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屈原楹联五副
一
千载屈原悲楚韵;
百年忠节耀江山。
二
祭屈原,奠中华,千秋伟业光昭日月;
兴文化,扬国粹,万里宏图辉耀乾坤。
三
一脉古今同祭,读英杰遗章,千卷香飘湘水夜;
众家兄弟共祈,望大江映月,八方歌颂屈原魂。
四
屈子离骚,九歌绝唱,千古流芳,问何人不向汨罗,独抱幽怀悲楚国;
灵均故里,三闾遗风,万民祭祀,看今日又逢端午,更添雅韵颂尧天。
五
屈原自古多情,今又何来?一曲离骚,万年绝唱,独留遗恨,汨罗江水长清,楚天不老;
华夏从兹崛起,我当为祭?九歌大爱,百世英名,永续传承,龙舟鼓声高亢,国梦定圆。
七律二首
端午怀古
一
楚贤遗迹在江滨,屈子离骚万古新。
风雨满城悲宋玉,烟波是处吊灵均。
千年往事精英逝,一代才名俊雅陈。
惟有汨罗滩畔月,夜深犹照钓鱼纶。
二
汨浪江河流逝日,屈原天问古今情。
千帆竞发舟飞渡,万众高歌鼓共鸣。
忠骨沉沙山鬼祭,雄风激荡世人倾。
离骚绝唱留佳作,九辨芬芳永载荣。
七律·端午
祭屈原二章
一
五更艾叶粽飘香,
千古离骚万代扬。
怒跃沉江怀屈子,
欣留吟韵祭贤良。
忠魂未许人间弃,
正气犹留世上藏。
今日中华逢盛典,
九歌唱和颂时康。
二
汩罗江上祭灵均,
青史风流孰比伦。
楚客有心思屈子,
诗人无语泣湘神。
九疑山远云迷树,
五柳门荒草暗春。
欲把离骚重读罢,
满庭芳露湿衣巾。
念奴娇(苏轼体)
吊屈原
《离骚》《天问》,
至今惊巨笔,
忠诚哀绝。
国土沦丧尤愤慨,
恨杀佞奸奴骨。
千里家山,
三军雄壮,
难抵強秦猎。
山川长恸,
一时流遍赤血。
我祭屈子英灵,
汨罗魂在,
呼啸冲天烈。
昏聩怀王如纳善,
局势焉能连跌?
昂首沉江,
苍穹流泪,
端午皆呜咽。
人神同敬,
举怀还酹孤月。
小重山(薛昭蕴体)
端午祭
门艾窗蒲香满堂,
粽盈金线足,
度端阳。
运河七彩俊龙舡,
锣鼓激,
万箭竞苍浪。
汩水岂能忘,
问天天不语,
是心殇。
遡洄吟罢纵沅湘,
英魂烈,
祭祀伴炎黄。
注:舡《广韵》许江切。依中华书局《怎样用韵.词韵简编》,为第二部三江韵,平。
端午闻
艾叶菖蒲香
序:端午前后家家尊古风俗插艾、蒲,吟得一律、一绝,以祭屈子英魂。
七律
蒲本青花正馥郁,
艾枝紫蔓绿丛长。
龙舟竞渡千帆动,
角黍投鱼万缕扬。
当日离骚怀远古,
而今绝唱耀东方。
楚辞百读人皆泣,
欣喜神州换丽妆。
七绝
五月江南正雨长,
青蒲艾叶斗新妆。
谁将一寸青丝线,
系取离人万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