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取菜
作者:张利平
《灞柳文苑》微信公众号近期发出一期为母亲节征文的启事,受其启发,我也想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为母亲写些什么,可是苦于无从下笔,因为母爱简直太伟大、太宽泛了,自己的水平实在写不出什么感人的词句,因此思索好几天,仍不知从何下笔,以至于我有些郁郁寡欢。
上周五早上刚好七点,我就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让我周六回老家去取些蒜苔,并说她捋了一些槐花,蒸了槐花焖饭,让我回去吃。这时我才恍然记得,这已是今年第四次接到母亲让我回家取菜、吃焖饭的电话了。记得今年初春时她蒸了白蒿焖饭,清明节时蒸了苜蓿焖饭,一周之前让我回去吃榆钱焖饭,今天又让我回去吃槐花焖饭,可以说今年的春天我是吃到嘴里的。由于这几年老家附近在修高铁站,工地上渣土车来往穿梭不停,杨峪河到金陵寺的公路上尘土飞扬,加之渣土车超载严重,把路面压得坑坑洼洼。我每次回家一趟,所开的车上面往往覆盖一层厚厚的尘土,回家一趟就得洗一次车;加之渣土车太多,路上也不安全,我回去的次数也就少了。以前每两周回家一趟,今年有时三周或者一个月才回去一趟。因此,母亲常在周五晚上或周六早上打电话让我回家去取菜。我由于懒惰,常说家里买的菜多着呢,又多次给母亲算经济账,说回家一个往返汽油费需50多元,洗一次车要花30元,共计80元,有这80元,买肉吃都吃不完,更别说买其他什么菜了!说得母亲很是无语,她只好说,你不愿回来了算了,我让你叔给你把菜捎下来,你记着到立交桥边去取。我村一个我叫叔的人开车搞营运,经常将车停靠在立交桥下等客。于是母亲每次一大早便把菜送到我叔家,让他给我捎下来,并打电话让我去取。
2007年父亲退休之后,不愿在城里居住,执意同母亲住在乡下老家。父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除抽烟外又没有什么嗜好,于是继续耕种家里的三亩薄田成了他打发退休时光的最好选择!父亲除种好粮食外,还在老家门口空闲地里种下大量蔬菜。于是,每隔一段时间,母亲就会打电话让我回家取菜,开春时会让我回家去取韭菜,过几天又让我回家拿菠菜,清明过后又是回家取蒜苔;夏天是黄瓜、西红柿、豆角、辣子、洋芋等;到了秋天就是萝卜、白菜、红薯;冬天则是干洋芋片、干萝卜丝,或者酸菜、咸菜等,反正一年四季总有拿不完的菜。有时母亲还会给居住在西安的两个妹妹打电话,让他们周末回来取菜,全然不算经济账。有时还安排我给我二舅和我三大捎些菜,我经常认为这些不值钱的菜人家不一定稀罕而阻止她,母亲为此十分不悦。
上周五下午和朋友在河堤上闲转,朋友问我明天干啥?我的回答是:母命难违,母亲让我明天回家取菜。之后,我又给朋友算了自己回家一趟取菜的费用。没想到朋友对我羡慕不已,他说,你50多岁的人了,母亲能让你回家取菜,你偷着乐吧,你还算什么经济账、油钱账!记住,亲情是无价的……他的话教育并惊醒了我。记得有一位朋友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有一种爱叫叮咛》,说的是他快六十岁,但八十岁的老妈还经常向他唠叨注意冷暖、好好吃饭、少喝酒、别吸烟、善待媳妇、好好工作之类的注意事项,读罢我感慨万千!我有时想,也许有一种爱叫母亲让你回家取菜!
是啊,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尽管你已经五六十岁,但在父母眼中你永远都是孩子!母亲在,家就在。让我们珍惜母亲叫你回家取菜的机会,愿母亲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快乐,笑口常开!书不尽言,言不达意,纸短情长,只好说一句:祝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书于2024年4月30日
作者简介:张利平,男,陕西商州人,生于1971年10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闲暇喜欢阅读写作,《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