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的来历与意义,在华夏大地已经流说了两千多年,屈子报国,舒展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化为政治服务,政治引领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又离不开知识的指导与创新。端午节,算得上中国人的一个文化节、情怀节,其中浓缩着国人的文化情愫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科举一般是春选秋考,大多朝代都喜欢在八月举办科举考试,有秋实之意。而现今,为什么高考的时间会选在端午前后呢?
我想,一是气候原因。春夏之交,气候不冷不热,能够保证考生们正常发挥。
二是学期季末,周而复始的轮换,促使新一轮的学生教育成长。
三是历史与社会因素的结合。从聆听两千年前的屈原投江,到北方的荷包寄情、南方的龙舟比赛,再到华夏大地,雄黄酒香,粽叶满天,都表达着一种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传承着一种博大精深的华夏情怀。不忘初心,这可能才是6月7、8两日成为高考的最佳缘由。
虽说高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幸福
,但,是见证学生一段学习过程的最好总结,也是年轻的一代步入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努力!同学们。