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在这充满活力与文化气息的时刻,我们为大家带来了由小学生水木年华创作的《话端午》。传统节日承载着我们的历史与情感,而水木年华以其纯真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别样的端午节。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文字世界,感受那浓浓的节日氛围与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
大家好呀!我叫小华, 网名水木年华,是来自陕西杨凌小男孩儿,今年十一岁。我的网名带有“木”字,这寄托着父母对我的深切期望。我的理想是长大成为一名杰出的作家。虽然我目前闪光点较少,但我会持续努力。我也很喜欢读课外书,这让我的作文水平不断提升,而且现在我还喜欢上了编打油诗,用笔书写生活点滴趣事,让灵感在纸上自由飞翔。
【小学生习作】话端午
作者: 水木年华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热闹非凡的春节,有张灯结彩的元宵节,还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但我更喜欢那粽叶飘香的端午节。
记得那一天,妈妈早早地拿出准备好的粽叶、糯米和红枣。看着这些食材,我跃跃欲试,也想体验一把包粽子的乐趣。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片粽叶,试图把它折成漏斗状,可这粽叶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怎么也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折好了,我开始往里面放糯米和红枣,接着把粽叶往上折,想把糯米包裹起来。谁知,我手里的粽叶竟是那般调皮,粽尖怎么也包不起来,而且我包出的每一个粽子都奇形怪状。妈妈见了,情不自禁地笑了:“没关系,第一次包已经很棒了!”
终于等到粽子出锅了!满屋子升腾着蒸气,弥漫着粽子的香味,那香味直往人的鼻子里钻,让人垂涎三尺!我一眼就识别出了自己的“杰作”,虽然它没有妈妈包得那么好看,但捧在手里仿佛捧着一颗璀璨明亮的珍珠,内心荡漾着喜悦。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轻轻一咬,那香甜的味道在齿间跳跃,让人回味无穷!吃着美味的粽子,妈妈再一次讲起了屈原的故事。
妈妈把香甜软糯的大粽子送给了邻居们,让大家都能品尝到这份美味和节日的喜悦。接着,妈妈又精心挑选了一些粽子,让我拿去送给亲戚们,传递着节日的祝福与温暖。我沉浸在这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感受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也深刻体会到了端午节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我打开电脑,看到端午节的习俗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还有挂艾草、戴香包、拴五彩绳、喝雄黄酒等。这些习俗展示了中国各地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
如今,每当端午节来临,我都会想起那粽叶飘香的时刻,想起那充满欢乐与温馨的场景。端午节,真是一个让人难忘的节日啊!
我将这篇习作改成了打油诗,愿与同伴们分享:
【打油诗】话端午
作者: 水木年华
传统节日真不少,春节热闹元宵闹。
中秋团圆也很好,更爱端午粽叶飘。
那日妈妈备材料,我也尝试包粽妙。
粽叶调皮不听教,包出样子很搞笑。
粽子出锅蒸汽冒,香味扑鼻馋虫叫。
认出自己那杰作,内心喜悦真不少。
剥开粽叶轻轻咬,香甜味道齿间跳。
妈妈又把故事讲,屈原事迹知多少。
妈妈送粽给邻里,我送亲戚祝福递。
沉浸氛围有魅力,文化底蕴体会细。
电脑一查习俗多,艾草香包五彩索。
雄黄酒也不能落,各地特色真不错。
每临端午常念及,欢乐场面心中记。
美好节日情依依,回忆满满甜如蜜。
端午记忆深如潭,传统文化永流传。
传承接力在吾辈,携手共创新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