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网络“双刃剑” 开好网路“直通车”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今世界,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网络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世界”,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对方远在天边的信息,真乃“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生活因缤纷多彩的网络而变得更有趣。
自从有了网络,我们不用担心下雨天、放假在家没事干,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资料、阅读书本,拓宽自己的眼界,熟悉众多的领域。以前若想知道某一个地方的人文、景点、地方风俗,只有通过看专题片或者到达现场,现在只需要手机“百度”,写下具体地址直接搜索,各地的风俗、景色、文化,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尽情领略......
我们通讯员感受最深的是,20年前向报社投稿,必须先打草稿,再用公文纸工工整整写一遍,然后投到邮政信箱,一般最快要三四天到达报社,而到编辑手上的时间则更长,所以一篇稿子至少要一周后才能见报。而自从有了互联网,当天采写,稿子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写成,然后投稿到相关网站或平台,只要是主题鲜明、造句精细、切入点和新闻点选的好的稿子,三天内即可发表,甚至第二天就可以见报。当然网站平台发表的速度更快,当天投稿当天即可编发出来,而且不论是新闻、通讯稿,还是散文、游记、评论,这正是互联网给我们写作爱好者带来的便利。
在没有网络之前,若想谈朋友,大多通过社交平台、媒人介绍,约会对方到广场公园、酒店当面聊天,往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了解,才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现在只需要双方成为微信好友,手机上就可以相互交流,从网上相识到相恋再到相爱,只要一年半载就可成功,甚至有的时间更短,可见网恋的效率之高!
住在大山里的农民过去欲销售土特产,务必用车子送到超市或客户家里,或者在农贸市场摆地摊,而自从有了网络,直接可以通过直播带货,再远的客户,只要消费者给一个地址,三五天之内就可寄到对方家里。所以只要是绿色、健康食品,农民基本不愁销路。而且学校招生、工厂招工、单位招聘,根本不需要专门派人外出做广告,只需在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个公告,全县乃至全国的人都可以知道。
但是,任何事情有利也会有弊,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网站上的信息量太大,要学会辩证地看待。比如,网上隶书、楷书、行书都要有尽有,于是现在很少有人愿意练写钢笔字,练软笔书法更是少之又少。有的少儿父母在外,他们在家里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一旦爷爷、奶奶责怪,他们就会反感,甚至顶嘴发脾气。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家庭环境也不和谐,在手机上接触的负面信息多了,没有及时进行教育开导,导致吸毒、嫖娼、盗窃的未成年人大有人在。我们身边就有个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她染上了玩抖音的习惯,可是有一次拍抖音,没有得到网友的认可,对方嘲笑诬蔑她,又由于高中学习压力大,一时接受不了,竟选择了跳楼。
即使有的孩子没有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但由于染上了网瘾,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与周边人交流。如果遇上烦心事、遭受挫折不公等,只乐意与网友吐槽,一旦网友没有及时回信,或者没有说到心坎上,就会大失所望,甚至茶饭不思、精神萎靡。
由于现在男女比例失衡,有许多大龄青年找不到对象,于是有的中青年人想通过网络化的情感——网恋来找到自己的真爱。由于网上交流不需要面对面,只需要在网上表达自己的喜好意愿即可,既虚幻又浪漫,可以吐露心声、释放压力、寄托情感,似乎给生活增添了不少绚丽色彩。一旦遇到自己认为心仪的异性朋友,有的不惜投入大量的感情、时间,金钱更是不在话下,可是网络毕竟虚拟的世界,有的等到见面的那一天,才知道对方是同性朋友或是老头。也有的聊着聊着,最后才发现对方是“爱情的骗子”。遇到这种情况,由于心理落差太大,自杀、谋杀者有之,患上精神病的也有之,这都是网络惹的祸。认真想来,沉迷于网络,导致走上不归路,多不划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年轻人虽然沉迷于网络,没有走上极端,但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导致近视、颈椎病的产生,对身体的伤害大。
由此看来,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快乐,也有迷茫和烦恼,甚至是灾难。所以,我们要辩证看待互联网,只有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正确对待网络娱乐资源,杜绝网络沉迷,才会让网络为我所用,体会网络带给我们的快乐和便利,不至于得不偿失。但愿更多网民能够弘扬网络文化,共践共行网络文明,改变生活和思维方式,让网络成为工作、学习、快捷、优质服务的“生态园”,也成为文化健康娱乐的“精神家园”......
作者 王剑 ,男,1976年生于蕲春,自幼爱好文学,曾参加湖北电大函授,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社会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通讯员工作,近年采写了大量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连续多年被评为黄冈日报社模范通讯员。在写新闻报道之余,还坚持写作散文随笔。去年以来,有不少的文章见诸报端。文字散见于《黄冈日报》《鄂 东晚报》等报刊。现为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