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山采风活动文集 /散文,现代诗歌篇〔文/张淑华等〕
作者(排名不分先后):任福忠 海霞 刘 斌 李占宏 李彬 徐军 张淑华
情系朝阳山
文/任福忠
日升月恒星稀
雾散朝霞如火
山下碧浪轻波
飞来云雾隐巍峨
绿草铺盛夏
花伴紫藤萝
雨过洗青秀
香花摇曳婀娜
飞鹊啼鸣炫舞
点缀如画北国
穷尽四海美景
江山如此壮阔
石做骨花为魂
昂首挺胸接彩云
迎旭日暮黄昏
登临峰顶忆古今
花如雨冷香魂
片片花骨更思君
山做棋地为盘
雄伟浪漫落人间
一脉相承传千里
云蒸霞蔚映蓝天
赋笔多情邀墨客
惊叹云中绘河山
此生登胜境
作者简介
任福忠、笔名:泉海寻珍。1963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86年毕业于江苏人民大学历史系,兼学工程设计、曾在中国工程设计院工作。1989年创办自家公司系齐齐哈尔市祥润装饰有限公司至今,龙江县作家协会会员。热衷古钱币,古瓷器收藏鉴赏。在中国古玩网发布四十万字的《中国古钱币铸行与发展考略文章》、在海外华人文学平台发布《天使在疫区中飞翔》、在鹤城瞭望发布《秋韵》。本人喜欢文字排列、热爱文学,写诗歌更喜欢世间一切最美好的事物。
思绪飘飞金界壕
文:海霞
花海掬香,梨园撷硕,家乡的秋色盈满襟怀。就在这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我第一次踏上家乡的长城—小城子金界壕。
早在收藏风盛行的80年代,胸前的红领巾便柔柔地触碰着从妈妈的箱底中搜出来的邮票和古币,书包里装满了追根溯源的梦幻。那时,便经常在身旁熏满蒿烟的夏夜,守着经纶满腹的大人,聆听他们口中的故事。那时,“边壕”的名字便深深地印在心里:长满荒草的“边壕”上,时常可以拾到锈迹斑斑的箭矢,“古代在那里曾打过大仗……”,当时瞪大了眼睛,似乎自己的收藏突然变得那么贫瘠和渺小,小小的心河里投入一块神秘的小石,泛起寻古的涟漪。就在那时候,那长满故事的胡子里,那淳厚朴实的乡音里,不知留下了我多少的好奇与惊诧。“边壕”在哪里?是谁在那里打过仗?历史书上是哪段故事?一团疑惑埋在充满好奇的童年里……
而今天,当我来到小城子,真正来到你面前,几十年前的疑惑正在被你解开的时候,不禁唏嘘道:原来儿时听来的“边壕”就在这里!原来古老的金长城就在我们的家乡!刹那间,那久远的历史,那塞北八百年的厚重,让我的血液沸腾起来。金秋的豪情和历史的豪迈交织在一起,让我忍不住高呼:这是属于我们的长城、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文化!
我踏上了金界壕,目光在古与今、梦幻与现实之间碰撞和游弋:绵延的土坝,平实古朴,毫无修饰。土坝的一侧,是茂密参天的榆树丛,映衬着金界壕的古老与沧桑和它的神秘,再向外便是丰收在望的庄稼,在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和环绕着它的河流,墙脚下是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城墙的另一侧,是红砖碧瓦的现代化民居。看到这里安居乐业的村民们,我在想:他们是否也知道这就是古老的金长城?是否也在这里拾到过蒙古骑兵与金兵交战的箭矢?是否知道身边就拥有着那久远浓厚的历史呢?
我们走到金界壕边上的一块石碑前,聆听着随行的一位资深的考古学家为我们现场讲述着这段金长城的历史,我挤在人群里,全神贯注地听着、记着,那种兴奋和好奇无法比拟。感谢那些考古学家和寻根溯源的学者们探明了金长城的来历,复原了那段历史,否则面对这条不起眼的土壕,只能世代口传着“边壕”的名字;只能充满疑惑地拾起偶见的陶片和箭镞;只能充满神圣地猜测她是从天而降的长龙……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公元12世纪女真人建金后与南宋、西夏三分并存的那段历史;也不会知道她有着“万里长城”借鉴的构思与智慧;更不会知道她是一朝所建、绵延6500公里、比长城更长的奇迹……而今当史学界誉她为“中国第二长城”,肯定了她的重要史学价值时,也给我们的家乡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平添了一份自豪和骄傲。时至今日,我才知道,这条金长城,在齐齐哈尔市境内有206公里,起于甘南、行经碾子山和龙江。龙江段的52公里,是保存较完整的一段,成为参观游览的最佳之处。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山河相间、沃野辽阔、湿地星罗的自然景观,也可以感受到那古城、古墙、古堡与古壕“疏密有致、营栅相望、烽侯相应”的壮美。
站在古城墙上,站在那棵饱经历史沧桑的古榆下,任心绪飘飞,任时空变幻。此时此刻,思绪早已穿越到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耳边似乎传来了阵阵锣鼓和号角声,仿佛看到了八百年前女真与蒙古这两个最强悍民族之间的较量。刹那间不觉心驰远古,飞越嫩江之滨,沿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之间南行,穿内蒙古大草原,向西南斜行数千公里,飞过阴山,羽化于河套平原,沿着那一条仿如篆刻之城的古韵,感受“风辱沙欺城犹在”的沧桑,感受蜿蜒起伏于崇山峻岭“长龙卧野”的雄壮,感受那烽火狼烟的岁月,感受两个强悍民族用血肉书写的历史篇章……那用土夯实的是防御,那用心夯实的是历史,那塞北国度演绎的神话故事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家乡!
“合影留念了。”作协主席召集大家在金界壕石碑旁一起,定格了永久的美好回忆。这时候已是中午时分,天公也作美,秋高气爽,丝毫没觉到一丝秋天的寒凉。再一次攀上城墙,思绪回转,目光落回到龙江大地,落在嫩江水系的济沁河畔,落在小城子古城的古榆下。极目远眺,仿佛见到“天苍苍,野茫茫”的辽远,仿佛见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外风光。“平畴草野起边城,北拒雄藩铁骑兵。壕墙戍堡今犹在,一览无余塞上风”的诗句,不正是你真实的写照吗?
踩着你厚实的脊背注目凝神,就像是在一条蜿蜒盘旋的“土龙”的脊背上,此时,学生时代的历史书页再一次浮现在脑海,匈奴、突厥、契丹、女真,一个个少数民族的名字却原来就发祥于此,在我的家乡——龙江大地!想想多少个朝代,与这里的游牧民族都经历过惊心动魄的战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西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北朝,“靖康耻,犹未雪”的南宋……
金长城因战争而生,那么除了残酷的战争,它又有何值得后人赞誉呢?那就是她见证了民族大融合的过程,见证了当今民族团结,携手实现中国梦而走过的时空。元和清,一个是蒙古族,一个是女真人的后代-满族,两个民族都曾缔造过伟大的中华帝国,曾有过辽阔的疆域,而这条金长城又恰恰成为他们发展之初的见证,你争我夺,寸土必争,但“天下何曾属尔家!”历史的分分合合,各民族间的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取长补短,造就了今天统一的名字:中华民族!八百年前的当地居民与建国后移居过来的人们,他们共同创造了盛世辉煌的今天,共同建设了龙江这个大家园。
历经岁月沧桑的断壁残垣,依然记录着它曾经的雄伟与辉煌;土筑“长龙”的遗痕,能寻到塞北先民奋斗的足迹;戍边人用过的陶罐碎片,能领略北方民族历史燃烧的激情;战争留下的箭矢,见证了文明发展的进程。站在这里,感受着荒凉与繁荣的对话,苦难与奋斗的交织,所有的感慨一下子都涌入我的血液里……
如今的龙江,山美水清,没有污染,保持了原生态,这里民风淳朴,充满商机。形形色 色的绿色食品,让以农业为主的县乡保持了一片净土,有很多农产品都已注册了商标,成为放心食品的代言。另外,政府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自然村,目前,龙江的各乡镇正在按国家政策朝着城镇化、合作化方向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大步前行。
悠悠岁月、时代变迁,历史的长河依然生生不息地流淌着,诉说着昨天的故事。今天我们拥有了幸福安定祥和的生活,明天还需要我们去创造,泱泱华夏古老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更需要我们去宣传。县文联——龙江大地的儿女们,就是发现美,发掘美,宣传美的使者。他们踏响百年寻梦的足音,在龙江建县一百周年之际,组织了这次意义非常的采风活动,体验历史的厚重,宣传美丽的家乡。自己很荣幸地成为这些使者之一,不仅让我圆了儿时的梦想,让我更加了解了我们的家乡。
忽而一声鸽哨,一群鸽子扑棱棱飞起,直冲云霄。一丝清风掠过发梢,顿感神清气爽。站在金长城上,看高天流云,听秋风习习,思绪依然在徐徐飘飞,总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禁不住在心灵深处动情地呼唤着:金界壕,金长城,我的家乡,我深深爱着的龙江!
作者简介
吴海侠,曾用笔名海峡,浴雪芙蓉。中共党员,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人总社朗诵艺术中心副总监兼音频审核部部长,黑龙江省北极星诗社会员,齐齐哈尔市作协会员,龙江作协副主席、诗词楹联协会理事、朗诵协会会员。一个热爱生活,秉持善良,心怀感恩,喜欢用文字和声音诠释生活与生命意义的平凡女子。
我心中的朝阳山
作者:刘 斌
甲辰龙年六一这一天
定格了一个难忘的时间节点
丽日晴空,艳阳高悬
一群文人墨客,趋车百里之遥
带着真诚的夙愿
汇聚到你的身边
脖颈上的红领巾格外鲜艳
亲吻着早已超龄的少先队员
重拾久远的童年
一条横幅像一道彩虹
一面会旗在空中漫卷
开始出发,攀登朝阳山
谁能知晓,是谁给你起了这么好听的名字
让人听了就心头温暖,令人震撼
在诗词里,在歌声里,在散文里,在楹联里,
你的名字无数次的出现
深深根植在每一位读者心田
今天,真正的走近你
怎不令人无比兴奋,感慨万千
攀爬需要付出汗水艰辛
这是勇敢与耐力的挑战
无垠的次生林在艰难中举起绿伞
脚下的乱石丛生,漫山成片
路就在脚下
目标就是顶端
我也曾经登过很多山
蛇洞山、二重山、火台山、喇嘛山、鸡冠山……
品尝过登顶的喜悦
这一次,由于身体的原因
只能却步,望山兴叹
在半山腰,拍下几张照片
作为我永恒的纪念
真的佩服文友们的刚毅
更点赞巾帼女士的勇敢
一个个登上山巅
体味“山高人为峰”的深刻内涵
耸立在天地之间
向大自然高声呼唤
朝阳山,我来啦
这声音回荡在无边的群山
石碑高大而威严
欢迎着每位造访者
鲜红的“朝阳山”三个字格外温暖耀眼
朝阳山挺起海拔606米的雄姿
鹤城首峰,真是名不虚传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
都是山恋的偌大集市,墨绿的巨幅画卷
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篇
开阔了胸襟格局
什么计较心烦,琐事纠缠,什么名利地位
统统被踩在脚下
化作不屑一顾的过眼云烟
啊,文友们
你们可曾想到
人生如此短暂
一去不能复返
没有彩排的机会
珍惜真爱每一个“金”天
生活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登攀,四季往复,岁岁年年,从未间断
心中的目标
催人奋进
脚下的安全定要牢记心间
有多少人在登攀人生大山的途中
只因利欲熏心,贪得无厌
一失足便成千古恨,跌进了无底深渊
每天只能以泪洗面
爬在牢笼的铁窗前
望着湛蓝的天空
望着百鸟在自由飞翔
四季在彩色中变幻
小山村鸡鸣狗吠
车水马龙的都市
拔节的楼盘
人们衣食无忧的张张笑脸
而声声长叹
生活就像爬大山
每个人都是运动员
尽情欣赏一路的美景
多些快乐,少留遗憾
不要把脚踩偏
啊 我心中的朝阳山
你与日月同在 亘古长存
你是家乡,你是鹤城
一张不老的闪光名片
作者简介
刘斌,笔名老骥,退休干部。现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富拉尔基区群众艺朮联合会副会长、富拉尔基区文联音乐文学协会副主席、龙江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自1982年起在各级报刋电台电视台发表新闻稿件和诗歌、散文、小小说及歌词等文学作品数百篇,先后荣获县市省及国家级奖励四十余次。从2003年以来,主攻歌词创作,到目前为止,已创作各类歌词600余首,发表近200首,谱曲70余首。2015年度歌词《无名英雄》荣获黑龙江省首届歌词大赛金奖;《故乡啊秀娟想你》荣获齐市城市主题原创歌曲全国大赛三等奖。
朝阳山游记
文/李占宏
甲辰仲夏,正值儿童节,作协三十余人齐聚,开启“问鼎朝阳山、听涛济沁河,向快乐出发”采风活动。领略自然风光,讴歌盛世中华,遂作文以记之。巍巍朝阳,屹立龙兴大地;袅袅济沁,横穿客路农庄。日出即照而得名,兴安岭余脉;雾散晴岚而寻胜,龙江域流芳。南北延绵,群峰突起;高低错落,诸鸟集翔。花岗岩构成,山势险峻;绿植被覆盖,静影苍茫。杂草丛生,平添缥缈心神远;幽亭遥望,转见逶迤诗句狂。青松信意挺直,均分翠色;白桦随风摇摆,细数清光。丘壑卧黄榆,见证枯荣岁月;登临品酸杏,方知苦乐风霜。最喜野花,岩隙求生英姿绽;更逢苍藓,林间隐默馀泽长。峰顶石碑,雕镌鹤城纪录;涧边荒径,寄语雅鲁辞章。循迹而来,攀援倚壁不憩;绕石已至,眺览流云无妨。郁郁葱葱,佳境宜人多烂漫;绵绵隐隐,崇巅入画尽飞扬。舞空阔于清浅,咏辛苦于担当。满目卓然,村边三弯小路;开怀乐此,山脚千亩新秧。共留痕,传神兴奋;频摄影,意气高昂。同唱先锋队歌,铿锵有力;齐诵爱国红曲,磊落慨慷。在归程,过岭顾身互助;于来处,下山携手相帮。正午时,举炊盘坐;从餐后,环保收装。感游兴之憾事,慰自然于心胸,挟经年以圆梦,觅知音而倾囊。况而今,登高望远临风,心旷神怡半夏,承载文情有意,世人祈愿安康。问鼎朝阳。胜景何在?还看大美龙江!
作者简介:
李占宏,笔名书童,龙江作协会员,齐齐哈尔作家协会会员,多部作品散见于《北方文学》和《龙江文苑》。从教二十余载,以文会友,做简单人,行平淡事。
雅鲁河情诗
文/李彬(碾子山)
魂牵梦绕
那溪流野花
梦萌萌哒
相约杜鹃山
寻遥远的故事
龙江的灵气
点缀那山那水
文友的容颜
如初恋绯红
山上有梦
诗和远方
河里流韵
荡漾着诗行
烂漫相约
爱在如诗云霞
同饮故乡水
雅鲁母亲河
情系白云
龙碾恋乡愁
山水思不尽
红尘唱情歌
西边鹤城第一山
东有中国米粮仓
一生游一次
家乡美景胜江南
一生聚一回
刻骨铭心永不忘
野花如玫瑰
文友情无价
郎才女貌数龙江
放飞心灵梦想
采风兑现憧憬
作者简介:
李彬,现已退休,省作协会员,龙江县作家协会会员,岀版过诗歌散文集,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工人杂志,诗神,人民公安报等发表诗歌散文700余首(篇),多次荣获国家,省,市文学大赛奖。
朝阳山
文/徐军
龙城西望,鹤乡首峰。
边壕横亘,遐迩驰名。
风蚀千年固,雨打万载屏。
北满特支地,青纱战旗红。
鸟瞰雅鲁河,听松风。
最喜山川锦绣,更祈国泰民丰。
巍巍大朝阳,龙江赤子情。
复兴梦,戮力前行。
作者简介:
徐军,文学爱好者,龙江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会员,中诗社黑龙江分社编辑,有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在纸媒及网络平台发表。
朝阳山游记
文/张淑华
清晨,迎着徐徐的微风,晶莹的露珠点缀在绿叶上,淡淡的花香弥漫在空气里,我带着一颗期待的心,踏上了前往朝阳山的旅程,朝阳山,这个名字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诱惑,吸引着我,去探索它的深邃与奇妙。
车在公路上疾驰,透过车窗,我远远地看到了那座巍峨的山峰。它宛如一位沉睡中的巨人,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随着车子的靠近,我越来越能感受到它的雄伟与壮丽。
朝阳山,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龙江县龙兴镇西南部,属大兴安岭余脉。它的名字,来源于日出即照山上,因而得名。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山巅时,整个山峰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熠熠生辉。终于,我来到了山脚下。抬头望去,山势陡峭险峻,群峰突起,仿佛要刺破苍穹。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开始攀登,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山路两旁,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杂草丛生,间或夹杂着一些榆树、桦树等。它们在阳光下舒展着枝叶,仿佛在向我展示它们的生命力与坚韧。不时地还能听到野鸡在树林间鸣叫,鹌鹑在地面上跳跃,百灵鸟在空中翱翔。它们给这片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当我登上山顶时,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撼不已站在海拔606.9米的高峰上,我放眼望去,整个龙江县的美景尽收眼底。山下的村庄、田野、河流都显得那么渺小,而我自己仿佛融入了这片广袤的大地之中。
此刻,朝阳已升起,阳光洒在我身上,温暖而明亮。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仙境,我深深地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与宁静。
朝阳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峰,令人心旷神怡,朝阳山的美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交织在一起,让人流连忘返。在结束这次愉快的旅程之际,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智慧结晶。愿朝阳山的美丽永驻,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访,共同领略这份自然的馈赠和文化的魅力。让我们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敬畏自然,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再次来到这里,登上朝阳山峰感受它的美丽与神奇。
作者简介:
张淑华, 笔名禅心清韵,华夏精短协会会员,精短文学作家,签约作家,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会员,鸡西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龙江县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燕赵创作基地成员。华北精短文学编辑部副主编,《作家文苑》版面编辑,特约记者。在《作家文苑》《新看点》《精短小说》《雪花》《速读》《家庭周报》《文学月报》《青年文学家》《山东商报》《河南科技报》《广西广播电视周报》《奔月诗文》《长江诗歌》《哈尔滨广播电视周报》《齐齐哈尔日报》《鹤城晚报》《北大荒日报》《南阳日报》《张家口日报》《鸡西矿工报 》《鸡西作家》《创业者》《建三江文学》《双鸭山矿工报》《鹤岗矿工报》《七台河矿工报》《金鹤》《诗歌文学报》《北国作家》《诗路》《鄂州文学》《方向》《白天鹅诗刊》《台湾好报》《香港诗人》《香港音乐文学报》《监利作家》《龙腾南阳》《南阳融媒》《文化中牟》《北方诗人》《北方诗刊》《鸡西作家》《关东文苑》《鹅凰文苑》《激流》《草风》《春潮》《千山文学》《春晖文学》《苏州文学》《风尚未来》《现代诗美学》《彧华》《天采》《新时代》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短评作品。有作品被收录《速读》杂志社编辑的《抗疫文艺作品集》。在齐齐哈尔文艺,市曲协联合举办,建党百年征文,“百年路 中国梦”比赛中创作诗歌《中国共产党礼赞》荣获金奖。在齐齐哈尔市曲协创作的诗歌《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获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