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刚过,几十年前在故乡生产队里抢收抢种的场景又历历在目的浮现在眼前……
伯父芒种咧嘴笑
文/李学蛟(山东临沂)
芒种三天见麦垛,故乡历来有此说。
东湖地里麦浪滚,十六亩地待收割。
南沟崖上熟的晚,稍微等等歇一歇。
雄鸡报晓东方亮,田间地头“嚯嚯嚯”。
伯父咧嘴地头笑,顺势掏出烟袋锅。
队长一声号令下,小伙姑娘紧忙活。
镰刀挥舞弧线美,金被铺盖沟和坡。
远眺闪闪波光亮,宛如神龙田间卧。
不顾汗流浃背忙,忍耐炎热和干渴。
独轮胶车威力显,麦穗捆捆装满车。
小伙赤膊齐上阵,场院堆满麦秸垛。
那时故乡没通电,晚间汽灯光闪烁。
柴油机器轰鸣响,脱粒机开麦粒落。
挑灯夜战连班倒,歇人机器不能歇。
一夜激战硕果丰,满场金粒乐大伯。
早饭集体去就歺,粉条白菜米饭锅。
饭后上午快休息,午后去地再劳作。
牛儿奋蹄隆地沟,地瓜苗儿巧栽窝。
肩挑手提水育苗,保证苗儿早拔节。
抢收抢种不误时,期待秋丰唱赞歌。
父老乡亲干劲足,集体劳作道宽阔。
社会主义无限好,故乡永远幸福多。
注:一:“嚯嚯嚯”形容田间地头在磨收割小麦所用镰刀的声音。
二:队长指的是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里的第一领导者。
三:十六亩地指的是村后一块面积为十六亩的黄泥夹沙地块。
20240608芒种三天后而随笔于济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