恨,离骚雅韵万年留。
雄黄艾草驱邪气,粽角荷包竞彩舟。
欲祭幽魂何处觅,宏图求索满神州。
韩绍林
古风·端午感怀
端午粽艾味飘香,秭归蜜橙果正黄。
屈原不知今盛世,无须失志愤投江。
汨罗江边人沸扬,龙舟齐划赛正狂。
鼓声震耳催人进,安居乐业国势强。
张智敏
五律•端午抒怀(新韵)
往事越千年,摇舟悼圣贤。
投身汨江去,绝唱绕梁旋。
莫叹布衣贱,居安夜少眠。
虎狼多诡计,国泰忆屈原。
邢付臣
七绝·端午抒怀
端午佳辰意味长,艾枝悬挂绕门堂。
龙舟竞渡波心荡,千古忠魂永不忘。
郭金玲
七绝·端午抒怀(通韵)
时序更迭又复年,端阳节至祭屈原。
古今骚客多吟诵,纪念诗魂畅雅篇。
诗作者;
刘虎星 张志道 阎文顺 陈新平 李芸霞
陈嫩英 宋梅真 卢秀珍 马淑玲 安淑娟
武桃芬 孟建宗 刘太平 毛利民 石 岩
梁世波 王自壮 孙立杰 周安民 王 侠
卫登福 韩绍林 张智敏 邢付臣 郭金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