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浓得化不开的深情
写在《散文十二家》20辑新书发布之际
亓玉玲
散文,作为一种古老而优雅的文学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它不同于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也不同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却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让人们陶醉其中。在散文的世界里,情感与意境交织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引领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些微妙而真挚的情感波动。
在这本《散文十二家》第20辑,更有《那浓得化不开的深情》在里面。俗话说:“是亲三分向”,这里面有我和主编郭伟先生的郭家人一家亲,还有我和亓玉英和亓海珍(三妮)我们亓家人一家亲,更有所有作者作品的文字中包含的浓浓深情。
这一辑应该是十二家系列作品历史上作者组成中年龄跨度最大的一辑,因为这一辑作者中既有一位86岁的长者~汪代保先生的加盟,又有14岁的小学生~陈姝凝小朋友的加入,这一辑基本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一辑了吧。陈姝凝小朋友的加入,应该是我推波助澜的结果,因为陈姝凝小朋友是我莱芜师范同学赵军的外甥女,我最初发现这个天才少女还是五年前,在我们师范学校毕业近四十年,我们吴研会几人第一次和赵军相约去和庄游览,当时九岁正上二年级的小姝凝根据赵军给我们我们几个拍的照片,为我们每人画了一幅肖像简笔画,形象又逼真,当时的确震撼到了我们每个人,大家纷纷赞不绝口。又听赵军同学说,他外甥女文笔也很好,曾经获得过省级大奖,于是,我就和赵军提议,让小姝凝写点文字在魏开红主编的《芃芸国风》诵读平台发表,没想到小姝凝的第一篇稿子《夏日暖暖乡村情》竟然是在卫生间完成的。听赵军介绍,当时让姝凝写一篇文字,她竟然利用上卫生间的时间,插上门,等出来的时候文字已经写好了呢!并且一发而不可收,不长时间就发表了《家乡的五阳湖》《包粽子》《夕阳下的小区》《世界很大,但书可以装下》……等一系列篇章。在赵军同学参加《散文十二家》第七辑(莱芜专辑)以后,十二家系列已经有了夫妻篇、父子篇、师生篇的前提下,我又鼓动赵军让陈姝凝小朋友加入十二家系列,于是十二家系列迎来了她的最小作者~陈姝凝。
本辑12位作者中我熟悉其中六位,再加上写序言的丁镇永先生,因此,我在一知道新书发布会消息以后,第一时间联系我的妹妹~三妮和我的大侄女~亓玉英,分别和她俩要了本辑,并且三人相约见面,相谈甚欢,一起共话我们三个相识半年来的经历和逸闻趣事。只是聊天还不尽兴,中午我们又共进午餐。
尽管三妮和玉英的文字我在本辑出版之前,曾参与校对先睹为快过,但拿到了新书,我还是情不自禁首先浏览了她们俩的文字。为了能尽快系统掌握全文,我用手机拍摄了所有作者的简介,目录,把丁镇永先生写的序言反复阅读了几遍,以利于尽快了解本书全貌。
散文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对于亲情的描述,很多名人都写过自己的父亲,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吴冠中的《父爱之舟》,莫言的《我的父亲》,刘墉的《父亲的画面》还有杨振宁的《父亲和我》等。许多名人也写过自己的母亲。比如:胡适的《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母亲》,杨绛的《我的母亲》,三毛的《永恒的母亲》,季羡林的《我的母亲》,还有史铁生的《我想成为她的骄傲》等。在这一辑中,描写父亲母亲的文字也占了相当的比例。本辑中曾经五次入驻十二家系列作品的王晓东老师的文字几乎全是对父亲母亲的深情诉说。题目是:《深切怀念我的父亲》《深切悼念我的母亲》《父亲、母亲,你们安息吧》《辛丑年寒食节为父母祭扫絮语》《编著〈父亲母亲〉一书的时光印记》等。只有两篇是描写其他内容的。
除了王晓东老师以大量的篇幅怀念自己的父亲母亲以外,其他也有几人对父亲母亲的描述。比如:秦承勇的《父亲的回忆》、郑子田的《母亲的回忆》、安高学的《感恩母爱》、李晓白的《我的父亲》、三妮的《爸爸,再爱我一次》《娘》,亓玉英的《母亲》,其中,三妮的《爸爸,再爱我一次》在本书出版前,我就在朋友圈看到过,而且看了不止一遍,我真得被她文字里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深情所深深感染,阅读过程中,曾几次哽咽,几次泪流。
所有这些,就像学生时代的同体作文,不同人笔下有不同的父母,这有点像莎士比亚的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出一辙。
当然本辑中还有三位老师都是写的集邮事宜,篇幅很长,由于拿到书一共一天的时间,并且当天还有活动,从早上八点出发,活动完毕晚上到家时已经九点多了,为了在新书发布会上能说点什么,我挑灯夜读,匆匆忙忙蜻蜓点水式地浏览一番,还有待于进一步详细阅读全文后,再做详细评述。匆匆写就这些文字,与大家分享,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再次祝福十二位作者继续笔耕不辍,写出更多好作品呈现给大家,祝愿这次新书发布会圆满成功,祝愿在座各位文友身体安康,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感谢金斗山酒文化博物馆曹洪涛先生为大家提供这么好的场合。感谢阿滢先生为大家提供这样好的平台!谢谢!

亓玉玲,本科学历,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副会长兼办公室主任、济南市莱芜区网络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济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济南日报》《新泰文史》等报刊和《中国作家网》《莱芜原创》《芃芸国风》等网络媒体。出版有散文集《秋水涓流》、评论集《许庆胜人品文品研究》、入驻《散文十二家》第2辑和教师专辑,入驻《文艺评论十二家》第1辑。主编《散文十二家》第7辑(莱芜专辑)和《诗人十二家》第3辑。参与主编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会刊《箫韵》和《文化牛泉》杂志。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