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过
李建秋/文
二0二四年六月五日写作于武汉文学社:
路过
路过古代文学
我思索
思索路漫漫
其修远兮
楚辞呀
你和屈原先生
一起风流过
共同灿烂着
伟大的文化先河
路过
路过汉代
我仿佛
听到了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是多么的豪迈铿锵
路过
路过唐朝
我拜见了
唐诗三百首作者
与李白哥哥
慷慨激昂对歌
在杜甫草堂
共商现实主义创作
路过宋朝
我用宋词
与苏轼对歌
让大江东去
更加气势磅礴
与岳飞
共同朗诵满江红
收拾旧山河
路过
路过清朝
我看到了曹雪芹大哥
用手中的笔
描写大观园悲欢离合
一部红楼梦
让灿烂文化
传遍世界
路过
路过今天的新中国
坐如飞的高铁
乘飞船登月
读沁园春雪
感叹新中国
风流人物
今朝最多
清晨起程一路风景,一念从容
文/李建秋
(湖南醴陵)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都是在寻找美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有时候,最美的风景并不在目的地,而在沿途的点滴感悟。这是一段充满未知与变数的旅程,但恰恰是这些未知与变数,让我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风景无处不在,每一个转角都可能遇到一片新的天地。你看一程又一程的风景,就像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各有特色,各有启示。在春天的繁花中,我们体会到生命的旺盛;在夏天的阳光里,我们感受到激情的炽热;在秋天的落叶中,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沉淀;在冬天的寒风中,我们领略到坚韧的力量。
然而,面对这些风景,我们往往需要一颗从容的心。从容,并不意味着懈怠或放弃,而是以一种平和、淡定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起伏。一位智者曾说:“生活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是的,人生难免会有困境和挫折,但只有保持从容,我们才能在苦涩中品出甘甜。从容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让我们在风雨中坚定前行,笑对人生的起起落落。
一江两岸看月半弯
李建秋/文
(湖南醴陵)
相信,风已疲惫
而静静流淌的渌江河水
依然执着于喃喃的低吟
两岸的灯火已睡熟
鼾声在草木的呓语中淹没
半弯月牙
洒下一地清幽
春天的故事
在夜色中悄悄成形
冬的喧嚣过尽
修整后的河床与堤坝重沐春光
从冰雪消融,河流解冻
从枯水期的沉寂到蓄水时的奔涌
月牙儿由瘦而胖,
又由胖而瘦
等来了桃红李白
等来了五彩斑斓
多少个不眠的夜晚
清风作伴
月缺月圆,苦辣酸甜
渌江河流水岸月半弯,冷暖在心间
这个春天
不诉忧伤,只管盛放
绚丽人生,不留遗憾!
作者简介:
李建秋、男、1964年7月出生 ,湖南醴陵人,现为河北秋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湖南省诗协会会员。80年代初在部队团政治处一名新闻工作者,退伍回乡后到新闻单位当记者。在90年代初下海经商,后因从事新闻工作而中断。在部队时爱好新闻,文学写作,曾零星发表过小小说、散文、杂文,诗词。2000年10月重新执笔文学创作以来,已在《作家天地》《工人日报》《羊城晚报》《长沙晚报》《燕赵晚报》《湖南日报》《辽宁青年》杂志《湖北日报》《石家庄日报》《解放军报》《株洲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小小说,诗词,文学作品近百余篇。
《三苏文学》征文启事“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去年端午在河坝子玉蟾寺祈福的钟声犹在耳边,在青神湖看划龙船的盛况还历历在目,转眼又快到端午了,端午吃粽子,挂艾叶,喝雄黄酒,去河坝子玉蟾寺祈平安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最激动的莫过于去青神湖看划龙舟,端午是有人文内涵和诗情画意的节日,在端午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征集有关端午的诗词、散文、小说、随笔等,将择优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今日头条《三苏文学》专栏、VV平台、百度等同步发表,欢迎文朋诗友们赐稿,投稿请加微信/ZWB612462,作品发私聊窗。
三苏文学社
2024年5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