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是放纵——读婷筠书法小品《野趣》
文/老悟
“野”字解:够野的,伸条大长腿,亏书者想得出,像手持了糖葫芦,在旷野里疯跑,又像是一个毛孩子,在嘟着小嘴用力吹着蒲公英玩,又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在野风中吹泡泡……一幅书法小品创造出的意境,如是春日的阳光普照过来,让上春山的人们获得由外及里的温暖。
书法贵在“书心”,是一种情绪的渲泻,也是书者文化底蕴的彰显。敢于将横平竖直的汉字作变形处理,本身的想法就够大胆的,而且这么熨帖地跃然纸上,给人以不守规矩,又让人极舒服的感觉,真是“野”到家了!野字左边的“里”,却如浓墨公正笔划,稳如泰山般端正襟危坐,显示出庄严庄重气象,这正是书家内心深处对天地的敬重,对书法国粹的坚守!在这种顶礼膜拜的下,去疯一回,甚至像小牛犊子样,在母亲身边去撒点欢,撒点野,这该是一幅多么谐趣横生的画面啊!
“趣”字解:恰到好处的拆写,总是给人忍俊不禁的美的意趣。“走”之底,分作大”和“之”来写,一下就使“走”字,有了甩开膀子,大步流星匆匆赶路的动感,而且走字最后一笔的无限拉长,使行者步履稳健,而有雄强之力。每一个人,如果都能达到此一行者境界,整个社会岂不是健康的、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趣字里的“取”,书者又一下收敛了“野”的性子,她写成如婴儿状的娇小,如是被搂在母亲的臂弯,开心、快活地笑着,使“趣”字左开右合,纵敛有度,达到心手双畅之美!
作品从墨色看,书者更是匠心独运,浓淡之干湿燥润效果,尤如“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美景惬意融融。
书法艺术之美,不在艳丽,不在平均,更不在平衡,主要在于线条,要善于打破平衡而求得新的“平衡”,显示出书者用笔力道、运笔的筋道、书法的味道。书者自如娴熟地将此“三道”合而为一,一下就创作出了新意。有变形而不失规矩,有野性而有趣味,每一笔都能体悟到书者的良苦用心。她没有随手的涂抹,也非任意夸张,线条之力可透纸背,筋骨柔韧充满血性,于是,这“野”之尤物,便有了愈品愈香之“妙趣”,使人心心念念,让人爱不释手,玩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