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深深思端阳
作者/崔和平(河北)
端阳佳节,自古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此时,家家户户都弥漫着浓郁的粽子香,那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对生活的热爱。而在这背后,更有着一份深深的粽情,寄托着无尽的思念与期盼。
粽子,作为端阳节的特色食品,其形状、馅料、包裹方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粽子是一门艺术,它以糯米为主料,包裹着晾豆、红枣、花生等各种馅料,再用竹叶紧紧包裹,形成独特的三角或四角形状,最后用泡煮软和的针金叶将包好的粽子捆扎好。每一个粽子,都是一份匠心独运的艺术品,更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整个包粽子的过程就是一场艺术展现的表演,锻炼的是手的灵活性,磨砺的是人们的心性,唯心静方可棱角分明,唯心静才能粽粽紧致,唯心静成就粽香飘逸。
端阳节,又称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的忠诚与高尚品质,深深影响了后世。每当端阳节来临,人们便会划龙舟、吃粽子,以此缅怀屈原,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而粽子的香甜,也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粽情深深,思端阳。我们怀念过去,感恩先人的付出与努力;我们珍惜现在,享受生活的美好与幸福;我们展望未来,期待更加美好的明天。粽情,不仅仅是对食物的热爱,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家国情怀的深深表达。
让我们在这个端阳节里,一起品味粽子的香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用心去感受那份深深的粽情,去思考那份对端阳的深深思念。愿我们都能珍惜这份传统文化,将其传承下去,让后人也能感受到这份深深的粽情与端阳情怀。
作者简介:崔和平,网名古榆苍劲,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乡桂林村人,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半朵中文网专栏签约作家,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理事,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平山县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龙吟文化编辑部执行总编,曾被授予“感动平山十大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