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稿】胡霞
【初审】蓝青来
【复审】马利明
【编辑】琼叶
【监制】舒宝成

五绝·近端午
文/青衫无痕
离骚千古恨,五月忆潇湘。
中有灵均泪,何须向楚王!
五绝·中华端午
文/吴友鸣
美食三重裹,成形四角香。
烟村连九域,同日过端阳。
七绝·端午有思
文/梅山洞人
传言此日祭忠良,裹粽划舟处处忙。
向使庙堂澄似镜,民间但愿绝端阳。
七绝·端阳节
文/梁峰
端阳节日喜相逢,儿女亲人聚乐中。
纪念屈原千古事,叶香米白枣甜红。
五律·端午祭屈原
文/志友
滚滚汨江阔,年年粽子香。
门前悬艾草,何处是归乡。
万古含幽恨,今时亦有伤。
舍生朝议胆,留世好文章。
五律·屈原
文/爱家心静
一杯重五酒,江畔数千年。
浪约流云下,诗吟缺月前。
艾蒿熏旦暮,粽叶裹风烟。
依旧汨罗水,从来醉圣贤。
七律·欢度端午节
文/胡圆林
粽子蒸蒸花把酒,鱼儿舞舞乐寻香。
欣看艾草争门挂,喜见龙舟渡峡狂。
岸柳摇来瓜渐白,庭梅吹落蕊初黄。
应同好友登山急,共伴佳人踏海忙。
七律·龙舟水
文/郑国江
端阳前夕雨难收,落滿江河水溢流。
漫过两堤淹马路,利於午节扒龙舟。
出门受累行人苦,夺锦争荣赛者求。
顾念千田庄稼毀,谁同农子去分忧。
七律·又逢初五话端阳
文/马春升
眺望群龙劈浪游,近观竞是木兰舟。
挥旗猎猎穿烟树,擂鼓咚咚断碧流。
屈子冤魂千古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汩罗逝水君行远,米粽飘香酹酒酬。
七律·端午节
文/李友桥
角粽飘香艾草鲜,怀沙一去仰高贤。
世人不醒非关酒,社稷堪忧只问天。
气壮山河忠长在,心扶楚主恨余年。
如今江上犹惆怅,多少清流到梦边。
七律·端午节
文/吴锡峰
榕厦熏风紫气祥,相邀拳友过端阳。
眼看嫩叶荷花艳,手裹柔荑米枣香。
一曲离骚千古颂,万家作赋九歌扬。
诗心百姓多情愫,怀咏忠诚屈子伤。

鹧鸪天·过端午
文/舒宝成
苇叶挑来厚绿长,煮柔漂洗做衣裳。
豆沙糯米添红枣,酥肉桃仁加旦黄。
巧手裹,玉珠藏,筋丝扎紧当新装。
今天老少过端午,角粽端来笑口张。
醉红妆·端午抒怀
文/马利明
香囊锦线挂蛮腰,缀金边,步履摇。摆摊销粽味香飘,甜江米,苇皮包。
龙舟乡赛景多娇,众划桨,鼓频敲。悼念忠良千载祭,将酒举,酹滔滔。
沁园春·端午寄诗友
文/傅永明
润雨霏霏,草木欣荣,碧野如苏。看红山荡漾,东君彩练;绿丝缠绕,青帝遗珠。盛世风和,阳春兴赋,草绿花红锦绣铺。抬望眼,挺琼楼座座,直指穹庐。
忠良谁不欢呼?好携侣、登高胸臆舒。步兰台楼上,追思天问;汩罗江畔,寻觅三闾。模仿离骚,吟成白雪,把盏挥毫块垒除。莫犹豫,把红尘抛却,追逐鸿儒。
更漏子·端午节
文/黄梁梦
荔枝红,桃果粉。细雨绵绵春尽。拈艾草,插符香。家家包粽忙。
端午近,鼓声震。鉴水龙舟比拚。人影动,乐歌狂。民思屈氏郎。
下水船·东港观龙舟赛感吟(仿黄庭坚体)
文/熊绍东
端午新东港。阴雨绵绵凉爽。旗帜飘扬,划手奋力挥桨。锣鼓响。数只龙舟破浪。一起往前冲抢。
号歌唱。字字呈雄壮。 助阵加油调嗓。 两岸游人, 群 情特别高亢。 请细想。如此恢宏震憾,愉乐焉能忘党。
小重山·念屈原
文/野菊花
对酒轻将壮士讴。古今明月照,水长流。千年忠骨汨罗收,悲情动,真理乱中求。
史笔写沉浮。离骚生感慨,自多愁。看江河四海琼州,青山阔,万里晓风柔。
鹧鸪天·端午祭屈原
文/陈兆玉
五月端阳蒲棒黄,龙舟竞渡汨罗江。
谏臣屈子忧家国,楚韵离骚愤满腔。
水荡漾,粽飘香。祭君殉节赤忠良。
英魂悲壮留青史,风骨铮铮万古芳。
满江红•端午祭(柳咏体)
文/李家伟
又是端阳,诗人节、山哀河咽。端午恸、汨罗诗猝,楚江风悖。劲舞招魂驱异鬼,狂歌殉道行疏杰。叹国殇、屈子谏清流,空悲切。
昏君误,奸佞獗。天下事,谁人说。谪忠贞流放,长年呕血。汩水滔滔皆我泪,楚才郁郁为君猎。莽红尘、何处觅知音,苍生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